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全来了。
整个人灰扑扑的,模样比那逃难的还悽惨。
余令实在想不到会在这里看到他,也实在没想到他会来这里。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勤快了……”
余令懂了,顾全一定先去的长安,在长安没找到自己,隨后又快马加鞭的往榆林赶。
所以看起来像个逃难的。
“別动,你先休息,我给你做吃的,肉粥最好……”
见余令把炉子和罐子搬到了客厅,顾全心里暖暖的,余令是真的没嫌弃他的身份,待自己如初。
“瀋阳危矣!”
顾全慢慢的讲,余令在安静的听。
当京城的事展开在眼前时,余令才发现自己像是改变了什么,又像是什么都没改变。
建奴还是要南下拿瀋阳。
奴儿的手段很厉害。
第一次他们一共放了一万大明人让其回家,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还会继续释放。
多少人数没说,时间也没定。
这是一个很高明的离间计,手段堪称窑子里吊人胃口的窑姐。
“守心,辽东的事情万岁爷跟我讲了,他说有一部分人回到瀋阳,有一部分选择离开,直接越过瀋阳成为流贼!”
看著火的余令一愣,心被狠狠揪了一下。
这招其实才是最狠的,这些不回瀋阳,选择避开瀋阳的人大多数是没家了。
这些没家的人也没牵掛。
可他们也要活著,也要吃饭。
三五个人一群,七八个一组,在填饱肚子的本能下,这群人要做什么就不用多想了。
他们会成为一群群的流寇。
余令在后世读过闯王。
余令心里很清楚,那些起义军里,被裹挟的百姓战斗一般。
可在他们一军的內部,好多都是真正的大明的军人。
他们熟悉作战,熟悉领军,熟悉攻城……
若真的全是可怜的百姓,就不会出现高迎祥、李自成这样的猛人。
就不会出现仅靠著农民和逃兵席捲了整个大明了。
最后攻破紫禁城了。
奴儿是很厉害,他们能入驻中原,说白了是窃取了起义百姓的战果罢了。
如果没有起义军让大明首尾难顾……
如果没有起义军,袁可立就能把奴儿按死在辽东。
可惜,没有如果,山西的盗匪多了,河北的盗匪多了,这群盗匪非常厉害。
其根源就是萨尔滸之战那些溃散的逃兵回来了。
如今,建奴放了这些人,这些人里肯定不光是大明的百姓,还有那些煽风点火的探子。
这一招在余令看来够狠!
“若是我,这些人我一个不要,我敢全杀!”
“守心,你敢杀是因为你知道辽东局势,可朝堂诸公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是功绩,这是政绩!”
“陛下怎么说!”
“万岁爷希望你能带人去辽东。
给,这是旨意,你自己看吧,好多事我知道不多,我也不知道群臣是如何想的!”
见余令开始看旨意,顾全忍不住道:
“守心,你觉得瀋阳会丟么”
“铁岭之战,守將李克泰、俞成名等已经提前得知努尔哈赤的动向,李如楨能及时发兵来救,便会对努尔哈赤形成內外夹攻势!”
顾全不解道:“守心,你说这个干嘛”
余令没解释,继续道:
“李如楨到了铁岭后拥兵不前,建奴派人前来迎战,李如楨不战自溃,临走时还割了一百多个人头冒功领赏!”(非杜撰)
顾全懂了,难受的垂下脑袋。
“都这样了,你说怎么打,瀋阳怎么守,与其说建奴成了我朝大祸患,不如说这是辽东放任不管造成的!”
“守不住了是吧”
“怎么守从接受被建奴俘虏又被放掉的降卒那一刻起,瀋阳已经守不住了,现在瀋阳全是探子你信不信”
余令恨铁不成钢道:“先前可以查探子,如今要想查除非杀人,大面积的杀人,这个法子不管用了!”
“你……你去吗”
余令朱由校给的密旨交给了顾全。
顾全壮著胆子接过,定眼一看,如五雷轰顶,密旨里就六个大字。
“右庶,来不及了!”
朱由校看出来了,在今年的年底,又或是年初,建奴就会动手。
就算让余令调兵去瀋阳,怕也是来不及了。
顾全的心沉了下去,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
他不理解,万岁爷都能看明白的问题,为什么朝堂里那些万中无一的聪明人会选择视而不见。
瀋阳若丟,那得死多少啊……
喝了余令煮的肉粥,顾全蜷缩在椅子上沉沉地睡了过去,身体累,心累。
如果不是有颗强大的心,这些足以摧毁他。
將顾全安顿好,余令轻轻关门退了出去,城门开了,王辅臣等人出发了。
这一群人一人双骑,带了三日的口粮。
余令目送这群人离开,直到城门关闭,这群人的身影慢慢消失才回头。
“我余令不喜欢惹事,但我喜欢找事!”
將曾铣所写的《营阵八图》夹在腋下后余令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营阵八图》到现在虽然已经相隔了很多年。
但依旧適用。
这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收復河套方案。
包括军队的训练、后勤的准备、招降分化之策、进兵路线都写的格外详细。
那时候的土默特很强,现在么……
现在的草原落寒了,北面的风越来越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