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臣队列中走出,缓缓上前一步,对着龙椅,躬身一礼。
“陛下,臣有话要说。”
太和殿内,落针可闻。
群臣视线都汇聚在缓步出列的卢璘身上,一个个面露诧异。
这种事督察司怎么也参一手?
难不成这次的新政背后也有卢璘的手笔?
一众疑惑目光中,卢璘站在殿中,先是对着老宗正的方向,深深一礼。
姿态恭敬、谦逊得让人意外。
“宗正大人所言,确是老成之见。”
卢璘开口,第一句话便让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卢璘这是.....认怂了?
恒王闻言,嘴角更是直接扯出讥讽笑意。
“此事干系宗室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确不可草率。”
卢璘继续说道,完全是顺着老宗正的话往下说。
老宗正胡须微微一抖,显然也没料到卢璘会是这般反应。
紧接着,卢璘话锋猛然一转。
“不过,既然各方都有疑虑,朝廷又确有此需,堵不如疏。”
“陛下,臣以为,与其在殿上空谈利弊,不如先择一处试点,让事实说话。”
试点?
两字一出,大殿内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凝固。
恒王脸上得意也僵住了。
老宗正也皱起了眉。
卢璘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继续阐述自己的方案。
“臣提议,由朝廷在西北沿线,划定三处地理位置、条件各异的区域,作为候选地。”
“朝中各方,无论是宗室亲王,还是世家大族,只要对新政有心,皆可自愿参与竞标。”
“参与者需在十日之内,对三处候选地进行实地勘察,并提交最详尽的运营方案,包括预算、工期、人力、安防乃至盈利预期。”
“十日后,由陛下与六部九卿共同评议,择最优者,主导试点!”
一番话,清晰明了。
规则公平至极,将所有人都拉到了同一个平台之上。
大殿内,彻底安静下来。
各方势力代表,无论是亲王还是阁老,都在飞速盘算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片刻后,恒王眼神闪烁,第一个跳了出来。
“试点?说得轻巧!”
“西北之地,不比江南富庶。若试点失败,靡费国帑,耗费民力,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是你卢璘吗?”
质问声中,满是咄咄逼人。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恒王这番话看似是在质疑,实则已经心动。
不过想要借着问责,来争夺新政的主导权。
卢璘不慌不忙,甚至没有看恒王一眼,对着龙椅方向继续开口解释:
“殿下多虑了。”
“试点若成,则可总结经验,推广全国,一劳永逸。试点若败,损失亦在可控范围之内。”
“当初在江州、江南道设立漕运交易监时,反对之声,比今日更甚。可结果如何,诸位大人有目共睹。”
一番话,以退为进,不卑不亢。
用江州和江南道的成功先例,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恒王被噎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就在这时,景王的声音再次响起。
“陛下,臣以为,卢大人此策甚妙。”
“以试点代替冒进,既能消除朝野疑虑,又能摸索出最稳妥的章程。父皇在世时,也常赞此法为摸石过河,稳妥!臣弟支持卢大人。”
恒王闻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今天是三番五次,非要和本王作对了?
冷哼一声,恒王一个眼神扫向景王,恨不得当场发作。
有了景王开头,世家派系那边也坐不住了。
内阁大学士陈端沉吟片刻,缓缓出列。
“老臣以为,试点之法,确实可行。”
“只是,竞标规则必须明确,评议过程更要公开透明,由六部与宗人府、御史台共同监督,绝不可有暗箱操作之嫌。”
陈端表面同意,实则已经开始在规则上做文章,想要为世家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龙椅上,一直沉默的昭宁帝,终于开口。
“准奏。”
“就依卢璘所言。十日为期,朕要看到最详尽的方案,看到诸位的诚意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