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冬训与暗流(2 / 2)

每日天色尚未破晓,练兵场上便已经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嘿哈”吆喝声,那声音在寒冷的清晨显得格外有力。

战士们踩踏积雪,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奏响了一曲独特的冬日战歌。

“出拳的速度一定要快!收拳的时候务必保持稳健!”

石敢赤裸着上半身挺立在冰冷的雪地之中,他那健硕的肌肉表面已然凝结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看上去宛如一尊坚毅的冰雕。

只见他手中紧握着一根木棍,不断地抽打地面,发出清脆响亮的啪啪声:“你们可别以为秋收结束了就能够安心歇息!慕容恪那个狡猾如狐的老家伙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倘若咱们手中的武器不够强硬,到时候就只能任人宰割,白白送死!”

另一边,赵勇正带领着一队士兵巡视训练场。

尽管天气寒冷至极,但战士们的额头上依旧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刚冒出来就被凛冽的寒风迅速冻结成晶莹的冰碴。

赵勇趁着训练间隙,偷偷瞄了一眼不远处的桑明川。

此时的桑明川正手持一根细长的树枝,在洁白的雪地上认真地绘制着什么阵法图。

他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深思,时而又与身旁的陈默和苏远低声交流着意见。

“桑明川大哥画的是什么东西呀?”

一个刚刚加入的新兵满脸好奇地凑了过来询问道。

然而,还没等他说完,就被赵勇严厉的目光给瞪了回去:“赶紧专心致志地扎你的马步!那是桑明川大哥精心研究出来的新阵法,名字叫做‘三才阵’,据说凭借这个阵法能够做到以少胜多呢。”

实际上,桑明川所描绘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阵法图形。

他用指尖在雪地上缓缓划出了三个圆圈,并且详细解释道:“兴汉寨的地势十分险峻复杂,非常适合用来隐藏兵力;陈留县拥有坚固高大的城墙,可以作为稳固防守的据点;而济阳地区靠近水路交通便利,便于运输粮草物资。”

“这三个地方相互之间形成掎角之势,如果慕容恪胆敢前来进攻的话,我们就用这种‘品’字形的布局来应对他——假如他攻打陈留,那么兴汉寨和济阳就可以从背后袭击他的部队;要是他选择攻打兴汉寨,另外两个地方则负责切断他的粮草供应线。”

听完桑明川的阐述,陈默一边轻轻捻着胡须一边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办法确实很不错。不过……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兵力过于单薄。”

“咱们整个兴汉营加在一起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千人马,一旦真正遭遇慕容恪率领的主力大军,恐怕会陷入非常艰难的境地啊。”

“因此我们必须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

桑明川一边说着,一边缓缓直起身子,任由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自己的肩膀上:“我们不要求人数众多,只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能够以一敌十的优秀战士。除此之外,还要让那些经验丰富的老铁匠多打造一些连弩,而且要在箭矢上涂抹麻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这时,苏远突然开口说道:“前几天我去邻近的县城交换食盐的时候,听到了一些消息。据说慕容恪正在南方大规模招募士兵并且购置战马,甚至还从遥远的草原上调遣了一批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看起来他是真的准备大动干戈了。”

“该来的终究会来,我们无法逃避。”

桑明川用力拍打了几下身上沾染的积雪:“立刻传令下去,从今天开始兴汉营每天增加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重点进行巷战以及夜间突袭等方面的演练——我们绝不能与敌人正面硬碰硬,而是要采取拖延战术,慢慢消耗他们的实力,直到他们因为缺乏粮草补给而陷入困境,最终导致军心涣散为止。”

夜幕降临之后,学堂内部却洋溢着一股温暖的气息。

孔先生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孙子兵法》,明亮的烛火映照着孩子们因寒冷而冻得通红的小脸蛋。

张老丈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借助微弱的烛光仔细修补着手中的旧书。

线绳穿过纸页时发出的沙沙声响,与孔先生抑扬顿挫的讲课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宁静的氛围,让人感觉比火盆散发出的热量还要暖人心扉。

“跟我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孔先生抬起手指,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案几,声音清脆而有力:“这句话啊,可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才适用。咱们过日子,其实也是一个道理。你得清楚自己家里有多少粮食储存,有多少壮丁可用,同时也要了解对手的实力到底如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局面。”

这时,一个坐在角落的孩子忽然举起手,稚嫩的声音带着几分好奇:“先生,那按您这么说,我们现在知道慕容恪那边究竟有多少兵力吗?”

孔先生闻言笑了,目光悠然地望向窗外——远处练兵场上,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摇曳,隐约还能听到士兵们训练时传来的吆喝声。

“目前我们确实不清楚!”

他缓缓说道:“但办法总归是有的。比如,可以让商队多留意沿途的消息,或者让巡逻的弟兄更加留心对方的动静。这种通过间接手段获取情报的方式,就叫做‘用间’。”

桑明川正站在窗外听着他们的对话,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转身朝铁匠铺走去。

屋内,老铁匠正专注地为一架连弩安装机括,金属部件在昏黄的油灯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能再快点不?”桑明川忍不住催促道。

老铁匠依旧埋头干活,语气平静却坚定:“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这东西贵在精细,慢工才能出细活。不过,你之前提到的那个‘三段射’法子确实高明——前排射完后排接上,箭雨连绵不断,就算是神仙来了也躲不开!”

桑明川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心里明白,这样的战术一旦运用到实战中,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己方伤亡,每保住一个兄弟的生命,都是一次胜利。

没过多久,张默从洛阳匆匆赶回,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苻坚派王猛攻打前燕的壶关了!慕容恪已经率军回撤救援!如今南方局势混乱,听说不少被慕容恪欺压的汉人百姓都想投奔我们这里避难!”

“太好了!”

石敢激动得一拳砸在桌上,震得碗里的酒洒了出来:“这样一来,慕容恪暂时顾不上找我们的麻烦了!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扩充人手,囤积粮草!”

然而,桑明川却没有完全被喜悦冲昏头脑,他的表情依旧冷静:“慕容恪回师只是权宜之计。他与前秦之间迟早会有一场决战,如果他赢了,回头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我们;而如果他输了,前秦是否会顺势南下,也还是未知数。”

他环视众人,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而严肃:“因此,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

“苏远,你带些人去南方探查情况,把那些想要投奔我们的汉人接回来。其中能打仗的编入兴汉营,擅长耕种的分给田地安置下来!”

“陈默先生,请您负责修缮城墙,并挖掘更多地窖用于储备粮食。”

“赵勇,练兵工作不能松懈,还要教会弟兄们识图辨向——我们不仅要守得住,更要学会进攻和扩展。”

雪越下越大,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但练兵场上的呐喊声却愈发洪亮。

赵勇正带领一队士兵练习攀爬城墙,冻硬的云梯刮擦着砖缝,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仰头望着城墙上跳跃的火光,突然感到内心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忱。

尽管冬日寒风凛冽,可胸膛里的那团火焰,却比任何时候都燃烧得更加炽烈。

桑明川独自站在城楼上,眺望着漫天飞雪覆盖的田野。

厚厚的积雪之下,是刚刚播种的冬小麦,是藏在地窖中的粮草,也是弟兄们精心打磨的刀枪剑戟。

他知道,这个冬天虽然漫长且寒冷,但它终究不会持续太久。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或许就是一场硬仗。

但他并不畏惧。

因为他身后,是三千名经过严格训练、随时准备迎战的勇士,是三个地区渴望安定生活的百姓,是学堂里朗朗读书的孩童,是铁匠铺中彻夜未熄的炉火。

这一切,构成了他最坚实的依靠。

深夜,他走进自己的秘密空间查看了一番。

里面早已收割完毕的稻谷散发着清香,新栽种的蔬菜郁郁葱葱,泉水冒着腾腾热气。

他舀起一瓢温热的泉水喝下,甘甜清爽的感觉顺着喉咙流淌而下。

此刻,他忽然觉得,只要这片空间还在,只要这些并肩作战的兄弟还在,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窗外的大雪仍在飘落,而练兵场上的火把却一支接着一支点亮,宛如雪地上闪烁的星辰,虽明灭不定,却始终不曾熄灭。

当冬日的严寒逐渐退去,冰雪开始消融时,济水河迎来了春天的汛期。

汹涌的河水漫过了堤岸,将两岸的滩涂浸泡得松软无比。

苏远正带领着众人加紧加固河堤,他们的夯土号子声随着奔腾的水流飘向远方,回荡在空气中。

“今年的水势明显比往年更加汹涌。”

苏远一边用袖子抹去脸上混杂着泥水的汗珠,一边对前来查看汛情的桑明川说道:“我已经安排人在下游修建了一条分水渠,万一发生决堤的情况,可以引导部分河水流向荒地,避免淹没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