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豆腐店老板什么话都没说,挥拳便打。雨灾只好应战。眨眼间,百个回合未分出胜负。
“娘亲,痛。”屋中传来女儿冥贤的声音。片刻迟疑,让雨灾中了一招。她连退数步,稳定身形,强压下涌上喉咙的血。“怨有头,债有主。父母种下的仇恨,由我们自己来还。别伤孩子。”“痛--嗯--”冥贤哭泣声传来。让豆腐铺老板犹豫起来。
“小姐醒了,快,快。”下人房里灯亮了,传来丫环的催促声。“夫人那么好,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小姐。她才几岁。”等丫环匆匆从房中出来,只见院中夫人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便昏倒当场。吓的丫环们惊叫起来。一时间,郡守府衙之中热闹了起来。
郡守府衙外,那跛腿手残的人用嘶哑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兄弟们,你们的仇,又报不了咯。”说完转身拖着他的身体一步步又回到自己的豆腐铺中。
清晨时分,黄宁匆匆回来。他一踏进后院,吓的所有下人跪倒了一片,个个直打哆嗦。
刚刚诊断完的大夫出来,见到黄宁“扑咚”一声就跪下。“夫人,怎么样了?”“无大碍,要静心调养。”“去吧。”大夫逃似的快步走了。望着下人的样子,冥贤流着眼泪望着一切。黄宁一把抱过她,又赶忙放下,之后转身就离开了。
“大人,您休息下吧。”前院,给黄宁送早点的下人,见他依旧看着各地的公文,劝道。“这几日出兵,静不下来。”黄宁喃喃自语道,让下人听的心惊。每次出兵,必定有一地尸横遍野。
乱世用重典。下人不知黄宁杀戮太重对不对,但这句话却是认同的。在黄宁大人的治理下,新河郡算是安定,没有匪盗横行。人人不能说是顿顿吃饱,但是有饭吃。相对于其它州郡非常了不得了。
“地锦军之类的鼠辈,这次再阳奉阴违。看看本官敢不敢办了你们。”黄宁态度坚决的又自言自语。听了这话,到是让下人完全支持黄宁的所作所为。地字头的军队在老百姓心中形象极差。其实长风国所有军队都是一样。想想也太绝对,还有一枝人马与众不同,那便是新河郡的州府兵。
州府兵完全不同,除了杀戮多了点,其它可以说是长风国所有军队的楷模。州府兵由黄宁组建,后来统统交由京师来的校尉南念恩掌管。
这枝军队纪行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对任务执行力非常强。民间传闻,南念恩曾是当今圣上身边的人。所掌军队也是按圣上旨意管理。
这个小道消息由于州府兵的威名,传播在长风国每一个角落。派生出来的消息是,圣上有意按这种模式建军。无奈士族大家千般阻挠,才一直无法实施。长风国,而今的圣上虽有诸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民众对他还是寄于厚望,并静静的期待着。
“大人,下京城求见。”一名下人进来言道,黄宁微点了下头。两名下人都退了出去,不一会儿军士进入厅中。
转瞬间,摔东西的声音就传来。“这个韩炅想干什么?不拔粮饷就不出兵,是在威胁本官吗?”“不不,将军不是这意思,实在是军中无粮饷,兵卒数次哗变--”“啪。”又有重物摔在地上。
“他当本官是傻瓜。下京城外屯集的军粮比我这儿还多。那是给二十万人马近三年支用。回去告诉韩炅,再有违令,本官就治他的罪。”
“大人,海族入侵。所屯粮草早就被水浸泡。这是三年前都知晓的事。”“那么多粮草,就没抢出些出来。这几年一样没拔你们粮饷,怎么活过来的?未归顺前就一直催要粮饷,而今还是。我看他韩炅就是存有异心。”“将军那有,所言都是实情。大人--”
大厅里的争吵,引得下人们的偷望。下京城,韩炅背叛应龙国后又被打的大败,黄宁大人不但没治罪,还委以重用。不想韩炅真是狼心狗肺,不但不感激涕零,三天两头催要粮饷。且所派遣来的军士也是胆大妄为,与郡守大人当面顶撞的越来越激烈。韩炅的行为让府衙人员拿他与常来闹事要银子的城门官石狗子相提并论。
“大人,下京城这几年为抵御海族,防范应龙国,保境安民立下了汗马功劳。所食用是什么?大人去巡察也是看到了。正是海水浸过发霉变质的谷物。”“论功劳,朝庭不是给予封赏了吗?看看韩炅还有军中校尉,当初可是只有千数人,现在个个所得爵位不比本官高的。怎么了?人马扩充了,有资本跟本官叫嚣了?”
“将军不是那意思。一边打仗一边自筹粮饷,太--”“韩炅当自己是什么玩意儿。天字头的军队?现在地方军队那一枝不是自筹粮饷?你们的驻地也不小,一边自筹一边来要,安的什么心?”“将军与大人不是有约定--”“约定?比的过国之律法吗?你们不遵守,本官还得毕恭毕敬呢。”......
下人们看着下京城催要粮饷的军士含着眼泪咬牙切齿的离去,赶忙进入大厅收拾着。只见黄宁有气无力的坐在大椅之上。面前摆放的是朝庭催要粮饷的公文。圣上对新河郡本有减免,不料让士族大户从中作梗,没了半分减免。
为此,黄宁百思不解。圣上体恤新河郡在前线,耕种不易,减免税粮,对于居此的士族大户也是好事吗。搅黄了,实在想不出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唯一能解释的便是,他们联合借此针对的人就是自己。好不容易让民众安心劳作,所得州府、国库、士家三方分的干净,百姓不仅白干,还可能倒贴,真正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大好的局面,交战的事实,士族大户眼中唯利是图的视而不见,不能不让黄宁大为光火。作为一方郡守,地方各军的监军的钦差大臣,尚且这样为难。英雄城的圣上处境,想想都让黄宁不寒而栗。
长风国,臣子难,圣上难,百姓更难。唯独士家大户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苦难中。
黄宁有时真希望让开道路,放蛮族或应龙国军队进来,将一群国家寄生虫们全部杀掉。可惜那只是理想,但凡有天灾人祸,能逃出生天的往往是士族大户,正是这个原因,国之好坏他们才不关心。百姓,只苦了他们。然而百姓的愚昧,盲目跟随的劣根性,时常也让黄宁认为不得不斩尽杀绝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