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131章 会试主考定,阵容细解读

第131章 会试主考定,阵容细解读(1 / 2)

二月的北京,寒风依旧料峭,

但一股躁动的热流已在无数赶考士子心中涌动。

春闱之期日益临近,

最大的悬念——会试主考官人选,

终于伴随着礼部衙门前张贴的煌煌告示,尘埃落定。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

瞬间飞遍了宣南的每一条胡同、

每一家会馆、每一处茶馆。

苏惟瑾正在小院中揣摩经义,

苏惟山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冲了进来,

气喘吁吁,脸上又是兴奋又是紧张:

“瑾哥儿!定了!

主考定了!

正主考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石珤(bǎo)石阁老!

副主考是吏部右侍郎贾咏贾大人!”

来了!

苏惟瑾眸光一凝,放下手中的书卷。

超频大脑瞬间启动,

白驹过隙间化身被触发的精密仪器,

庞大的历史数据库与近期搜集的京城情报飞速交叉检索。

石珤?贾咏?

与他潜意识里某个模糊的历史记载(蒋冕、石珤、毛澄)略有出入,

但大体脉络吻合。

或许是时空细微的偏差,

或许是因他这只蝴蝶翅膀的扇动?

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下既成的事实。

“还有呢?

同考官(分房考官)都有谁?

知贡举(总务负责)是谁?”

苏惟瑾追问,细节决定成败。

苏惟山努力回忆着告示上和听来的名字:

“同考官…

有翰林院的马汝骥马学士、陈沂陈学士…

还有好几位,记不全了。

知贡举好像是…

礼部的毛澄毛尚书?”

毛澄!

这个名字让苏惟瑾心神微震。

这位在“大礼议”中坚决反对皇帝的大礼观,

因而失势的礼部老尚书,

竟被安排负责会试总务?

这其中平衡与制衡的意味,耐人寻味。

“详细说说外面士子们都在议论什么?”

苏惟瑾沉声道,走向书案,铺开纸笔。

苏惟山定了定神,忙道:

“茶楼里都炸开锅了!

说石阁老是成化年的老进士,

学问是极好的,

但…但性子古板,最重经义根基,

厌恶花里胡哨、离经叛道的文章。

都说这次经义文章,

必须做得四平八稳,

引经据典,错一个字都可能坏事!”

“那位贾侍郎呢?”

苏惟瑾笔尖飞快记录。

“贾大人…说法就多了。

有说他学问不如石阁老,

但为人活络,是嘉靖元年才升上来的,

据说…据说和宫里某些大珰(太监)

以及新崛起的张璁、桂萼几位大人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都猜他可能更看重策论,

尤其是…是否能揣摩圣意,切合时务。”

信息汇总完毕。

苏惟瑾闭上双眼,

超频大脑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运转起来,

将所有关于石珤、贾咏、毛澄以及已知同考官的信息碎片调动、整合、分析:

石珤,北直隶藁城人,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历任翰林、礼部,性格刚直,

学术上倾向于程朱理学正统,

文章风格沉稳厚重,

厌恶“险怪奇涩”之文。

政治立场上不属于杨廷和核心圈,

但也绝非张璁一党,

算是相对正直的守旧派。

其取士偏好:

根基扎实,文风端正,严守义理。

贾咏,河南南阳人,弘治九年进士,

吏部干吏出身,精明圆滑,善于钻营。

其升迁轨迹在嘉靖元年后明显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