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白蛇(1 / 2)

第194章白蛇

老蛇妖的声音有些粗哑,却异常真切,千年之事在他口中缓缓流淌,娓娓道来:

那一天,便是一切故事的开端。

当时,我家住在大湖之畔,环湖几百亩肥沃的水田,皆是我家祖產。

家中有这些田產,又雇了不少佃农耕种,所以无需我下地劳作。

父母一心盼我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便逼我整日埋头於故纸堆,苦读圣贤书。

世人皆说读书是天下第一大好事,能知心明性、增长智慧,能光耀门楣。

我却对此嗤之以鼻,反倒觉得那些由方块字组成的书卷面目可憎,连一眼都不愿多看c

那时,我心思全然不在书本上,每日心中装著的儘是湖边鸟雀、水里鱼虾,唯独没有念书这件事。

我至今清晰记得那个午后,外面日头正好,惠风和畅。

在家中书斋憋闷已久,我便趁父母去田里巡视、无人管束,偷偷溜出去到湖边散心。

出家门不远便是大湖,湖边杨柳依依,波光粼粼如上好锦缎,风景煞是迷人。

我在家中关得久了,胸中积鬱的烦闷在这湖光山色间一扫而空,一时看得痴了,竟忘了时辰,耽搁了回家。

偏偏天公不作美,正当我沉醉於湖光山色时,远方忽然传来几声沉闷雷鸣,不多时,大片黑云席捲而来,瞬间遮住天光。

紧接著,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雨丝密集如帘,將我困在湖边供人歇脚的小亭子中。

我玩心正浓,倒也不太担心回不了家。

毕竟湖边这片都是我家田地,总能遇上田间劳作的佃户,让他们去家中知会一声,自有家丁前来接我。

於是,我便安稳地在小亭子中坐下,悠然赏起雨来。

那日雨势颇大,砸在湖面上,激起万千涟漪,层层叠叠,连绵不绝。

不多时,湖面上蒸腾起裊裊雨雾,片刻间,天上、地下、湖面仿佛都笼罩在朦朧白雾之中,如梦似幻。

雾中看雨,雨里来风,风中带著雨后特有的丝丝凉气,沁人心脾,在我看来,这便是人间最好的享受。

正赏景出神、心旷神怡之际,我忽然感觉鼻尖縈绕一股异样的馨香之气。

那香味清新淡雅,带著一丝甜意,仿佛是某种不知名的奇异草散发的芬芳,悄然钻入心脾。

我下意识回头朝香气传来的方向看去,这才发现,香味来源就在亭中不知何时,亭中多了两位前来躲雨的姑娘,与我相距不过三步之遥。

刚才我只顾赏景出神,竟丝毫没察觉到她们进亭。

见我驀然回头,年纪较长的姑娘想必脸皮薄,有些羞涩,轻轻“呀”了一声,慌忙低下头,撇过头去,脸颊泛起淡淡红晕。

她身旁年纪略小的,应是她妹妹,性子泼辣些,见我直勾勾盯著她们,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隨即拉著姐姐往亭子另一边挪了挪,刻意与我保持距离。

虽然她们侧身不愿让我多看,但刚才惊鸿一瞥,我已看清。

这姐妹俩皆是容貌秀丽,颇为美丽,尤其是姐姐,气质温婉淡雅,宛如画中走出的仙子,不染凡尘。

年轻男子见到这般美丽的女子,难免偷偷看上两眼。

妹妹警惕性高,立刻发现我的眼神,脸色更不善了。

可亭子空间有限,她们能躲到哪儿去呢

亭子外雨势未减,她们进来躲雨,虽各撑一把伞,但风雨太大,雨丝斜飘,伞只能护住头脸,裙摆还是被雨水打湿。

我偷瞄过去,见姐妹二人裙角已被雨水浸湿大片,紧紧贴在腿上,勾勒出纤细轮廓。

我虽不爱读书,但也知晓些礼仪,明白此时应主动避嫌。

心中虽不舍这雨中湖景,但继续赖著不走,未免太过不懂事,还会唐突佳人。

於是,我定了定神,站起身来,朝她们二位拱手施礼,儘量让语气诚恳些:“在下便是此地人氏,家在不远处。

只因贪看湖光雨景,一时沉迷,未留意二位姑娘进来,多有唐突,还望恕罪。出来许久,怕家中父母掛念找寻,我——这便告辞了。”

说完,我转身准备离开。

当时雨下得极大,丝毫未减,离家虽不远,但冒雨回去定会被淋透。

到时候父母见我不好好读书,还跑出去淋雨玩耍,少不了严厉训斥。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摇头嘆息,暗自叫苦,却还是硬著头皮抬腿要走出亭子。

姐妹中那姐姐心肠好,见我在亭子门口愁眉苦脸摇头嘆息,似乎猜到我的难处—或许是不愿冒雨回去。

她犹豫一下,柔声开口:“公子且慢。小女子与妹妹有两把伞,若公子不嫌弃,借与公子一把暂用。”

我整日被父母关在家中读书,极少接触外间女子,更何况是这般温柔美丽的姑娘。

她在我背后忽然出声,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鶯出谷,婉转动听,瞬间让我心神荡漾。

一时之间,我只觉声音好听,竟没听清她具体说了什么。

等我有些僵硬地转过身,脸上发热,不知如何答话,只能笨拙地拱手施礼。

妹妹见状,偷偷撇嘴,低声骂“呆头鹅”,但还是听了姐姐的话,拿著油纸伞快步过来,硬塞到我手中,嘴不饶人地说:

“我与姐姐路过此地,下雨才进来躲躲。这伞借你了,我们未必会特地討还,这是我姐姐心善。你拿伞快走,別再纠缠我们姐妹!“

她虽话说得冲,但眼神並无多少恶意,只有几分少女的娇憨与警惕。

被她这般当面刺了一句,我脸上发热,急忙接过伞,连“多谢”和“告辞”都忘了说,便狼狈地撑开伞,一头衝进茫茫雨幕,朝家的方向跑去。

说到这儿,老头儿微微一顿,目光从回忆中收回,落在崔九阳身上,带著询问与感慨问道:“你是年轻人,我问你,若是你在那样的雨中亭下,碰见这般蕙质兰心、心地善良的姑娘,不仅不在意你的唐突,还主动借伞给你,你回家后会是什么心情“

崔九阳闻言,先是一怔,隨即哈哈一笑,眼神带著促狭说:“那定然是魂牵梦縈、昼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老头儿脸上露出深有同感的开怀笑容,眼角皱纹挤在一起,连连点头:“说得不错!

说得不错!可不是茶不思饭不想嘛!“

我把油纸伞小心翼翼掛在书房墙上,正对著书桌,一抬头就能看见。

此后,每当读书厌烦、心中烦闷,我便抬头凝望那把静静悬掛的油纸伞。

那只是把普通油纸伞,黄竹为骨,油皮为面,並无特別之处。

可在我眼中,却仿佛能透过略显陈旧的伞面,看到一张温婉俏丽的面容。

那张俏脸笑靨如,正轻轻柔柔对我说:“公子,且將这把油纸伞拿去,莫要被雨淋湿了。”

就这样,我每日看著伞,想著姑娘,不知不觉,像是著了魔般迷上她。

说来好笑,明明只是一面之缘,总共不过说了两三句话,我却情根深种,难以自拔。

於是,平日里一有空,我就找藉口溜出去,带著油纸伞去湖边亭子等。

我骗自己是等姑娘还伞,不然平白拿姑娘家的伞不像话。

其实,还伞只是藉口,內心深处是渴望再见姑娘一面。

我甚至没想好再见她要说什么,也不知她是否愿意见我,更担心上次唐突给她留下不好印象。

我常胡思乱想,怕她路过看见我,不愿说话,直接绕开亭子。

因此,每次去我都在亭子柱子后面躲躲藏藏,探头探脑张望。

这鬼鬼祟祟的行为,时间一长,引起家中佃农注意。

不知谁嘴碎,把这事告诉了我父母。

有一天清晨,我想去书房拿伞再去湖边碰碰运气,却发现墙上的伞不翼而飞!

我心中焦急,逼问洒扫书房的下人,才知道伞被母亲拿走了。

我急忙追出去找母亲索要,母亲见我这样,便板起脸盘问我近日奇怪行为的缘由。

我心中一慌,情急之下编了个谎话应付。

我说最近读一本奇闻异志,书中讲雨天打著伞在湖边亭子独坐,能遇到一寸高的“虫仙人”,机缘巧合还能跟著去访问神妙的虫城。

母亲將信將疑,眼神满是怀疑,但或许我编得一本正经,又或许她不想戳穿,最终还是把伞还给我。

接过伞后,母亲把我拉到一旁,语重心长勉励我好好读书,別沉迷虚无幻想。

她说父亲身体不好,將来家业要我支撑。

母亲这番话,说得我脸上火辣辣,心中羞愧难当。

为了一面之缘的陌生女子,让父母为我担忧,实在不是为人子女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