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夜色越来越深。
穆时的坐姿从倨傲的二郎腿,变成了正儿八经的盘腿,将剑搭在两侧大腿上,两手放在剑上,闭目入定了。
芈瑶走到江边蹲下,洗了洗手臂和脸,将自己抹上的坟土洗去,没过多久,一张脸又是白白净净的了。
他站起身,欲返回穆时和曹鸣身边,却看见夜色之中,浮动着金色的流萤。
它们起初是零落散乱的,但越聚越多,如同明耀星火,几乎要将山中夜雾点燃。它们像是漂在水中的浮沫,被无形的浪涛牵引着,聚向了点着篝火的地方。
穆时睁开眼睛,站起身来,远离了篝火,走进夜色之中。流萤汇聚到她身边,环绕不散,越发地明亮,似乎要将她托举在萤火中。
芈瑶惊讶地看着这宛若天人下凡的一幕,半晌,才回过神来,问道:
“怎么突然有这么多萤火虫?”
“这不是萤火虫。”
穆时站在萤火之中,说道,
“这是游灵,跃山的山川之灵让它们与能够感知天地山河的灵族打招呼。”
穆时擡起手,一阵夜风吹来,将停留汇聚在她周身的点点萤火吹散。
她嘴角噙着笑,像是目送家人出门一般,看着游灵散去,声音温和地提醒道:
“去吧,小心一些,别碰到篝火。别看篝火亮亮的、暖暖的,若是离得太近了,就再也感受不到山风,也看不见天上的星辰了。”
芈瑶轻声问道:
“它们……怕火?”
“山里的灵嘛,与山中的大多数东西一样,经不起火烧。”
穆时遣散了所有的游灵,说道,
“不过它们很喜欢光和热,据说,它们有时候会如同飞蛾一般,成批成批地赴入山火之中。”
她那浅绿的、轻纱材质的外衣,也被山风吹得飘起又落下,她按着腰侧的剑,脚步迈开,无声无息地走回了篝火边。
曹鸣已经观察了许久,待她靠近后,才感慨道:“这种东西竟然真的存在……”
“离开若岚山后,我也是第一次见。”
穆时在树身上坐下,说道,
“虽然我阅历浅薄,总共也没进过几座山,但游灵应该是很稀少的吧?”
曹鸣还没来得及接话。
周围变得有些寂静,穆时擡起头,浅色的双眼一瞬间变得凌厉,直觑缥缈缱绻的夜雾。
曹鸣和芈瑶也紧随着穆时的视线望去。
锁链声响了,一队脸色惨白、头戴高帽的鬼差穿过夜色,奔着火光,直往此处而来。
他们停在离篝火还有一丈的地方。
为首的鬼差看着山谷洞底躺地乱七八糟的凡人,又看向穿着白衣的曹鸣和芈瑶,最后,视线落在穆时腰侧碧玉一般的剑上。鬼差目光闪烁片刻,便收了视线。
穆时起身,招呼道:
“好巧啊,太墟弟子在跃山历练,诸位大人呢?有公务在身?”
鬼差回答道:
“我们奉命来擒捉困鬼与山魅,刚刚发现山中游灵汇聚,便顺着游灵来的方向,过来看看情况。”
鬼差没有向穆时行礼,幽州酆都的鬼君听命于天,掌生死,地位尊贵,为他做事的鬼差和阴司从不向他人躬身作揖。
但面对这位刚踏入渡劫期的小剑尊,哪怕明知对方的师父偷了她的那一页生死簿,再也不会还回来,鬼差的言辞也还是非常谨慎礼貌的,也算是表明酆都对她的态度了。
她师父有过,但前人之过不能殃及后人。鬼君不在之时,仙魔大战将起。她舍身入局,虽未死,但志向可贵。而且,她也的确阻止了弥天战火,救百万性命,理应得到尊敬。
换个角度,有救世功德加身,她只要修炼不出大错,迟早要飞升,不再受天命所困。就算那一页生死簿没被偷走,也该变成一张白纸了,非要与这样的人去计较生死簿的事情做什么呢?
那一页生死簿,注定只能成为糊涂烂账。
穆时的状态还算是放松,问道:
“困鬼难捉,诸位大人可有头绪?”
鬼差无奈地笑了笑,道:
“穆仙尊,您都找见失踪的村民了,应当不需要我们提供头绪了吧?”
“我带着宗里的小弟子在鬼雾中摸索,不小心跳下山崖,恰巧找到这么个地方而已,对困鬼还真没什么头绪。”
穆时对鬼差们说,
“困鬼不惧阳光,日出后也不躲藏。但我瞧着这些村民们状态还好,失踪多日,还有这么好的状态,困鬼一定时不时回来照顾他们。诸位若是不嫌费时,不如和我们一起在这里等一等?”
“穆仙尊……”
鬼差有点头疼,道,
“我们在山中寻找困鬼之时,偶遇几名穿白衣的小仙君,有吓得哭爹喊娘的,也有摔了跟头的。你不担心他们的安危吗?”
“好歹也是修仙的人,只要不被自己蠢死,这山里的东西,除了山魅,有什么是能要他们性命的?”
穆时的情绪依然平稳,
“也无需担心山魅,有困鬼在呢,他们不会出事的。”
人家自己有意让宗中弟子吃苦头,鬼差也不好再说什么。他们怕人太多吓着困鬼,没到谷底坐着与穆时闲聊,而是各自带着锁链隐入夜雾中了。
周围鬼差有点多,穆时心绪有些杂乱,没心情入定了。她用树枝将浆果穿成串,放在火上烤,等到果皮裂开,才慢悠悠地边烤边吃。
芈瑶凑得离篝火近了一些,抱着自己的手臂,上下搓了搓。
穆时问:“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