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天降雪灾,致使灾民险些冻死,若无玄武卫指挥使提醒,兵部上下属员齐心协力,岂能做到京师内外无一人冻饿而死!”
“此等救灾赈灾之事,本该是你户部和工部的职责。”
“然而,灾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又冷又饿之时,你们工部和户部在哪里?”
“我……”
“我们也不能预料到天降大雪呀!”
面对两人的狡辩,茹瑺再次冷哼一声。
“那我兵部所属的玄武卫都指挥使,他是如何查知的,他又是如何预判的?”
“尔等但凡关心一下百姓疾苦,何至于犯此等疏漏!”
茹瑺这番话把陈宗礼和秦逵气得呀,真把他切片涮了的心都有了。
然而,就在他俩想要争辩一番时,茹瑺却突然闭嘴,朝着皇帝陛下躬身一礼。
“陛下,臣虽出于义愤,但毕竟君前失仪,恳请陛下重重治罪!”
本来陈宗礼和秦逵都准备开喷了,听到这话赶忙将话给憋了回去。
茹瑺这厮太损了,你特娘的倒是骂爽了,可我俩还没骂呢呀!
你就算是想请罪,你也等我俩喷完在请啊!
这厮一定是故意的,就是不想让咱俩开口!
虽然陈宗礼和秦逵气得要死,可这货都请陛下治君前失仪之罪了,他们俩连灾情都没能提前预料到,还不得来个失察、失职的罪名?
于是乎,两人赶忙跟上,也向朱元璋请罪。
“臣身为户部尚书陈宗礼,上不能察天时,下不能抚万民,臣恳请陛下治罪!”
“臣工部尚书秦逵赈灾不利,甘愿领罪!”
朱元璋心情大好,非常大度的原谅了两人。
“两位爱卿虽有失察之错,但这次咱就不降罪啦。”
“两位回去,写个请罪的折子交上来,意思一下即可!”
所谓请罪的折子,类似于后世的检讨书。
但这玩意到底是请罪,还是检讨书,那就完全看朱领导的心情了。
他心情要是好,批复一句知道了也就完事。
若是赶上他心情不好,罚你半年俸禄也是正常。
因此,两人听到要上请罪折子之时,脸上都是一阵肉疼。
以他们对朱领导的了解,这半年俸禄肯定是没了……
朱元璋处置完陈宗礼和秦逵,就笑呵呵的看向兵部尚书茹瑺。
以前老朱挺看不上这人的,感觉这人娘们唧唧,一点都不兵部!
可现在看此人,他是越看越顺眼。
非但不觉得此人软弱,反而觉得他甚是有担当,敢于任事,是不可多得的干练之才。
就连他“娘”的缺点,都被老朱给看成了儒雅,有风度的表现。
“茹爱卿劳苦功高,堪为百官表率!”
“擢升为东宫太傅,仍兼兵部尚书事……”
“赏赐斗牛服,锦缎三十匹一、白银五百两!”
“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
“兵部所属官员,赐双俸……”
茹瑺听到如此丰厚的赏赐,激动的赶忙跪地磕头谢恩。
另外一边陈宗礼、秦逵听到陛下的赏赐如此之重,嫉妒的都要杀人了。
这厮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捞到秦牧这样一条大鱼!
要是秦牧在我们户部,或者工部,今天就该是我们俩穿斗牛服,分五百两白银了!
两个二百五羡慕嫉妒恨的时候,茹瑺却并未被隆重的赏赐冲昏头脑。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
“但此次赈灾,若无玄武卫指挥使秦牧提前预测天灾在先,献上赈灾之策在后,断无我兵部赈灾之功!”
“另外,梁国公蓝玉,颖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不仅有保荐之功,更是在赈灾之时派出家丁、护院,协助卫所军士赈济灾民。”
“三位国公爷,更是忙碌整晚未歇,直至现在还在城外指挥家丁搭建临时窝棚……”
“因此微臣斗胆为玄武卫指挥使秦牧、以及三位国公爷请功!”
“若陛下不重赏他们,臣和兵部同僚,万万不敢接受陛下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