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师尊先听我解释 > 第251章 二百五十丫鬟与少奶奶(合章)

第251章 二百五十丫鬟与少奶奶(合章)(1 / 2)

第251章二百五十.丫鬟与少奶奶(合章)

荀退之这番话说得很简短,但其蕴含的信息量非同小可。

姬青屿微微眯了眯眸子,她抱著手臂继续问道:“朝廷竟然都能来跟名满天下的荀先生堂而皇之提及猎杀江湖大能炼丹之事,难道你们湛台书院只是虚有其表,实际上暗中还在给朝廷干什么勾当”

坐在庭前的那位老儒生嘆了口气:“这自然不可能,朝廷先前来寻老朽,提及的口吻也是见江湖起势太旺,想要藉此机会制衡两道,请老朽对魔门出手,至於想要藉此炼丹之事也是后来才明晰的。”

姬青屿依旧保持著猜疑的神情,“那也就是说,你荀退之是有什么把柄遗留在了朝廷的手里了咯否则他们怎么会三番五次来找你就先前在那山脚下的时候,是用以什么法子派你来的”

荀退之拂了拂儒袍,他淡淡道:“当年书院初建时,承了当年那位皇帝不少人情,老朽给了他两副墨字,代表可以为这江山社稷无条件尽力而为两回,其一用在了凤池山,其二便是先前洛阳。”

知遇之恩可以理解,其实这也算是正邪两道的一个共通之处。

实际上对於任何人来说他所见的正邪和世间的概念都未必分得那般清晰明確,善恶不是定数,世间也不是非黑即白。

任何情况都没法一概而论,想要凭藉一个简单的名號就將所有人心念改变或者要让江湖定性是不切实际的。

只不过朝廷对於荀退之乃至整个湛台书院的知遇之恩时至今日那都已经过去不晓得多少年了,光是皇权都已叠代过数代。

就连第一回到今日都相差了相当久远的年月,更別提要追溯那么久远之前的起源了。

荀退之的確还挺守信用的,但这也让谢鹤衣从他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正派执拗的感觉,或许姬青屿时常便是这么看自己的。

我谢鹤衣应该也没那般迂腐吧,至多也就是一身正气—

但这会儿衔霜君自己都受不了了,她在此刻道:“那这两回都已了定,如今朝廷再来书院找荀先生,他们是拿著什么主意他们还有能耐勒令不受朝野管辖也不依附朝廷而生的宗门不成”

朝廷特地上什么宗门去谈事的確有所耳闻,但像是这种怂恿或者想著拉拢一起对付某些江湖势力的真是没怎么听说过。

先前对付姬青屿之时好歹算是有个共同目標,朝廷也只能说是下达了悬赏令通缉啥的,毕竟姬青屿对朝廷的危害不小。

她是没打上京师,但明里暗里对於大寧造成的损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啊,朝廷视其为眼中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过这种悬赏谁能有那胆子接下来—

即便如此,朝廷也不过就只是送了一通信过来告知而已。

江湖和朝廷本就是两码事,那点儿相交的接触点都不过如此,想要对付什么人那也得找与之有仇的,怎能像是这般隨意

“本座可不见得朝廷有那能耐,而荀退之,你就算是不愿答应那事,那也没必要为了朝廷的一个问题而让自己负伤才好交差吧”姬青屿见那老儒迟迟没说话,便是开口道:“身负此等修为的堂堂大儒,敦轻敦重岂会分不清楚这种举动做出来,何其掉价—”

荀退之摇摇头,“朝廷当然没有那种手段,不过也能看得出他们想將手伸到江湖之中的野心,而我书院自是当年之后便保持绝对中立,朝廷或许是对於先前洛阳一事的结果不满意,才来提及此事。”

“朝廷当时还曾刻意提及过凤池山一案,有意威胁老朽要將当年凤池所发生之事全数推在湛台书院的头上云云,此算其一,其二便是—这些年月里,从书院中走出去最终踏入朝廷的弟子也不在少数,而他们大多都已有了家室,妻儿—”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所以老朽也唯有这一个办法去面对朝廷的拉拢,还应承下来待伤好之后再亲自进京面圣。”

原来玩的还是明里暗里威胁这一套,姬青屿耸耸肩,“所以荀退之你是想说实际上京师所发生的那些事与你乃至现在的湛台书院都没有什么关联咯,都是那赵晚之带人分裂出去,独自行事”

这虽然是很明显有將朝廷之间的联繫彻底撇清的意图,但荀退之也没有別的什么说辞,他只是微微頷首:“朝廷恩威並施,同赵晚之大概是提及了炼丹分一杯羹如何的话,而他面对几位在文学造诣上强於他的师兄弟时自愧不如,进而便显得急功近利。”

“其实我辈读书人本应当戒骄戒躁,但他近年来愈发没那心性,大抵是在私下与朝廷有所联繫,拿著老朽的身份取了墨宝便去往京师了。”

荀退之成名已久,桃李满天下不是虚言,而赵晚之那当然是他相当出色的一位弟子,但荀先生弟子数量何其广天,以至於这样的天才也时常笼罩於他人的阴影之下,如今又听闻了那种一步登天的契机。

赵晚之这等身份和处境,本就契合了朝廷拉拢的对象,而那种捷径摆在他的面前,对这位鬱郁不得志的读书人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行。”姬青屿並没有对这话发表別的见解,反正现在朝廷已分崩离析,真正可以被称之为大寧核心的那些高层早已付之一炬,就算他们早早逃了,现在也应该身处在北境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能算是死无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