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教育子女(1 / 2)

仲夏的阳光透过书房的百叶窗,在红木书桌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斑。沈星晚指尖划过一份《股权转让协议》,纸张上“自愿转让名下10%集团股份”的黑色字体格外醒目。她穿着件浅灰色的亚麻衬衫,是用自家研发的可降解面料制成,领口别着枚银质的“传承”胸针——胸针主体是父子手牵手的剪影,背面刻着“独立方能远行”,冰凉的金属贴着肌肤,却压不住心里翻涌的复杂情绪。

“妈,这是我签好的股权转让书,还有我名下那辆保时捷的过户手续。”沈浩推门进来,他穿着件黑色的连帽卫衣,牛仔裤上沾着些许机油,头发有些凌乱,显然是刚从修车厂赶来。他将一叠文件放在桌上,眼神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我想好了,卖掉股份和车子,凑够200万启动资金,自己做新能源汽车配件生意,不用集团的任何资源。”

沈星晚抬头看他,眼底闪过一丝惊讶。这辆保时捷是陆战锋在沈浩十八岁生日时送的礼物,车身是沈浩最喜欢的冰蓝色,内饰还特意定制了他名字的缩写;那10%的股份更是她和陆战锋多年的心血,每年的分红就足够沈浩衣食无忧。她原以为沈浩会像其他富二代一样,安安稳稳地在集团任职,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破釜沉舟”的决定。

“你想好了?卖掉这些,你就没有退路了。”沈星晚的声音有些沙哑,指尖轻轻拂过文件上沈浩的签名,想起他小时候第一次帮自己递针线的场景——那时候他才五岁,小手攥着绣花针,小心翼翼地递到她手里,眼里满是依赖。可现在,眼前的少年已经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男人,眼神里满是坚定。

“我想好了。”沈浩坐在她对面,身体微微前倾,“妈,我知道你们想让我在集团接班,可我不想活在你的光环下。上次我去越南分厂考察,当地的员工都叫我‘沈总的儿子’,没人记得我的名字。我想靠自己的能力,让别人说‘这是沈浩’,而不是‘沈星晚的儿子’。”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份创业计划书,封面已经被翻得有些磨损:“这是我跟几个大学同学一起做的,我们研究了半年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市场,还去深圳考察了十多家工厂,现在就差启动资金了。卖掉股份和车子,刚好能覆盖研发和生产的成本,我有信心三年之内把公司做起来。”

沈星晚接过创业计划书,一页页仔细翻看。里面的市场分析、研发计划、财务预算都做得很详细,甚至还标注了潜在的风险和应对方案,看得出来沈浩确实用了心。可她还是有些担心——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她当年创业时,多少次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失眠,多少次因为被供应商欺骗而流泪,这些苦,她不想让儿子再吃一遍。

“创业不是儿戏,你知道这里面的风险吗?”沈星晚的声音有些沉重,“要是三年之内公司做不起来,你不仅会一无所有,还得重新找工作。到时候,你能接受从基层做起吗?”

“我能!”沈浩立刻回答,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妈,我知道创业很难,可你当年不也是从摆摊卖发夹开始的吗?你能做到,我也能。就算失败了,我也能从中学到东西,大不了回集团从物流分拣员做起,就像你当年让我在物流部锻炼一样。”

沈星晚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里突然松了口气。她想起自己当年创业时,父母也反对过,可她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儿子也像她当年一样,有着不服输的劲头,这份勇气,比任何财富都珍贵。

“好,我同意。”沈星晚突然笑了,拿起笔在文件上签了字,“不过,我有个条件——咱们得签一份对赌协议。要是三年之内你的公司市值低于500万,你就得回集团从基层做起,从物流分拣到车间生产,每个岗位都得轮一遍,不能有任何特殊待遇。”

沈浩愣住了,显然没想到母亲会提出这样的条件。他看着母亲眼里的认真,突然明白了她的用意——这不是刁难,是想让他明白,创业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责任和担当。

“我同意!”沈浩立刻拿起笔,在对赌协议上签了字,“妈,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三年之后,我一定会带着市值超过500万的公司回来,让你为我骄傲。”

沈星晚看着儿子签下名字,眼眶突然有些发热。她想起陆战锋早上跟她说的话:“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咱们该放手让他去闯了。就算失败了,还有咱们在,怕什么?”现在看来,陆战锋说得对,孩子终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面对风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