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128章 港口迷局与暗礁重重

第128章 港口迷局与暗礁重重(1 / 2)

“作风建设年”与“营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如同在滨州这潭沉寂多年的水面上投下了巨石,涟漪不断扩散,官场风气为之一振。然而,沈青云深知,这仅仅是清除了表层的浮萍,水下的暗礁依然坚硬。他将目光投向了调研中发现问题最为集中、也最为关键的领域——滨州港。

带着专项行动形成的初步声势,沈青云再次来到滨州港务集团。这一次,他没有在码头上过多停留,而是直接走进了集团会议室。与上次相比,董事长彭玉林和班子成员的神色明显紧张了许多。

沈青云没有绕圈子,直接将一份材料放在桌上:“彭董事长,上次我提出的几个问题,关于货种结构优化、集疏运体系瓶颈、新港区建设滞后,你们提交的报告我看过了,还是空话套话多,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少。今天,我需要听到具体的困难、具体的原因,以及你们班子自己认为,到底能不能解决,什么时候能解决?”

彭玉林擦了擦额角的汗,硬着头皮开始汇报,依旧试图用“历史原因复杂”、“协调难度大”、“资金缺口”等理由来解释。

“彭玉林同志!”沈青云打断他,语气严厉起来,“历史原因是客观存在,但我们是现任的领导集体,我们的责任就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不是拿它当挡箭牌!协调难度大,是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卡住了?资金缺口,除了向上级伸手,集团自身有没有想过市场化融资的办法?有没有考虑过引入战略投资者?”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班子成员:“我看过集团的财务报表,每年巨额的投资,都投到哪里去了?设备更新换代缓慢,信息化建设滞后,但管理费、招待费却居高不下!港区内部那些效率低下的装卸队、运输公司,和集团是什么关系?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这几个问题,如同几把尖刀,直接刺向了港务集团可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利益藩篱。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几位副总低着头,不敢与沈青云对视。彭玉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支吾着无法给出清晰回答。

沈青云心中了然,滨州港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发展思路和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可能涉及到内部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和长期形成的“独立王国”心态。

就在沈青云准备对港务集团动真格的时候,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来到了他的办公室——省政协副主席,前北阳省副省长,罗志恒。罗主席是北阳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虽然退居二线,但在北阳政商两界依然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罗志恒笑容和蔼,以关心滨州发展的名义前来,寒暄过后,话题便有意无意地引向了滨州港。

“青云同志年轻有为,一来滨州就大刀阔斧,令人钦佩啊。”罗志恒呷了口茶,慢条斯理地说,“滨州港是咱们北阳的门面,也是老港口了,情况比较复杂。彭玉林同志在那里经营了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对港口业务还是很熟悉的。有些事啊,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固然重要,但稳定更是大局。有时候,步子迈得太大,容易伤筋动骨啊。”

这番话,看似是前辈好心的提醒,实则充满了暗示和警告:彭玉林根基深,动他可能引发不稳定;港口利益盘根错节,强行改革风险大。

沈青云面带微笑,恭敬地听着,心中却如明镜一般。他清楚,这是来自既得利益集团更高层面的施压和试探。

“感谢罗主席的提醒。”沈青云语气诚恳,但立场坚定,“滨州港的问题,确实复杂,但也正因为复杂,才更需要下决心去解决。省委省政府对滨州的发展寄予厚望,港口龙头舞不起来,滨州振兴就是空谈。请罗主席放心,我们一定会坚持依法依规、稳妥有序的原则推进改革,既敢于动真碰硬,也注意方式方法,确保港口健康发展和队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