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山中仍然有雾。
但这雾逐渐从灰蒙蒙的,变成了干净的白雾,夹带着水汽的微凉,而非先前那样阴冷刺骨。
这证明山中的鬼怪已经被祓除,阴气正在逐渐消失。
一缕黑色掺金的雾从山谷上方飞来,落入鬼差手中。鬼差看了看托着雾气的手掌,又看向刚刚梳洗好的困鬼,对那腰挂碧绿长剑的修士说:
“穆仙尊,山魅已经被抓住了。”
困鬼对此也有感觉,她不再抓着穆时的手,而是自己走向了鬼差。
鬼差动作很轻地牵住困鬼的手,又对穆时说:“那么,穆仙尊,我们就告辞了。”
穆时点点头。
鬼差带着困鬼离开了。
那些被困鬼带来山谷石洞中,因她的力量而昏睡不醒的人们,在一个接一个地醒过来。他们挠了挠头,迷茫地看着周围。
“我怎么在这里?”
“永贵兄,你竟然在这?你上山打猎便再没回家,嫂嫂以为你出了事,哭得好厉害……我又是怎么了?我上来砍柴,遇到了大雾,然后就……”
他们一边相认,一边疑惑自己是如何出现在了这里。
芈瑶赶在村民们心生惧怕前说道:
“大家不要慌张,我是太墟仙宗的弟子,诸位在山中遇到了怪事,才被困于此地,怪事已经解决了,救助你们的人马上就来。”
醒来的还有被困鬼带来此地的几名太墟弟子。
“芈瑶,芈瑶……”
有个女弟子将芈瑶唤过来,小声道,
“我们几个是被鬼带过来的吗?这是山魅的老巢吗?山魅还会准备储备粮?”
“不是这样的,师姐。”
芈瑶无奈地摇了摇头,道,
“困住大家的不是山魅,而是困鬼,不过也和山魅有点关系……具体情况还是等掌教先生说明吧,他应该很快就会回来找我们了。”
没过多久,曹鸣就御着飞舟回来了。
飞舟上除了曹鸣,还有一批外门弟子,这些外门弟子要么头发凌乱,要么一身脏污,衣服被勾破,脸上、脖颈上还有手上都有些伤口,其中还有几人眼睛微红,似乎是哭过,总之,大家都很狼狈。
“芈瑶,叫他们上船吧。”
曹鸣对芈瑶和在岩洞下的弟子说,
“瞧瞧村民们有没有身体不适的,若是有,你们就扶一把。”
芈瑶应道:“是。”
这些外门弟子在御器飞行方面还是半吊子,曹鸣怕他们将村民摔了,不敢叫他们载人,所以拿出了自己的飞舟,自己亲自驾驭。这飞舟很大,载个五十人也不成问题。
外门弟子和村民们很快就都上了飞舟,穆时也上来了。
曹鸣驾着飞舟,逆着江水往北飞,待到从山谷飞至悬崖下,能看见天空的时候,就御着飞舟直直地往上升。
村民趴在飞舟边缘,惊道:
“天爷……我到底是怎么下去的?”
曹鸣将村民送到各个村落。
知道太墟来的修士们昨夜进山,家里有人失踪的村民们都睡不着觉,坐在门外等着。他们瞧着飞舟落下,满怀期待地迎过来,与回归的家人相拥。
他们是最后回到栎村的。
附近村民共失踪二十七人,找回二十六人,剩下那个没找回来的,就是栎村的。
眼看他人喜极而泣地相拥,自己的家人却没了,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孩子,从默默流泪,到嚎啕大哭。孩子还小,看见阿娘这样,也被吓得哭泣不止。
穆时撇过头去。
生老病死乃是人间常事,凡人就没有不死的,早晚而已。可瞧着他们的生死离别,穆时还是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婆婆,眼中含泪,拽着曹鸣的衣袖,不甘心地追问:
“仙君们会不会是找漏了?我儿子兴许还在山里,只是仙君们没能找到。”
“逝者已逝,夫人还请节哀。”
曹鸣主动解囊,拿出几张十两面额的银票,塞进老婆婆和年轻妇人手中,
“无论如何悲痛,活人还是要活下去的。没了劳力,家里的日子会有些难过。这是一些补贴,还请收下。若遇到什么难事,可进最近的邳城里,寻找丹王阁的许先生。”
老夫人攥着银票,也哭了起来。
“仙君,我们不要银票……”
老婆婆把银票往曹鸣手中塞,
“我们不要银票,你想想办法,将我儿子带回来,行不行?”
凡人哭起来,除了可怜,还带点胡搅蛮缠。你跟她说逝者已逝,她却觉得你是神仙老爷,神通广大,能把死人带回来。
若是可以,曹鸣会让她见儿子最后一面。
可她儿子已经变成山魅,山魅没有人形,外貌更像是猴子,也没有人的理智。就算山魅还没有被鬼差抓走,将他带到老婆婆面前,她只怕是会更加伤心。
外门弟子们规矩地站在曹鸣身后,也都低下头,沉默不语。只有芈瑶擡着头,若有所思地瞅着老婆婆和妇人。
“穆仙君……”
芈瑶小声道,
“我怎么瞧着,那个困鬼和这家人长得有点像?和老婆婆还有这位年轻的夫人都像。”
穆时压低声音,回答道:
“这附近几个山村的村民互相通婚,大家都是亲戚,整个村的人都是差不多的长相……咦?”
穆时紧盯着抱着孩子的年轻妇人,她甚至走上前几步,细细地观察了一番,问:
“你是跃山这附近的村子的人吗?”
就如穆时所说,这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长得差不多,可就只有这年轻妇人,无论眉眼还是鼻子嘴巴,长得和这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不像,只和怀里抱的孩子有点像。
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妇人不知道穆时问这个做什么,但还是摇了摇头,诚实回答道:
“不是,我娘家离这里很远,我是远嫁。我与我夫君从前都在邳城做活,我们是在那里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