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京城,秋意渐浓。
暑热终于偃旗息鼓,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澄澈。
京信大厦,盛影传媒会议室里。
《博物馆奇妙夜》的核心创作会议已持续了整整一周。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上,摊满了美术团队绘制的场景气氛图、精细到厘米的博物馆布局图纸、标注着各种奇幻生物和历史人物动态的特效分解脚本,以及厚厚一迭由王盛亲自把关修改过的分镜头脚本。
王盛坐在主位,指尖夹着一支绘图铅笔,不时在脚本上勾画修改。
他的对面,是刚从美国协调完特效团队档期归来的特效总监,以及专程从好莱坞请来的视觉预览专家。
成龙则坐在王盛身侧,全神贯注地听着技术讲解,不时提出关于动作设计与奇幻元素结合的问题。
“这里,恐龙骨架追逐的桥段,”
王盛用铅笔点着脚本某一页,“我们需要一个从成龙大哥视角的快速后退跟拍镜头,突出紧迫感和庞然大物的压迫感。
动态预览必须精确模拟出骨架奔跑时关节的震动和展厅空间的回音效果。”
“没问题,王导。”视觉预览专家点头,“我们已经在用最新的软件构建博物馆的精确数字模型,可以模拟不同重量、体型的‘活化’展品在不同材质地面上的移动和互动效果。”
成龙插话道:“我觉得这里可以加一个细节,我躲闪的时候,可以借助旁边‘复活’的兵马俑盾牌做个滑铲,既能展现身手,也能增加喜剧感和东方元素。”
“好主意!”
王盛立刻表示赞同,在脚本上快速记录,“动作设计上,成龙大哥的成家班要和特效团队无缝对接。我们要的不是单纯的打斗,而是充满想象力的、与历史文物互动的‘奇观式’动作场面。”
会议围绕着剧本、场景、特效、动作、灯光、乃至道具的材质细节展开。
各方想法不断碰撞,时有争论,但在王盛的主导和成龙的积极配合下,最终总能归结到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奇幻喜剧”的核心定位,以及如何最大化呈现“中华文明活过来”的视觉奇迹。
初步的拍摄计划表在反复推敲中逐渐细化,每一天的拍摄任务、需要的特效支持、演员档期协调都被初步框定下来。
……
时间飞逝。
转眼来到了2001年9月13日。
这天,一则更炸裂的消息,冲淡了全球新闻在国内的热度。
于九月十二日,《功夫足球》在内地历经两个月的辉煌放映(含密钥延期),正式全面下映。
这部与《木乃伊归来》、《珍珠港》等好莱坞大片先后过招的国产特效喜剧巨制,终于交出了它的最终成绩单。
九月十三日,各大报刊尤其是《华夏电影报》、《文汇报》等权威媒体,均在头版头条发布了重磅新闻,公布了经由专业机构统计核实的最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