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天光淡得发蓝,屋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带着昨晚那点烟火气。
阮时苒睁眼时,母亲已经在厨房忙着。锅盖掀开,一股咸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妈,您怎么起这么早?”
“火车九点半,我得先给你们做顿像样的饭。”
她嘴上埋怨着“我来就好”,手却自然地去帮。母亲抬头看她,没说什么,只把一把青菜递过去。
“你切。”
宋斯年出来的时候,头发还带着水气。看到母女俩围着锅忙,他在门口停了下,没出声,只拿毛巾擦头。
母亲转头看到他,语气不咸不淡:“去把桌子擦了。”
“好。”他利落地答,连碗筷都一起拿出来。
三个人的默契,是不说话也知道对方下一步的那种。
煮粥的香味里,锅边的气氛不再像第一天那样紧。
吃饭时,母亲忽然问:“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阮时苒被问得一愣,正想开口,被宋斯年先接了过去:“等她下一个项目定了,我想调到离这儿近一点的实验室。”
母亲抬头:“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调?”
“太远,晚上不方便。”
“为了她?”
“嗯。”
那“嗯”字很轻,却稳得没有半点犹豫。
阮时苒低头喝粥,心跳快得有点乱。母亲看了他们一眼,没再多问。只是轻叹:“年轻人自己拿主意吧。”
八点半。
母亲的包已经收好。宋斯年提着行李箱下楼,阮时苒跟在后面,心里五味杂陈。
送到车站前,她忍不住拉住母亲:“妈,您下次别提前跑一趟,直接告诉我,我去接您。”
母亲笑:“我就是想看看你们俩是不是真能把家过热乎。”
“您放心。”宋斯年在旁边开口,“我们会让您放心的。”
母亲点头,把车票折进包里。临上车前,她拍了拍他的胳膊:“我就看这一回,你要是让她再掉一滴眼泪,下次我不找她,我找你。”
“您可以现在就打我一巴掌。”他笑。
母亲被逗笑了,转身上车。
列车缓缓开动。
阮时苒盯着那扇窗,直到车影消失在弯道尽头。
“她其实很满意你。”
“我知道。”
“你哪儿知道?”
“她刚才那句‘我就看这一回’,是认可的语气。”
阮时苒侧头看他,忍不住笑:“你分析得挺像那么回事。”
“我做数据出身,看趋势准。”
“那你预测我们以后会怎么样?”
“稳定上升。”
“那要是遇到变量呢?”
“重新回归。”
“宋博士,你这人真是,连谈恋爱都要建模。”
“那我把模型命名成——苒。”
她笑着摇头,却没再反驳。
午后回到家,桌上还留着母亲昨晚切好的半碗腊肉。
阮时苒走过去,把那碗放进冰箱。
宋斯年在她身后,轻轻揽住她的肩:“要不要睡会儿?”
“还不困。”
“那你干嘛站着发呆?”
“我在想,她走的时候那句‘我就看这一回’。”
“怎么了?”
“她说得像警告,其实是祝福。”
“那我们就别辜负祝福。”
他低头,吻在她额头上,动作很轻。
那一瞬间,外面的风掠过阳台,吹动窗帘,屋子里的空气也变得温软。
傍晚,阮时苒窝在沙发上,翻母亲留下的袋子。
里面除了酱,还有一张纸条——
“日子要一口口吃,别忙着吞。”
她盯着那几行字看了好久,忽然笑出声:“我妈还是老样子。”
宋斯年从厨房探头出来:“说什么?”
“叫我慢点活。”
“那她该也在提醒我。”
“提醒你什么?”
“慢点爱。”
她笑着抬起头:“那你有听进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