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各有心思(2 / 2)

而庞参也相当不错,这个人此前只是一个小官,也没什么名气,得到庞奋提携,做了左校令,左校令领本署工徒修造宫室、宗庙、陵园、道路等,秩六百石,说白了就是带著一批工匠修理陵墓。

寇鰲奉旨修建汉和帝陵墓的时候,庞参性格忠直,不愿意太过虐待刑徒,也不贪污,

被左右所陷害与毁谤,虞翊带人调查了一番,发现这是污衊,又和庞参交谈,相当欣赏他,就推荐给了寇。

当邓鷺率军西征,庞参就给寇家门客写了一封信,反对派遣重兵西征,他说方里运粮,远就羌戎,不如总兵养眾,等到羌寇疲劳了,在养精蓄锐,乘懈狙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么边民的仇能报,奔北之耻可雪了。

寇淑看到这封信之后,认为庞参有军事才干,就推荐他做了太僕丞,负责打造兵器,

进一步考察他,发现这个人能力相当强,所以推荐庞参担任寇鰲的从事中郎,寇淑相信有这三个能干的大臣相助,又有那么多汉军將帅在,父侯打胜仗是肯定的!

看到寇淑答应,又看到她推荐的三个人也確实靠谱,邓绥长出了一口气,这段时间,

她对帝后连续让步,又让寇做到了驃骑將军,心中那是相当的不安。

邓绥认为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大哥在凉州表现糟糕,直接造成了大臣们怀疑邓氏的执政能力,现在寇淑提议让邓出征,更引起了她的不安。

二兄心思细腻,在洛阳军中多年,与军士们关係不错,有邓惶在,她这个太后才能坐得稳。若是邓出征,大哥无能且和皇后关係不错,三哥邓弘是书生,四弟又比较小,这要是帝后搞事,她就要吃大亏。

匈奴又是汉廷最大的对手,万一打了败仗,二哥搞不好就和叔父一般,那绝对不行—但匈奴叛乱,必须用重臣,这会朝臣震镊力比较大的文臣不多,那就只能用外戚,

大兄过去不放心,二兄又不能出征,能去的只有寇鰲。

邓绥与寇鰲接触时间比较长,也比较了解这位皇后之父,寇鰲和大兄类似,性格温和,做事认真,能听人劝说,不管主持少府,还是在关东巡视,也都兢兢业业,所以寇鰲出征,应该不会自作主张,他应该能够居中协调,打大败仗的可能性不大。

至於大胜而归,彻底解决南匈奴叛乱,邓绥认为根本就不可能,西羌战力一般,汉军尚且表现得十分难堪,不得不收缩防御,等待机会反击,西羌如此,匈奴就更难缠了,寇能稳住防线就不错了。

邓绥压根不指望寇鰲取得什么大胜,有这段缓衝期,汉廷就可以徵募更多的军队,打造更多的火器,防御还是防得住的,到时候,再以长期不能平乱为由,调回寇鰲,压一压皇后的气焰当然了,邓绥也不希望寇鰲大败而归,所以哪怕寇淑不提议人,她也会安排一些人辅佐,不过想到寇淑安排的人,邓绥心中也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寇氏羽翼慢慢丰满起来了!

也就在邓绥若有所思之际,寇淑同样也在盘算,早就想让父侯出征匈奴,建立功业,

这是她下一步计划中很重要的部分,邓氏兄弟掌握军队又怎么了东汉的中央军根本不会听邓家摆布,更不要说邓鷺还打了败仗,在军队没什么威望。

但如果自己的父侯真正立下了军功,那寇家就真正站稳了,有寇氏在外牵制,邓氏兄弟必然更加谨慎,有些事情就比较好办了!

而选择南匈奴,也是寇淑早就预谋好了,这会的匈奴早就衰落了,南匈奴被汉廷养了几十年,贵族享受了几十年的太平,战斗力根本比不上鲜卑和西羌。

而且汉廷对南匈奴十分防范,內有护匈奴中郎將在一旁监视,外有度辽將军卡住战略要地,防止匈奴逃跑,所以南匈奴叛乱,实际上很容易镇压,要不然寇淑也不会让寇坚放风,她怎么也不能把父侯送到虎狼之地不过寇淑很清楚不能直接推荐父侯,而是推荐太后绝对不会放出京的邓,事实也確实如寇淑预料,太后听到她推荐邓,立刻起了疑心,然后就立刻提议寇鰲。

当邓绥决定任命寇鰲时,寇淑既高兴,成功让太后入,但同时对邓绥更加警惕,邓绥对寇淑已经相当不放心,接下来形势好转,就要立刻动手,拥护皇帝亲政,请太后退居长乐宫,然后让邓氏兄弟回封地,分散在地方寇淑压根不相信邓氏有多大的意愿反抗,除了邓后肯定不愿意皇帝亲政以外,邓氏四兄弟都可以谈,他们早就不安了,而且机会也挺好,太后母亲新野君身体不是很好,看病的太医已经和她密报过,也就一两年的事情,不会太长。

一旦新野君病故,邓家兄弟怎么都要出宫,到时候就有空子可以钻,寇淑在宫中多年,通过创办宫中小诊所等等方式,早就悄无声息的拉拢了一批中低级宦官,高级宦官中也有不少人与他关係很好。

宦官集团虽然有不少人依附太后,但邓太后毕竟是贵胃之家,对宦官们总不如寇淑弯得下腰,邓绥实际上对宦官也不信任,要不然也不会一遇到事情就让兄弟住在宫中,而且她身边邓家过来的女尚书什么比较跋扈,宦官们是有抱怨的这些倒是次要的,关键是皇帝罗数大了,十六七岁的皇帝亲政顺理成章,哪怕邓绥派人阻拦,派过来的人都会打小算盘,未必听她的!

不过在心中琢磨给邓太后来这么一手后,寇淑自己也十分不安,她做初一,別人就要做十五,未来她如果有机会当权,肯定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在此时,邓氏兄弟也已经赶了过来,邓鷺已经得到了消息,他同样相当惊慌,羌乱还没有平定,匈奴又要造反,这样下去,汉家天下岂不是有倾颓之危

事实上,邓鷺的担心完全合理,此时正在魏郡巡视的驃骑將军寇鰲刚刚收到了青州方向的两份急报,有一个叫张伯路的海贼骚扰了青州沿海,还有平原人刘文河聚眾上千人,

打劫地方,青州兵少,难以对付寇鰲十分忧心,他把急报递给身边的魏郡太守、前尚书令黄香,“若是继续这般天灾不断,关东必起大乱!”

黄香也深以为然,同样很担忧,也就在寇鰲向朝廷报告,同时按照他的职权,派出一队骑兵协助郡县兵镇压的同时,又一封急报到来,河內郡和魏郡交界地区有一帮子匈奴人会同地方贼寇劫掠,已有上千人。

寇鰲听完,立刻就坐不住了,“难不成匈奴人也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