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北斗的初步幻想(1 / 2)

“我无法理解人类的情感,但我可以分析因果关系。”玄鸟的逻辑链条清晰而冷酷,“当前的核心矛盾是:‘天宫’计划因运载工具的挫折而停滞。

要打破僵局,除了修复‘长征’项目本身,还可以开辟第二战场,以新的、具备更高战略价值的目标,来重新凝聚共识,获取支持。”

“第二战场?”林舟愣住了。

“是的。”玄鸟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穿透力,“运载火箭的本质是‘投送’。

我们当前的目标是投送一颗空间站。

但‘投送’这一能力,还可以服务于一个更基础、更具颠覆性的战略体系。

一个能让我们的飞机、舰船、导弹,乃至未来的每一位士兵,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知道自己精确位置的体系。”

林舟的呼吸猛地一窒。

他那因为疲惫和悲伤而混沌的大脑,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

精确位置……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

这几个字,对于一个毕生致力于航天与国防科技的人来说,蕴含着怎样石破天惊的意义,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军舰不再需要依赖星光和海岸线来测定方位,可以在大洋深处获得厘米级的定位。

意味着导弹不再是“区域性”威慑,而是可以精确打击任何一个坐标的“点穴”利器。

意味着飞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也能找到回家的跑道。

意味着单兵作战,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态势感知能力。

这……这是一个足以改变未来战争形态的终极能力!

“你的意思是……”林舟的声音颤抖起来,“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全球定位和授时网络?”

“是的。

星条国人称之为‘全球定位系统’(GpS),目前尚在理论验证和早期试验阶段,代号‘621b’。

根据我截获的零星情报和理论推演,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一组在轨卫星,向地面发射带有精确时间戳的信号。

接收设备通过计算信号的延迟,来解算出自身的位置。”

玄鸟继续说道:“这是一个比‘天宫’空间站技术难度更高,但战略价值也更根本的系统。

它一旦建成,将成为国家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

我们现在起步,与星条国几乎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可以与‘天宫’计划并行不悖,甚至相辅相成。

它的早期试验星,并不需要‘长征’那样的大推力火箭,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更成熟的中小型火箭发射。

这可以在‘长征’项目修复期间,维持团队的研发状态,并产出实际成果。”

林舟激动地站了起来,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

心中的郁结与悲伤,在这一刻被一个更加宏大、更加激动人心的构想所冲散。

玄鸟为他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门后,是一个他从未想象过,但又无比渴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