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啊,“方青云和蔼地说,“从现在起,你暂时担任我的秘书。主要工作是协助我处理日常事务,安排行程,整理材料。有没有信心“
陈明激动地点头:“有!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方书记的信任!“
“好。“方青云点点头,“现在就去准备一下,下午陪我去港口调研。“
陈明离开后,李和平有些担心地问:“方书记,小陈毕竟年轻,要不要再配个有经验的同志“
方青云摆摆手:“不用。年轻人需要锻链的机会。再说,我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
下午,方青云带著陈明来到寧州港。站在码头上,海风扑面而来。港口设施还很简陋,只有几个泊位,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港务局局长详细介绍情况:“寧州港是天然深水港,终年不冻。目前年吞吐量约500万吨,主要进出口煤炭、粮食等大宗商品。“
方青云问:“有没有货柜业务“
“刚刚起步。“局长回答,“只有一条到香港的航线,每周一班。“
方青云沉思片刻:“货柜运输是未来趋势。要加快货柜码头建设,增开国际航线。“
调研途中,陈明虽然有些紧张,但工作很认真,记录详细,安排周到。方青云看在眼里,暗自点头。
傍晚回到市委,方青云特意问陈明:“今天调研有什么感想“
陈明想了想,认真地说:“我觉得寧州港潜力很大,但基础设施太落后。要招商引资,必须先改善港口条件。“
方青云满意地笑了:“说得对。明天你整理一份港口发展规划的建议给我。“
“是!“陈明激动地应道。
夜深了,方青云还在办公室批阅文件。陈明安静地在一旁整理材料,不时为书记添茶倒水。
“小陈啊,“方青云突然问,“你是本地人吧对老城区改造有什么看法“
陈明谨慎地回答:“我家就住在老城区。那里確实很破旧,但邻里关係很好。我觉得改造时要注意保护这种社区氛围。“
方青云讚赏地点点头:“说得很好。改造不仅要改善硬体,更要保护软体。这个观点很有见地。“
看著窗外寧州的夜景,方青云心中充满期待。改革开放的道路虽然艰难,但有这么多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寧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而像陈明这样的年轻人,正是这座城市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