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会馆的书童们也反应过来,纷纷往回跑。
浙江会馆内,姚涞正与几位同乡品茶,手却微微有些抖。
听得外面喧嚣震天,他的长随连滚爬爬冲进来,满脸红光:
“少爷!中了!第五!您高中第五名!”
姚涞指尖一颤,茶杯盖轻响,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露出一丝笑意,
虽非鼎甲,但名列前茅,已是殊荣。
旋即问:“前四何人?”
长随喘着大气:
“第、第四是屠爷,
第三是林爷,
第二是徐阶徐爷,
第第第一…”
他咽了口唾沫。
“是南直隶苏惟瑾苏老爷!会元!”
姚涞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半晌,化作一声极轻的、复杂的叹息:
“果然…是他。”
心中那点争锋的念头,
彻底烟消云散,只剩佩服。
另一边,屠大山听到自己第四,
哈哈大笑,声震屋瓦:
“好!够用了!
能中式便是祖宗保佑!
啥?头名是苏小子?
哈哈哈!俺就知道!
那小子不是凡人!
快!备礼!俺要去贺他!”
林文霈得知自己第三,
怔了怔,随即苦笑摇头,对书童道:
“去,将我书房那方新得的端砚取来,包好。”
这砚,他本是留着自己殿试用的,
现在觉得,送给那位妖孽般的会元,似乎更合适。
徐阶听到自己第二时,
神色平静,只是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
当听到“会元苏惟瑾”五个字时,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
已是一片清明和坦然。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对仆从道:
“备一份最厚的贺仪。
玉衡兄连捷三元,实至名归,
我当亲往道贺。”
语气真诚,毫无芥蒂。
徐明轩的住处,气氛则有些凝滞。
他的书童小心翼翼回报:
“少爷,您…您高中第二十七名。”
徐明轩“嗯”了一声,
这个名次虽不算顶尖,但也算中式,
在他预料之中。
他更关心前面:“会元是谁?”
书童缩了缩脖子,低声道:
“是…是南直隶苏惟瑾苏老爷。”
徐明轩坐在椅中,
良久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手边的茶盏,
却发现手抖得厉害,根本端不稳。
他猛地将茶盏顿在桌上,
发出“砰”一声响,吓了书童一跳。
最终,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知道了。
备礼,随我去贺。”
那表情,像是生生咽下了一只苍蝇,
却又不得不服。
翟銮府上,老大人早已得到消息,
抚须大笑,对左右道:
“如何?老夫早说过此子非池中之物!
连中五元!寒门之光!
国朝佳话!快,备轿!
不,老夫要亲自步行去江苏会馆,看看我这贤侄!”
而此时的江苏会馆,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鞭炮声震耳欲聋,红屑铺满了整条街。
会馆管事脸上笑出了十八道褶子,
指挥着人撒喜钱、端茶水,嗓子都喊哑了。
苏惟山和小奇被人群簇拥着,
接受着潮水般的恭维,
笑得脸都僵了,
只会机械地作揖回礼。
寒门子弟,连中五元!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
飞遍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茶楼酒肆,无人不在谈论苏惟瑾;
深宅大院,无数闺秀好奇地想象着那位少年才子的模样;
甚至紫禁城内,也有太监宫女在窃窃私语。
一个活着的传奇,就在这漫天飞红和鼎沸人声中,巍然诞生。
苏惟瑾站在会馆二楼的窗边,
看着楼下疯狂的景象,面色平静。
超频大脑冷静地处理着外界的信息洪流,
计算着这名望带来的利弊与未来的棋步。
寒门神话,已成。
下一步,便是那金銮殿上,真正的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