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北方解体(1 / 2)

1991年9月6日,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的消息传到国內,在汉东政界引发了巨大震动。方青云一早来到办公室,就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氛围。

“省长,您看今天的报纸。“楚沐將几份报纸放在办公桌上,头版头条都是相关报导。

方青云快速瀏览著报导,表面平静,心中却波澜起伏。这一天终於来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果然,在上午的省委常委会上,白云飞率先发难:“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事件充分说明,改革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模式。我认为汉东应该重新审视当前的改革方向,避免重蹈覆辙。“

曲平立即附和:“白省长说得对。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改革必须稳字当头,不能急於求成。“

其他常委也纷纷表態,大多倾向於保守立场。刘志远见状,採取了和稀泥的策略:“这个事情需要慎重研究。改革要推进,稳定也要保证,关键是要把握好度。“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方青云。出乎意料的是,方青云並没有激烈反驳,而是平静地说:“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不能简单类比。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走適合自己的路。“

这种不温不火的回应让白云飞等人有些意外。他们原本准备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却像一拳打在了上。

隨后的日子里,隨著苏联局势的持续恶化,汉东省內的政治气氛日趋紧张。十月中旬,在一次全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白云飞再次发难:“我建议暂停所有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等国际形势明朗后再做决定。“

方青云这次选择了正面回应:“不能因为別人感冒,我们就跟著吃药。汉东的改革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推进。“

两人的爭论越来越激烈,刘志远不得不出面打圆场:“改革要推进,但步伐可以適当调整。具体方案我们再研究。“

进入十一月,苏联的局势急转直下。11月16日,俄罗斯宣布接管苏联財政部等中央机构的消息传来后,白云飞和曲平的活动更加频繁。他们四处走访老干部,召开座谈会,宣传“改革的危险性“。

方青云则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他深入基层调研,特別是到那些改革成效明显的县市考察。在金州市开发区,他对隨行人员说:“看这些新兴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活力十足。这就是改革的生命力。“

12月初,方青云开始著手撰写一篇重要文章。楚沐看到初稿后,担忧地说:“省长,这个时候发表这样的文章,会不会太冒险了“

“正因为是关键时刻,才更要发声。“方青云坚定地说,“但不能急於求成,要等待合適的时机。“

12月19日,俄罗斯等三国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国协的消息传来,汉东政界一片譁然。白云飞立即召集支持者开会,宣称“苏联的今天就是盲目改革的明天“。

方青云却出人意料地保持沉默。他照常工作,批阅文件,主持会议,但对当前的激烈爭论不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