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古老的阵法(2 / 2)

一路上遇到的宫女太监纷纷躬身行礼。

御书房内,慕朝歌刚缓过劲儿,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压压惊,大太监福德全就躬着身子进来了:“陛下,户部郎中李大人,兵部侍郎赵大人已在殿外候着,您看……”

慕朝歌心里哀嚎一声,面上却不得不端起架子,沉声道:“宣。”

她深吸一口气,坐回那张宽大得能躺下两个人的龙椅上。

批阅奏折已经够头疼了,还要面对面跟这些老狐狸打交道,简直是地狱难度。

两位大臣进来,行礼,然后开始禀报公务。

户部郎中说的是南方漕运和税收的事情,一串串数字听得慕朝歌头晕眼花,兵部侍郎则汇报边境换防和军械补给的情况,更是让她一个头两个大。

她全程面无表情。生怕说多错多,暴露了自己是个冒牌货。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两位大臣,慕朝歌感觉自己后背的里衣都被冷汗浸湿了。

她瘫在龙椅上,生无可恋。

“福德全,”她有气无力地吩咐,“去看看慕妃在做什么。”

她现在急需见到“自己”,哪怕只是看着那张脸,也能稍微有点安全感,而且,她得知道尉迟澈那边有没有进展。

福德全应了一声,心里却有些嘀咕:陛下最近对这位慕妃娘娘,似乎格外上心啊。

尉迟澈好不容易到了藏书阁。看守藏书阁的老学士见到“慕妃”驾到,很是惊讶。

后宫妃嫔向来对这些典籍敬而远之,这位娘娘今日怎么有如此雅兴?

“本宫……随意看看。”尉迟澈模仿着慕朝歌平时那温软的语气,心里却别扭得要死。他径直走向存放建筑图册和地理志的区域,开始翻找。

老学士虽然觉得奇怪,但也不敢阻拦。

尉迟澈很快就找到了《皇城营造法式》、《宫苑舆图志》等官方典籍。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仔细研究皇宫的整体布局和各个宫殿的详细结构。然而,这些官方记载大多侧重于建筑规制,用料和礼仪功能,对于风水玄学之说,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干脆避而不谈。

他凝神细思,回忆着荷花池边的布局,手指在舆图上慢慢划过,试图找到对应的解释,却一无所获。

难道他的感觉错了?

他不甘心,目光扫过书架更高处那些落满灰尘的卷宗。他让老学士搬来梯子,不顾对方的劝阻,亲自爬上去翻找。

灰尘扑面而来,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翻了半天,大多是一些杂闻野史,或是前朝宫廷的起居注,似乎都没有帮助。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个藏在最角落的木匣,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木匣没有任何标签,但材质和包装都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小心地将木匣取了下来。打开匣子,里面是几本纸张泛黄的手抄本。

封面上没有任何书名,只有一些模糊的符文图案。

尉迟澈心中一动,拿起最上面一本,轻轻翻开。

里面的文字晦涩难懂,夹杂着大量奇怪的符号和星象图。

他耐着性子往下看,终于,在其中一页,他看到了一幅简略的图案。

那图案正是一个水池,池边有树,树下有石!

他的心猛地一跳,赶紧仔细阅读旁边的注解。

注解用的是一种更古老的文体,辨认起来极为困难,但他依稀能看懂几个词:“……气机交汇……阴阳枢机……偶有扰动,易位而生……”

“易位而生”!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在他脑中炸响!

难道,这荷花池就是皇宫中一处天然的“气机交汇点”,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引发“阴阳易位”?

他和慕朝歌的灵魂互换,就是因为无意中触发了这个古老的阵法?

尉迟澈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翻阅。

然而,后面的内容更加深奥,大多是在阐述一些玄之又玄的理论。

这说了跟没说一样!

尉迟澈皱紧了眉头。顺其自然?等到什么时候?

虽然没能直接找到换回来的方法,但至少确认了他们的遭遇并不是无迹可寻,而是与这皇宫的隐秘布局有关。

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本手抄本收进袖中,又将木匣恢复原状放回原处。他决定,要再去荷花池边实地勘察一番,结合这书中的记载,看看能否找到更多线索。

慕朝歌在御书房左等右等,不见福德全回报,心里越发焦躁。

她索性起身,决定亲自去尉迟澈的寝宫看看。

皇帝摆驾兰台宫,又是一番动静。等慕朝歌走进兰台宫正殿,就看到尉迟澈正坐在窗边,对着窗外发呆。

“咳。”慕朝歌清了清嗓子。

尉迟澈回过神,看到慕朝歌来了,脸上立刻露出了烦躁,但在宫人面前,还是不得不起身,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臣妾参见陛下。”

慕朝歌挥挥手,屏退了左右。

殿门刚一关上,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口:

“你怎么样?齐王没为难你吧?”

“找到办法了吗?我快撑不住了!”

两人都是一愣。

慕朝歌率先垮下肩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扯了扯龙袍领口:“别提了!那齐王说话跟打哑谜似的,我差点就没接住!还有刚才户部兵部那两个老头,叽里呱啦说一堆,我全靠蒙!再这样下去,我非露馅不可!”

尉迟澈看着“自己”的脸做出这种愁眉苦脸的表情,感觉十分怪异。

他走到她对面坐下,尽量说着冷静的话:“稳住。越是如此,越不能慌。朝政之事,如果不有拿不定主意的,尽量拖延,或者……可以来问我。”

“问你?怎么问?难道每天半夜三更我偷偷摸摸跑来你的寝宫临幸你吗?”慕朝歌脱口而出,说完自己先脸红了。

尉迟澈的嘴角也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

“总有办法。我今日去藏书阁,有所发现。”

他压低声音,将自己在荷花池边的猜测,以及在那个神秘木匣中发现手抄本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所以,我们互换,很可能是因为那晚在荷花池边,嗯,争执时,无意间触发了某种古老的阵法?”慕朝歌听得目瞪口呆,“这……这太离谱了吧!”

“目前看来,这是最合理的解释。”尉迟澈神色凝重,“那本书中提到的,与我们的情况吻合。但关于如何换回来,记载十分模糊。”

“顺其自然?那要顺到什么时候?万一顺一辈子呢?”慕朝歌急了,“外力导引又是什么?找几个道士来做法事吗?”

“不可以!”尉迟澈立刻否决,“此事绝不能让第三人知晓!否则朝纲必定大乱,你我皆有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