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幽州回封州后,褚骄阳一直再北大营操练兵士,处理军务。
这一忙,就到了年关近前。
燕州大营都杀了年猪,北大营自然也不例外。
看着血坑里,一坨坨裹着肥油的肠子,褚骄阳忍不住抿着嘴角,想起了那个和她小肚鸡肠的云行。
算算日子,云行的回信也应该到了。
“褚爷,京都来信。”常磊口中哈着白气,一路小跑的来到褚骄阳近前。
接过信,褚骄阳指着半扇肥猪说道:“把苏文俊的信和这半扇肉送去饮马镇,告诉王将军,好好吃肉莫饮酒。”
回到营房,褚骄阳打开了云行的信。
与她的寥寥几句话相反,云行洋洋洒洒的写满了两页纸。
衣食住行,都事无巨细的写到了信中,并在结尾叮嘱褚骄阳:
回信时,若是写的没有他这封信多,再见面,定会让她当着自己的面,一字一句读他所有的信,一直读到他满意为止。
“这哪是夫君,分明就是个夫子。”
褚骄阳一扫往日的阴郁,嘴角噙着笑,一字一字的数着信中的字数。
把信折好,和婚书,玉佩放到了一处后,褚骄阳开始给云行写回信。
写到张宗要让王成来提亲时,褚骄阳想到了云若。
便忍不住在信中透露王子栋对云若的心思,并让云行得空探探云若的想法。
写完两页纸后,褚骄阳幼稚的数了下字数。
可数来数去,怎么都比云行的少了十一个字。
想到云行向来对自己是言出必行,褚骄阳皱着眉头,在营房中踱了好几圈后,提笔在信尾写下: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只为君顾。
自己读了几遍后,又觉得太过肉麻,就又把这十二个字涂黑了。
怕云行能看出来,她又重新沾了墨汁,再次涂了一遍。
最后重新写到:
回信需多一字,否则换你读信。
想着信送到京都,应该是除夕前后,褚骄阳翻箱倒柜找出一个桃核珠子,用云行的帕子包好,一起给了送信的兵士。
前脚刚把信送走,后脚就有兵士前来禀报,说西金大皇子察汗明哲到了封州南境,请她去接人。
褚骄阳轻翻了下白眼,这真是做了亲家,使唤她起来,竟一点也不客气。
扯了披风套上,褚骄阳带着一队亲兵出了北大营。
“一路劳烦大魏各州团练使相护,实在是本皇子的不该。”察汗明哲礼节性的颔首致歉。
褚骄阳也礼貌的回了礼,“远来是客,大皇子若在我大魏出点问题,岂不是有负两国的姻亲关系了。”
因封州南境离城外驿站还有一段距离,褚骄阳也就没有再与察汗明哲多言语,直接和顾青安做了交接。
正事办完,褚骄阳猛得扯过顾青安坐骑缰绳,咬牙切齿的说道:
“下次讨小姑娘欢心时,要么打探好人家喜好,要么自己去挨打,要是再让褚爷我帮你背锅,我马上给小姑娘议亲!”
顾青安亲自前来,正是因为听说察汗明哲要见褚骄阳,他才放下手头的事,亲自把人送到封州地界。
结果自己还没开口问刘瑶的事,就先被褚骄阳恶狠狠的威胁了。
竟还想给刘瑶议亲,这人也太不顾念旧情了吧。
“你要是敢给她议亲,我就敢提刀堵你们封州府衙大门,我看谁敢进去。”
他动了心思的女人,谁敢想,那得先问问他同不同意。
“有胆子别提刀去,提着那天的食盒去,我看你能不能进去大门。”
松开缰绳,褚骄阳驱马护送察汗明哲前往驿站。
余光扫过一位鹤发童颜的大魏老人,便不由得转头去细看。
“托大公子的福,太子许姜御医一路随着本皇子北上。”
在京都时,褚骄阳以为云行提及姜御医,不过是为了施压察汗明哲,让他早日定下和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