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健康管理(1 / 2)

仲秋的晨雾还没散尽,沈星晚已经站在四合院的青砖地上,跟着陈式太极传人李师傅比划着招式。她穿着件宽松的米白色太极服,是用自家研发的透气棉麻面料制成,衣襟处用淡灰色丝线绣着细小的云纹,领口别着枚铜质的太极图胸针——胸针由两瓣阴阳鱼组成,鱼眼处镶嵌着墨绿色的翡翠,背面刻着“以柔克刚”四个字,冰凉的金属贴着肌肤,却压不住初学太极时手脚不协调的窘迫。

“沈女士,您这‘揽雀尾’的动作还是太僵了。”李师傅慢悠悠地走过来,他穿着件藏蓝色的对襟褂子,腰间系着根黑色丝绦,花白的胡须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手里握着个太极球,“太极讲究‘松而不垮,紧而不僵’,您看我这手臂,看似放松,实则有内劲,就像咱们做苏绣时,丝线要松紧要匀,太用力反而会断。”

沈星晚跟着调整姿势,手腕轻轻转动,试图模仿李师傅的“柔劲”,可肩膀还是不自觉地绷紧。她想起年轻时在工厂里,为了赶订单经常熬夜,落下了肩周炎的毛病,现在稍微抬臂久一点,肩膀就会隐隐作痛。“李师傅,我这肩膀太硬,总找不到‘松’的感觉。”她有些无奈地笑着,指尖轻轻揉了揉发酸的肩颈,“以前在工厂踩缝纫机,一天十几个小时不动,现在想变软都难了。”

“别急,咱们慢慢来。”李师傅走到她身后,用掌心轻轻按住她的肩胛骨,“您试着把气沉到丹田,想象肩膀上扛着片羽毛,既不能让它掉下来,又不能把它压坏。就像您当年做可降解面料,既要保证韧性,又要兼顾柔软,得找到那个平衡点。”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争执声。沈星晚回头一看,只见她的私人医生周大夫正和助理小夏吵得面红耳赤。周大夫穿着件白色的医生大褂,里面是件浅蓝色的衬衫,手里拿着沈星晚的体检报告,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小夏,我都说了,沈女士的血压有点偏高,不适合过早接触太极的‘发力’招式,你们怎么还让她跟李师傅学‘单鞭’?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

小夏穿着件浅粉色的连衣裙,是工作室的统一工装,手里拿着份太极课程表,语气也不服软:“周大夫,李师傅是陈式太极的传人,经验丰富得很!他说了沈女士的身体状况适合学太极,能缓解肩周炎,您怎么就不信呢?而且沈女士自己也想学,您总不能拦着她吧?”

“我是医生,我要对她的健康负责!”周大夫的声音拔高了几分,手里的体检报告被捏得发皱,“她的颈椎也有问题,太极里的‘云手’需要频繁转头,很可能会加重病情!你们这些年轻人,只知道顺着她的意思,根本不懂健康管理!”

小夏气得眼圈发红,手里的课程表差点掉在地上:“我们怎么不懂了?李师傅特意为沈女士调整了课程,把高难度招式换成了温和的养生桩功,还说能改善睡眠!您不能因为担心就否定一切吧?”

周围的学徒也围了过来,有人小声议论:“周大夫说得也对,沈女士年纪大了,健康最重要。”“可李师傅的太极养生很有名,好多企业家都跟着他学,应该没问题吧?”李师傅停下动作,看向沈星晚,眼神里带着询问:“沈女士,要不咱们先暂停,跟周大夫商量商量?”

沈星晚走到两人中间,先接过周大夫手里的体检报告,仔细看了看血压和颈椎的指标——血压确实比上次高了5Hg,颈椎也有轻微的椎间盘突出。她又拿起小夏的课程表,上面标注着“每日晨练30分钟,以养生桩功、简化24式为主”,李师傅还特意在旁边写了“循序渐进”的备注。

“周大夫,我知道您担心我的身体,这份心意我领了。”沈星晚的声音温和却有力量,瞬间让嘈杂的场面安静下来,“但您看李师傅的课程表,都是温和的养生招式,没有高难度动作,而且每次练习前都会做热身,不会有问题的。”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我这肩周炎和失眠也需要调理,太极的‘松静自然’正好能帮我放松,总待在办公室里,身体只会越来越差。”

周大夫看着沈星晚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课程表上的“循序渐进”,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他走到李师傅身边,递上体检报告:“李师傅,沈女士的身体状况您多费心。她的颈椎和肩膀不好,招式上还请多调整,有问题随时跟我沟通。”

李师傅接过报告,认真翻看起来,还时不时点头:“您放心,我会根据她的情况调整动作。比如‘云手’的转头幅度,我会让她控制在45度以内,既练到腰胯,又不损伤颈椎。”他转头对沈星晚笑着说,“咱们今天先从‘太极桩功’开始,站桩能养气,还能放松肩颈,正好帮您找‘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