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昨夜星辰 > ·月光是一座桥·

·月光是一座桥·(2 / 2)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安史之乱”之后,潼关被破,杜甫携带家眷逃到鄜州的羌村。六月的时候逃过去,八月听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马上就要赶到灵武去,结果在途中被叛军俘获了,被抓到长安。杜甫在长安写了这首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他看着长安的月亮,想到此时此刻,在鄜州的妻子也在看着月亮。当然这都是杜甫的想象了。现在他的妻子未必就站在月光遍插茱萸少一人”,“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都是想象对方的情况,想对方可能现在正在想自己,其实写的还是自己的思念。

浦起龙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读杜心解》)是因为自己的心飞到了对方那里,才想着说对方也许在思念自己。

但有时候两个人却的确有可能同在月光下思念着彼此,像白居易写的:“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江楼月》)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吴瞻泰说:“怀远诗说我忆彼,意只一层;即说彼忆我,意亦只两层。唯说我遥揣彼忆我,意便三层,又遥揣彼不知忆我,则层折无限矣。”(《杜诗提要》)我想你,还不够感人。我想你可能正在想我,也还不够。杜甫写的是什么?杜甫写的是,我的那些孩子,他们还太小了,还不知道什么是思念。他们不仅不知道想我,他们也不懂得妻子现在想我的心情。

我们读到这两句,站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什么诗圣,也不是什么伟大的诗人,站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个好丈夫,和一个好父亲。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雾本来不是香的,香的是站在庭院里的妻子,可是因为站立的时间太久了,周围的空气也变香了。因为站的时间太久了,雾把头发都打湿了。我们讲过“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和这里的“香雾云鬟湿”一样,都是讲时间的长度。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相见呢?什么时候能够倚着帏帘,一起看着天上的月亮呢?

我们再来读罗邺的这首《秋怨》:

梦断南窗啼晓乌,新霜昨夜下庭梧。

不知帘外如珪月,还照边城到晓无。

这首诗写了一个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的女子。“梦断南窗啼晓乌,新霜昨夜下庭梧。”外面的乌鸦把她吵醒了。她在梦里梦到什么,诗人没有讲。但是我们根据全诗,大概不难想象。我们前面讲过好多个女子的梦。“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这里的梦应该也和丈夫有关。但是很可惜,梦做了一半就醒了。

“不知帘外如珪月,还照边城到晓无。”她说,不知道外面的月光是不是也在照耀着远方的你呢?而当你抬起头来看到月光的时候,你要知道那不只是月光在照耀着你,月光里有我的思念,和关切。

没有别的联系手段,只能“我寄愁心与明月”,把心里的想法寄托在月光里。

其实很多时候,月光就像是一座桥,架在浩瀚的夜空中。在桥的一端,是牵挂着远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