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 > 第211章 第一次交锋,调阅卷宗被拒!

第211章 第一次交锋,调阅卷宗被拒!(1 / 2)

第211章:第一次交锋,调阅卷宗被拒!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江城市的薄雾,照进市纪委信访室那间还带着霉味的办公室时,林渊已经将那份连夜写好的公函,工工整整地誊抄在了红头便笺上。

纸是单位统一配发的,纸头印着鲜红的“中共江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字样,自带一股庄重的分量。

他没有用电脑打印,而是一笔一划,用钢笔亲手书写。字迹瘦硬,锋芒内敛,正如他此刻的心境。

“关于请求协助复核信访事项的函”

“江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兹有群众来访反映,三年前发生在城西立交桥下的一起交通事故(车牌号:江A·XXXXX)存在诸多疑点,可能涉及渎职侵权问题。为查明事实,回应群众关切,现根据《中国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请贵单位协助提供该案的全部原始卷宗,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笔录、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及证人询问笔录、技术鉴定报告等材料。请于三日内予以函复为盼。”

落款是“中共江城市纪委信访室”,日期,以及他亲手签下的名字——林渊。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将笔帽拧好,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整份公函,措辞严谨,引用的条例也无懈可击,从程序上看,挑不出任何毛病。

他拿着这份公函走出办公室,信访室里已经零零散散地来了几个人。李卫东正拿着个大茶缸子,小心地吹着上面浮着的几片茶叶,见林渊出来,连忙堆起笑脸。

“林书记,早啊!昨晚没休息好?您这脸色……”

“没事。”林渊将公函递到他面前,“李科长,这是我们信访室出的第一份函,你去办公室走一下流程,盖上章,然后派人送到市局交警支队去。”

李卫东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目光落在“江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那几个字上时,眼皮不受控制地跳了一下。

他又往下看,当看到“交通事故”、“渎职侵权”、“原始卷宗”这些字眼时,他端着茶缸的手都微微抖了抖,滚烫的茶水溅出来一点,烫得他“嘶”了一声。

“林……林书记,这……这是要查公安的案子?”李卫东压低了声音,凑到林渊跟前,表情活像见了鬼,“还是三年前的旧案子?”

“有问题吗?”林渊看着他。

“问题大了去了!”李卫东急得脑门上都见了汗,他把林渊拉到墙角,声音压得更低,像在说什么天大的机密,“书记,您是新来的,您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公安那是什么单位?强力部门!咱们跟他们,那是井水不犯河水。您这函一发过去,不是摆明了要去翻人家的老底吗?这不是……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李卫东是真心实意地在“劝告”。在他看来,这位年轻的副书记,简直是在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信访室是什么地方?是化解矛盾的,是和稀泥的,不是制造矛盾的。跟公安局叫板,这不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屎)吗?

“李科长,我们是纪委。”林渊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喜怒,“纪委的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群众有举报,我们就要去核查,这是我们的本分,跟对方是什么单位没关系。”

“哎哟我的书记喂,话是这么说,可事不是这么办的呀!”李卫-东急得直搓手,“您想,一个三年前的交通事故,早就定性了。您现在去翻,交警那边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咱们在打他们的脸!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关系不就僵了吗?孙书记那边,最看重的就是‘单位团结’,您这么一搞,他……”

“孙书记那边,我会去汇报。”林渊打断了他,“你只管把流程走了,出了任何问题,我担着。”

又是那句“我担着”。

李卫东看着林渊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后面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在官场里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的“生存智慧”,在这位年轻得过分的领导面前,似乎一钱不值。

人家根本不在乎。

“……好,好吧。”李卫东泄了气,像一只被戳破的气球,有气无力地拿着那份在他看来如同烫手山芋的公函,慢吞吞地走向了办公室。

林渊看着他的背影,没有说话。他知道李卫东是好意,但李卫东不懂,他要的,恰恰就是李卫东所担心的“关系僵了”。

一潭死水,不把它搅浑,怎么能看清水底到底藏着些什么妖魔鬼怪?

公函的流程走得很顺利,信访室的公章就锁在李卫东的抽屉里。尽管一百个不情愿,但在林渊的注视下,李卫东还是颤颤巍巍地盖了章,又登记在册。

下午,一名信访室的年轻办事员,将这份盖着红章的公函,送到了位于城东的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大楼。

接下来,是等待。

林渊表现得和往常一样,看文件,处理日常信访,甚至还饶有兴致地听李卫东讲了半个小时关于如何应付“缠访户”的经验。

信访室的其他人,却在私底下议论纷纷。所有人都知道了林副书记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公安局。绝大部分人都和李卫东一个想法:这年轻人,太莽撞了,要栽跟头。

他们等着看笑话,等着看这份公函石沉大海,等着看林渊灰头土脸地收场。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交警支队的反应,快得惊人。

第三天上午,就在林渊规定的最后期限,一份同样来自交警支队的红头回函,由专人送到了市纪委信访室。

李卫东第一个拿到了回函,他捧着那份文件,手心全是汗,感觉比捧着一份判决书还紧张。他没敢拆,直接送到了林渊的办公室。

“林书记,回……回函来了。”

林渊正在看一份关于农村土地纠纷的信访材料,闻言,他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念。”他只说了一个字。

“啊?我……我念?”李卫东愣住了。

“念吧,让我也学习一下兄弟单位的公文写作水平。”林渊的嘴角,勾起一个微不可查的弧度。

李卫东咽了口唾沫,颤抖着手拆开了文件袋,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近乎宣读圣旨的语调,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