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纸往案板上一放,转头看向罗晓军。
“晓军哥,这回我有主意了。”傻柱的脸上,带着一种久违的自信和轻松。
“那就好。”罗晓军笑着说。
罗晓军走到傻柱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傻柱,最好的宴席,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每个人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那一口。”他的声音很轻,却点醒了傻柱。
傻柱的眼睛一下子就有点湿润了。他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些纠结,那些炫技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罗晓军的话,让他彻底放下了包袱。他不再想着如何去展示自己的高超厨艺,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看似不搭界的菜,和谐地安排在一桌饭里。
接下来的几天,傻柱的厨房里,不再有他苦恼的叹息声,取而代之的是他哼着小曲儿的愉快调调。
他把所有的愿望都融入进了这张手写的菜单里。
孩子们的可乐鸡翅,他特意选了最肥美的鸡中翅,用可乐慢慢熬煮,直到鸡翅酥烂入味,泛着诱人的焦糖色。他还在里面加了一点点八角和桂皮,让味道更有层次。
娄晓娥的扣三丝,他仔细研究了上海本帮菜的做法,将火腿、鸡肉、冬笋切成比火柴棍还细的丝,再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碗里,上锅蒸透。这道菜的刀工和火候都要求很高。
秦淮茹的炒白菜,他也没有敷衍。他用猪油炝锅,大火快炒,加入一点点虾皮,让普通的白菜炒出独特的鲜味。他甚至还特意留了几棵白菜心,准备炒一个更脆嫩的。
他还增加了几道自己的拿手菜。
有他拿手的红烧肉,炖得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肉皮都带着Q弹的劲道。
有酱牛肉,卤得软烂入味,切成薄片,摆得整整齐齐,蘸上蒜泥酱油,味道更足。
有糖醋鱼,炸得金黄酥脆,浇上酸甜的糖醋汁,色泽红亮。
他想了又想,又在菜单上加了一道家常豆腐。这道菜他做了很多年,是院子里的人都爱吃的,而且能吸足肉汁,味道浓郁。
菜单改了又改,上面涂涂画画,有的地方墨迹都渗透了纸张。
这张菜单,不仅仅是一张年夜饭的清单,它承载着傻柱对这个家的爱,对每一个人的关心。
除夕的前一天,傻柱把最终定稿的菜单,郑重地递给了罗晓军。
那是一张已经有些皱巴巴的纸,上面写满了菜名,还有不少修改的痕迹。
罗晓军接过菜单,仔细地看着。
孩子们挤在他身边,好奇地打量着。
“哇,可乐鸡翅!”罗安宁一眼就看到了自己最想吃的菜名,兴奋地指着。
“扣三丝!”娄晓娥也看到了,脸上露出了怀念的笑容。
秦淮茹也凑了过来,当她看到菜单上那道“清炒白菜”时,鼻子有点发酸。傻柱,他竟然真的把这道最普通的菜写进了年夜饭的菜单里。
这张手写的、涂涂改改的菜单,成了这个家“民主”与“和谐”最好的见证。
它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惊世骇俗的创新,但它充满了“家味”,充满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被关爱的温暖。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声细微的响动。
罗晓军的目光移向窗外。
那只高冷、平时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的猫,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屋檐下。
它叼着一只冻僵了的小麻雀,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到了铺子的门口。
它轻轻一跳,将那只小麻雀,放在了罗晓军的脚边。
然后,它看了一眼罗晓军,又看了一眼屋里暖和的炉火,转身,消失在了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