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北斗的初步幻想(2 / 2)

是的,这才是真正的“第二战场”!如果说“天宫”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更远”,那这个系统,就是为了让我们“走得更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

“这个系统,我们要叫它什么名字?”

“在龙国的古代天文学中,北斗七星是夜空中指引方向最重要的星辰。”玄鸟回答。

“北斗……”林舟喃喃自语,眼中重新燃起了火焰,“好!就叫‘北斗’!我们的‘北斗’!”

几天后,林舟召集了十几名技术骨干,在基地那间唯一还算暖和的会议室里,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这些人都是他最核心的班底,也是在这次事故中,承受了最大压力的一群人。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迷茫。

林舟没有说任何鼓舞士气的话。

他走到墙边,拉开一块蒙着图纸的黑布。

黑布上,是他这几天不眠不休,在玄鸟的协助下,用粉笔勾勒出的一张潦草却震撼的蓝图。

图上,一颗简笔画的地球悬在中央,周围环绕着几颗卫星。

无数条虚线从卫星射向地面,指向飞机、舰船和士兵。

“同志们,”林舟指着图纸,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今天,我想请大家看一个新东西。”

他开始阐述“北斗”系统的基本构想。

从三维定位的数学原理,到时间同步的极端重要性,再到它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革命性应用前景。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林舟描绘的这个“云端上的宫阙”给惊呆了。

这个构想太宏伟,太超前,甚至带有一丝科幻色彩。

在他们还在为一枚飞不上天的火箭而焦头烂额时,林总师却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一个由几十颗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天基网络。

最初的震惊过后,冷静下来的现实问题,如同冰水一般浇在每个人头上。

“林总,”开口的是负责测控系统的小李,他也是王工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性格严谨而务实,“这个想法……非常伟大。

但是,技术上的鸿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他走到图纸前,指着代表卫星的一个圆圈,声音有些干涩:“要实现您说的这种定位,我们需要卫星上有一台极其极其精确的钟。

它每天的误差,不能超过十亿分之几秒。

任何微小的计时误差,经过光速放大,都会导致地面上成百上千米的定位偏差。”

他顿了顿,环顾四周,说出了残酷的现实:“这种东西,我们称之为‘原子钟’。

别说把它做到卫星上那么小、那么可靠,现在,我们连一台地面上使用的、稳定的原子钟都没有!我们实验室里最好的晶体振荡器,精度比这个要求差了至少一百万倍!这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

小李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所有人心中的涟漪。

紧接着,负责通信系统的工程师老赵也站了起来,他面色凝重地说:“还有星地链路的问题。

卫星信号从几万公里的高空传下来,非常微弱,很容易被大气层和各种电磁波干扰。

我们要如何保证信号的稳定?如何把如此高精度的时间信息,分毫不差地编码进去,再解码出来?我们现在的通信技术,还停留在短波和微波的地面应用上,对于深空测控通信,几乎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