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文始证道录 > 第16章 民心聚如星

第16章 民心聚如星(1 / 2)

暮色像块浸了浓墨的粗布,慢悠悠地罩下来,把临时营地的棚屋、木杆、田埂都染成了深褐色。尹喜站在观星台的残砖上,手里攥着半袋谷种,指腹摩挲着麻袋粗糙的纹路。谷种在袋里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在应和天边渐次亮起的星子。

北斗七星已显轮廓,斗柄斜斜地挂在西边的山尖上,可周围的小星却稀稀拉拉的,东一颗西一颗,像被顽童撒落的碎银,散而不聚。《甘石星经》里那句“众心齐,则星聚如环,灾不难渡”在他心头转着圈,转得他胸口发闷。他低头看了看台下——临时营地的烟囱里升起的炊烟也是散的,东一缕西一缕,被晚风搅得七零八落,像极了此刻关城人的心思。

“先生,西棚屋出事了。”亲兵小跑着上来,裤脚沾着泥,“李老三私藏了半袋糙米,被邻居王二婶撞见,俩人吵起来,差点动了锄头。”

尹喜捏紧了手里的谷种袋,指节泛白。地震后粮库塌了大半,剩下的粮食按人头分,每人每天只有一小捧糙米掺着野菜,谁家都紧巴巴的。私藏粮食,在这时节可是能闹出人命的事。“士兵怎么说?”

“张副将说按军法处置,先关起来,再把粮食充公。”亲兵的声音低了些,“可李老三他婆娘刚生了病,娃才三岁,瘦得像根豆芽菜……”

尹喜沉默了片刻,望着天边那颗孤零零的长庚星。星子再亮,孤零零悬着也照不亮多少地方。“把李老三和那袋米带到观星台来,”他顿了顿,补充道,“别绑,让他自己走。”

消息像长了翅膀,没一会儿就传遍了营地。百姓们从棚屋里钻出来,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野菜团子,三三两两地往观星台围。有人举着油灯,昏黄的光晕在人群里流动,把一张张脸照得忽明忽暗——有愤怒,有好奇,也有藏不住的担忧。

李老三被两个士兵引着,头埋得快抵到胸口,粗布褂子上沾着泥点,后颈的汗把头发洇成了一绺一绺。他脚边跟着个麻袋,鼓鼓囊囊的,麻袋口没扎紧,露出几粒饱满的糙米,在油灯下闪着白花花的光。他婆娘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个瘦得脱了形的娃,娃吓得直哆嗦,小脸埋在娘的衣襟里,只露出双乌溜溜的眼睛,怯生生地瞅着周围的人。

“尹先生,您可得给大伙做主!”人群里,王二婶拄着锄头喊,嗓门又尖又亮,“咱都勒紧裤腰带分粮,他倒好,藏着掖着!俺家柱子昨天就没吃上糙米,喝了三碗野菜汤,夜里饿得直哭!”

“就是!这昧良心的东西!”旁边的老汉跺着拐杖,拐杖头在地上戳出个小坑,“上次分药,他家婆娘多拿了两包草药,大伙没说啥,这次竟敢藏粮食!”

李老三猛地抬起头,脸涨得像块烧红的铁,嘴唇哆嗦着:“俺……俺不是藏!俺是怕娃饿肚子!”他指着怀里的娃,声音发颤,“俺婆娘发着烧,咳得直吐血,娃三天没沾着米星子,昨天差点晕过去……俺就……俺就从废墟里多刨了半袋,想给她们娘俩熬点粥……”

话没说完,他婆娘忽然“哇”地哭了,抹了把泪,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一层层打开,露出几块干硬的麦饼,饼上还沾着点霉斑:“先生,俺们……俺们就这些了,都交出来,俺们不藏了……别罚他,要罚就罚俺……”

尹喜没看他们,只是抬手指了指天上的星:“大伙瞅瞅,天上的星若是散了,夜里走路就容易跌跤,沟沟坎坎都看不见;若是聚成环,像那猎户座的腰带,连田埂上的石子都照得清。”他弯腰提起那袋糙米,麻袋沉甸甸的,压得他手腕微微下沉,“这米是从官仓废墟里刨出来的,本就该分着吃。你藏起来,自己未必够吃三天,倒让别家少了份口粮,这跟散了的星子有啥两样?”

他的声音不高,却顺着晚风传遍了人群,像块石头投进水里,荡开圈圈涟漪。

“上次地震,是谁把你婆娘从塌房里拖出来的?”尹喜望着李老三,“是王二婶家的柱子吧?他胳膊被砸伤了,现在还抬不起来。”

李老三的头“咚”地低了下去,肩膀微微发抖,像被雨打蔫的草。

“张诚的兵,昨天帮谁家修棚屋到半夜?”尹喜又问,目光扫过人群,“是帮李老汉家吧?他家儿子在地震里没了,就剩个瞎眼的老伴。”

人群里忽然静了,只有油灯的火苗“噼啪”响着。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悄悄把怀里的布包往身后藏了藏,布包里露出半截红糖块——那是她给生病的女儿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