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你的钱袋呢?”店小二奇怪,“你昨晚不是去买酒了吗?”
“没拿。”
店小二摇摇头。
苏含又掏出两枚金锭子递给他,道:“剩下的银票给我,我不用了。”
店小二不疑有它,接过了那两枚金锭子,笑眯眯称谢,给苏含开了间上房。
苏含拿着金条,上楼去了自己的房间。
他把金条塞进了衣襟。
他在床边坐了片刻。
他听见隔壁的房门响动,似乎有人出了客栈。
是女扮男装的苏凝,她出门逛夜市了。
苏含想着,心口一阵阵绞痛。
苏凝,她要成亲了。
新郎是宁州的世子。
“世子。”小桃突然敲门,带着哭腔道,“世子,我求求您,您去见一下公主吧,公主一定会原谅您的。她是个孝顺懂事的女孩子,她绝不会怪罪您的。您救救公主,救救苏家啊。”
苏含没有搭理她。
他闭着眼睛,不言不语。
小桃的哭声断断续续,直至消失不见。
她哭累了,趴在桌子上,呼吸绵长,似乎睡着了。
苏含则继续发怔。
他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苏凝真的要嫁给宁州世子了。
她要嫁给另一个男人。
那个男人是她的哥哥!她要和她哥哥成婚了。
这种感觉,像刀剜心般剧烈,他承受不住。
他猛然跳起来,冲出了客栈,去找他的马车。
他骑着马,飞驰而去。
他想,他要去找她。
他想要去阻止她。
他要跟她解释清楚,她不是她表嫂,她是她姐姐。
这个念头,充斥着他的胸膛,令他喘不过气来。
苏含一路狂奔,赶到了苏氏的别院。
苏含的娘亲是个寡妇,嫁到了苏府后,膝下只养育了苏含兄弟俩。他爹死了以后,继室带着儿子改嫁,他和他哥哥都是孤苦伶仃。
他娘亲留了一笔丰厚的陪嫁银钱给他们兄弟俩。
可是他们没多少钱,除了吃饭,几乎花光了。
苏含从小喜欢读书,读了几年书,他就考取了功名。
他考了状元。
他有了官身,每逢寒暑假,他都要外出游学。
他的书童也是他的伴读,叫阿宝。
苏含在江西待了六七年。
苏含的祖籍在京城。苏含的祖母是苏太傅的幼孙女,先帝的姑姑,因此先帝对苏氏非常器重,封了她做昭仪。
苏凝的母亲,是苏老太爷在外头捡来的孤女。
苏家的产业遍及各省,其中最赚钱的就是南方沿海的盐铁之利。
苏含从小读书,却偏爱经商。他喜欢做贸易,贩卖货品,挣得银子不算多,但胜在安全稳妥。
后来,他在扬州娶妻。
妻子是苏家远亲,姓赵,单字一个凝字,是个美貌温婉的女子。她是个商户女,家境富足。赵凝的祖父乃是当今圣上的恩师,深得圣眷。
他们家是盐商,生意做得大。
赵凝也颇有本事。
两人相敬如宾。
赵凝对苏含,也是体贴入微。
这样的妻子,打着灯笼也难找。
苏含非常珍惜。
后来,先帝驾崩,苏家遭遇变故。
苏含和赵凝一起,东山再起。
他们的财力雄厚,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
赵凝很聪慧,苏含很信服她。
可惜,赵凝不肯和苏含圆房。
她说,她还想等两年再嫁给他。她怕委屈了他。
苏含答应了。
他和赵凝的关系一直很融洽,没什么芥蒂。
赵凝很贤惠,她对丈夫百般体贴,对公婆恭顺,对儿女们友善宽容,俨然一副贤内助的模样。
她的确是位贤内助,比他的妹妹苏凝强多了。
苏凝的心思,苏含看不透。
她总是冷冰冰的,仿佛谁都欠了她银子,没有任何情绪波澜。
这样的女子,苏含实在喜欢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