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都察院。
辛绾在沈谙的人的指引下,悄无声息地穿过几条僻静的宫道,来到了一处森严肃穆的建筑前。
内侍在一处侧门前停下脚步,警惕地四下张望后,压低声音道:“姑娘,就是这里。左都御史高大人此刻正与殿下在前殿议事,一时半刻回不来。这里的守卫每两个时辰轮换一次,每次交接约有一炷香的时间,眼下正是空隙!您千万把握时机!”
他喘了口气,语气愈发凝重:“殿下让小的转告您,都察院守卫森严,绝非久留之地,无论能否找到,务必在一炷香内、在新的守卫到来之前出来,请您万事小心!”
“我明白了,多谢公公。”
辛绾的心跳得飞快,几乎要撞出胸腔,她抬头望向那扇漆黑的门,闪身钻入。
门在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外界的光线和声音。
眼前是一条狭窄的走廊,陈年墨香、灰尘和纸张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
辛绾贴着墙壁,小心翼翼地向深处摸去。
走廊尽头是一扇厚重木门,推门入内,眼前豁然开朗。
辛绾瞬间被巨大的压迫感攫住,这督察院的档案库远比她想象的要大得多。
档案库忌明火,借着高窗外透入的光线,她看到无数顶天立地的巨大楠木架一排排、一列列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里存放着开国以来督察院的所有案卷,架子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塞满了各种卷宗、册簿,浩如烟海,令人头皮发麻。
时间紧迫!
绝望过后,辛绾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试图寻找一些归档的规律。她摸索着最近的架子,指尖划过卷宗侧脊以辨认上面的标签。
然而光线太暗,标签上的字迹大多模糊不清,且格式不一,有的按年份,有的按部门,有的按案件类型,杂乱无章,根本无从下手。
她心中焦急万分,只得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从这个架子扑到那个架子,胡乱地抽出一两卷,凑到窗前极微弱的光线下费力辨认。
“天佑九年,漕运......”
“永寿三年,江南科场,也不对。”
都不是!
年份不对,案件也不对!
汗水从她的额角滑落,后背的衣衫也被冷汗浸湿。时间每过去一分,外面的危险就逼近一分。
轮换的守卫脚步声隐约在走廊外响起。
怎么办?到底在哪里?
父亲是兵部官员,贪墨的是军饷,是否该找与兵部或军需相关的分类?
可是架子如此之多,分类标识又不清晰,从何找起?
她跌跌撞撞地在高大的架林中穿梭,如同迷失在巨大的森林。绝望像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淹没上来。
难道就要这样功亏一篑?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之时,脚下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