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章 大伴(1 / 2)

(明史:“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將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餉又最乏,士常不宿饱。乃慕义殉忠,志不少挫,无一屈身贼庭,其忠烈又为天下最。事闻,天子嗟悼,將大行褒恤,国亡,不果。”)

“这一次运气不好,捡的不多!”

王辅臣失落的样子让眾人恨得牙痒痒。

一百多匹马,一千六百多斤粮食,羊皮袄子三百多件,其他的还没算出来,这叫运气不好

很多人都认为王辅臣在故作谦虚。

可那些人哪里知道,相比在辽东,这些东西真的是不多。

也不是这里的韃子穷,而是这次王辅臣没过黄河。

黄河对面的河套才是最富的地方。

別看那里的族群很多,也在打,可財富不会跑,只会从这个部族的手里倒到另一个部族的手里。

王辅臣在认真的匯报著他这三日的所见所闻。

“令哥,出了城往西走不行,西边全是沙地只能沿著黄河往北,给黄河供水的各支流边有牧场,也有人!”

“牧场人多么”

“牧场的人不多,牲口也都是老牲口,韃子不会种地,给他们种地的全是咱们汉人,平坦地有良田!”

“继续说!”

“令哥,我问了,沙漠地区很大,这些沙地能阻挡我大明从池子到延绥这一带的兵马出动,无法形成攻势!”

“唯有位置最靠前的榆林对吧!”

“对!”

王辅臣分析的很好,这一点曾铣也曾在书里写过。

他说从山西北上经营河套也不行,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一不足,缺乏河道依託。

二不足,大军的补给线和联络线容易被发现,一旦被发现就再也没用了,会被韃子盯的死死的。

所以,只能用骑兵,在严寒的冬季踏冰过河。

对草原的韃子而言,这两个不足也是他们的不足。

如今他们想举兵进攻大明也会被轻易的发现。

“继续!”

“抓了几个舌头问了一下,黄河对面的土地多,人很多,咱们汉人也多,要想发大財,去那抢最好!”

余令点了点头,自己一开始的目標就是那里。

俺答汗崛起,並且能入侵大明不是草原各部团结一心,也不是因为有白莲教在后面支持他,而是制度的改变。

在先前,韃子其实也种地的。

不过他们的种地的方式太狂野了,像放牧一样。

“惟籍天不籍人,春种秋敛,广种薄收”成吉思汗还专门设立了“阿姆其”部门。

这个部门就是专门搞农业的!

俺答汗当了土默特的大汗以后为了自给自足,他就去抢大明百姓,抢大明匠人,招诱大明去他那里种地。

在他的政策支持下还真的有成效。

那时候的土默特部不仅做到了粮食自给,俺答可汗还利用结余的存粮用於控制蒙古其他各部。

那时候的土默特是真的强。

丰州板升城出现了,原本的草原地惊奇的出现了“开良田千顷”、“村连数百”的景象,稻穀,糜子,秫都有种植。

正是有了这些,土默特的巔峰到来了。

可好景不长,俺答可汗死后,土默特那些部族首领开始圈地。

他们不想每年只拿百姓缴纳的税钱,他们想什么都要,让会种地的免费给他们种。

那时候,有钱有粮也有人他们就像一个暴发户,打这个入侵那个……

这一次次的消耗下,粮食不够了。

税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农奴,最可怜的反而是在草原种地的百姓,

越来越多的汉人向南逃归!

最后的结果就是土默特开始走下坡路,封贡於明,和大明安好相处。

习惯拿刀子去抢的人突然放下了刀子要言和……

其实从那一刻起,土默特就註定要灭亡了。

自三娘子死后,蒙古的农垦制度已经成了农奴制度,把人当奴隶,自然得不到认可了。

他们自然就越来越倚重大明的互市了。

“土地有现成的,河流水网也丰富,拿下这里,明確土地制度,税收制度,你说產出的粮食能活多少人”

“他们会来抢的!”

余令扭头看著王辅臣,笑道:

“这里也会有你的土地,几十亩,几百亩,甚至千亩,他们抢你,你愿意么”

王辅臣笑了笑,笑容里说不出的狰狞。

“令哥,下一步该怎么做”

“你先回去,记著,有人问你这些怎么来的就说是捡的,顺便邀请一下,问他们去不去,去的话可以一起!”

“拉他们下水,这可以么”

“这群人虽然有小心思,但这群人可不是贪生怕死的主儿,我寧愿这群人富裕起来,自私起来,也不愿他们落魄下去!”

王辅臣挠著头离开了,这句话他又不懂!

財帛动人心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

王辅臣才从镇北台的总兵府出来,贺家人就迎了上来,很自然,很熟络地就和王辅臣並排走到一起。

“王大人,我大伯来信了,前些日子是贺家做的不对……”

这一次的贺家人极其和善,態度非常的真诚。

“贺大人客气,当年在辽东也一起把酒言欢过!”

王辅臣这句话说了很多次。

先前贺家认为王辅臣是在狗脸贴金,他王辅臣什么东西,和总兵一起喝酒。

今日还是这句话,贺家却不敢轻视了。

因为这他娘的竟然是真的。

辽东的贺世贤在得知余令成了总兵后立刻就给家里写信了。

因为是家书,送的比较慢,前日才到。

自此,贺家人才知道余令这个人的分量有多重,知道余令在朝堂的能力。

贺家人知道了也不吭声,他们哪家都没告诉。

贺家准备先交好余令。

比如下次出城捡东西的时候能不能带点贺家男儿

贺家这大一摊子,大部分家丁都跟著老爷在辽东。

他们的一家老小都在这里,这么多吃饭的嘴,还得给俸禄……

不搞点钱,那就是在钱。

恰好看到王辅臣捡东西归来,贺家人眼睛亮了,以前他们就想出去捡。

可他们不敢。

那一群御史杀人不眨眼,只要敢出城,他们就敢以“擅起边关之祸”这个罪名来杀人。

榆林这边的人早就想出去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