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前进。走出沼泽地后,山路变得稍微好走了一些。傍晚时分,他们终于追上了大部队。看到熟悉的身影,安经海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又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翻越雪山时,不少战士因为缺氧和寒冷倒下了;过草地时,饥饿和疾病夺走了许多年轻的生命。安经海亲眼看到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心中充满了悲痛。
柴平缝就是在过草地时牺牲的。他是安经海的同乡,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加入神兵前甚至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在过草地的第五天,柴平缝因为饥饿和疲惫,再也走不动了。他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家乡的名字。安经海想把他背走,但柴平缝却摇了摇头,笑着说:“经海哥,我走不动了,你们走吧。告诉俺娘,俺没给她丢人。”最终,柴平缝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广袤的草地上。
安明怀则因为年迈和伤病,不得不复员回乡。临走前,他拉着安经海的手,眼含热泪地说:“经海啊,我不能陪你们继续走下去了。你们一定要多杀敌人,为咱们黔东的百姓报仇!”安经海重重地点了点头,看着安明怀佝偻的背影消失在远方,心中五味杂陈。
身边的黔东子弟越来越少,但安经海和简佐先始终没有放弃。他们互相扶持着,走过了雪山,越过了草地,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安经海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简佐先也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老兵。
1939年,安经海和简佐先随部队来到了抗日战场。此时的他们,已经身经百战,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但眼神却更加坚定。站在抗日的战场上,看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安经海心中充满了愤怒。他想起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想起了那些牺牲的战友,暗暗发誓一定要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在一次战斗中,安经海所在的连队负责阻击敌人。敌人的火力非常凶猛,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阵地上,爆炸声此起彼伏。战士们伤亡惨重,但没有人退缩,都在顽强地抵抗着。
“经海哥,敌人又冲上来了!”简佐先大喊一声,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一个冲上来的日本兵。他的胳膊已经受伤,鲜血染红了军装,但他依然坚持战斗。
安经海瞄准一个正在指挥的日本军官,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响,日本军官应声倒下。敌人的进攻暂时受挫,阵地上出现了片刻的安静。
“大家抓紧时间休整,补充弹药!”安经海喊道,自己也趁机检查了一下步枪,发现子弹已经不多了。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日本军官正在远处挥舞着指挥刀,似乎在组织新一轮的进攻。安经海心中一动,决定去干掉那个军官,打乱敌人的部署。
“佐先,我去干掉那个军官,你掩护我!”安经海对简佐先说。
“不行,太危险了!”简佐先立刻反对,“敌人火力太猛,你根本靠近不了。”
“没时间了,再让他们组织起来,我们就守不住了!”安经海坚定地说,“这是命令!”
简佐先知道安经海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不会改变。他咬了咬牙,说:“那你一定要小心,我会用火力掩护你。”
安经海点了点头,趁着敌人进攻的间隙,悄悄地绕到了阵地的侧面。他利用地形的掩护,匍匐前进,一点点靠近敌人的指挥位置。子弹不断地从他头顶飞过,泥土被不断溅起,但他毫不在意,眼中只有那个日本军官的身影。
终于,他来到了一个距离敌人指挥位置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他深吸一口气,瞄准日本军官,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枪响,日本军官应声倒下。
就在这时,安经海感觉胸口一阵剧痛,他低头一看,只见鲜血从胸口涌出,染红了军装。他知道自己中弹了,身体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
在他倒下的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黔东的山水,看到了香树坝的神坛,看到了那些牺牲的战友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他想起了自己加入神兵时的誓言,想起了冉少波师长的教导,想起了红军战士的使命。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知道,自己已经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一切,没有遗憾。
“经海哥!”简佐先看到安经海倒下,悲痛地大喊一声,不顾一切地冲了过来。他抱起安经海,泪水模糊了双眼。
安经海看着简佐先,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佐先,一定要……把侵略者……赶出去……”说完,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经海哥!经海哥!”简佐先抱着安经海的尸体,悲痛欲绝。阵地上的战士们看到这一幕,都红了眼眶,纷纷高喊着“为安经海报仇”,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最终,他们成功地击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但安经海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离开了他深爱的这片土地。
战斗结束后,简佐先亲手将安经海的遗体安葬在山坡上。他用刺刀在一块石头上刻下“黔东安经海之墓”几个字,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晚风吹过山坡,带着阵阵凉意,仿佛在为这位牺牲的英雄哀悼。
“经海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你的遗愿,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简佐先轻声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自己不仅要为安经海报仇,更要带着所有牺牲战友的信念继续战斗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简佐先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但战斗却更加勇猛。他继承了安经海的步枪,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面,像一头愤怒的雄狮,让敌人闻风丧胆。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安经海的承诺,也践行着当年在神坛前许下的誓言。
在一次攻打县城的战斗中,简佐先所在的连队负责主攻城门。敌人在城楼上布置了密集的火力点,子弹像雨点一样倾泻而下,战士们根本无法靠近。连长组织了几次冲锋,都被敌人打了回来,伤亡惨重。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得想个办法炸毁城门!”简佐先对连长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城门左侧有一个死角,敌人的火力很难覆盖到那里。
“好主意!可是谁去送炸药?”连长问道,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这个任务无疑是九死一生,几乎没有人能活着回来。
“我去!”简佐先毫不犹豫地说,“我熟悉地形,而且我有这个。”他指了指腰间的大刀,“就算牺牲,我也要把城门炸开!”
连长看着简佐先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派三个人掩护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简佐先检查了一下炸药包,把它紧紧地绑在背上,然后对掩护的战士说:“等会儿我冲出去,你们就用火力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给我争取时间。”
战士们纷纷点头,握紧了手中的枪。简佐先深吸一口气,大喊一声:“掩护我!”然后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敌人很快就发现了他,子弹呼啸着向他飞来。简佐先利用地形的掩护,不断地变换姿势,躲避着敌人的射击。掩护的战士们也猛烈开火,吸引了大部分敌人的注意力。
距离城门越来越近,简佐先甚至能看到城楼上敌人狰狞的面孔。他咬紧牙关,加快了脚步。就在他快要到达城门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胳膊,鲜血立刻涌了出来。
“啊!”简佐先疼得大叫一声,但他没有停下来,而是忍着剧痛,继续向前冲。他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终于,他到达了城门下。他迅速放下炸药包,点燃导火索,然后转身就跑。就在他跑出没几步远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开了一个大洞。
“冲啊!”连长大喊一声,率领战士们从洞口冲了进去。敌人见状,纷纷溃散。简佐先看着战友们冲进县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后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当简佐先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简陋的床上,胳膊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连长坐在床边,看到他醒来,高兴地说:“佐先,你醒了!你真是好样的,立了大功了!”
简佐先笑了笑,问道:“战斗胜利了吗?”
“胜利了!我们成功占领了县城,缴获了大量的物资。”连长兴奋地说,“你好好养伤,等伤好了,我给你请功。”
简佐先摇了摇头:“我不要功,我只希望能早日康复,继续战斗。”他心里清楚,胜利是用无数战友的生命换来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微不足道。
在养伤的日子里,简佐先时常想起安经海,想起那些牺牲的黔东子弟。他拿出安经海留给自己的那半块麦饼,虽然已经干硬发黑,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他知道,这半块麦饼承载着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承载着无数黔东子弟的希望和梦想。
伤好后,简佐先又回到了战场。他参加了无数次的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没有忘记黔东的父老乡亲。他把自己的战功都归功于那些牺牲的战友,说自己只是在替他们完成未竟的事业。
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简佐先站在战场上,看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仿佛看到了安经海,看到了柴平缝,看到了所有牺牲的战友,他们都在对着自己微笑。
“我们胜利了,你们看到了吗?”简佐先轻声说,声音哽咽。他知道,这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简佐先又参加了解放战争。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简佐先激动得彻夜难眠。他想起了黔东的山水,想起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知道,自己终于可以回家了。
回到家乡后,简佐先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战功而骄傲自满,而是默默地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他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家乡的孩子们听,告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当提起那些牺牲的战友,简佐先总是眼含热泪。他说:“我能活着回来,是因为那些牺牲的战友用生命保护了我。我要替他们好好活着,替他们看看这新中国的样子。”
岁月如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简佐先已经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依然精神矍铄。他时常会去安经海、柴平缝等战友的墓前看看,给他们献上一束鲜花,陪他们说说话。
在黔东的大地上,像安经海、简佐先这样的黔东子弟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在黔东人民的心中,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进的动力。
如今,黔东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是那些英勇的黔东子弟,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他们的精神,如同黔东大地上的青松,永远挺拔;如同乌江的江水,永远奔流不息。他们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黔东人民,为了家乡的繁荣富强,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