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九公再次醒来时,已经到了一处城镇。船舱内窗明几净、窗外鸟语花香,令人不知今夕何夕,晕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他翻身起床,蹑手蹑脚地来到门口,推开门,就看见于二一张脸。
看见李多九,于二便递上一碗胡辣汤和一笼包子。
“给你带回来的。”
李多九搅了搅胡辣汤,问道:“东家他们呢?”
“去找修船的工匠去了。”
“噢!这胡辣汤里怎么还有肉丸?”李多九随口问道:“你那个手能发光是怎么回事?”
于二抬起手欣赏了一下,“还真是神奇啊!”
然后就走掉了。
当李多九喝完最后一口胡辣汤,又用包子皮在碗里一转,把整块包子皮也塞进嘴里时,吕一他们回来了。
“多九公早啊!感觉如何?”
李多九活动了一下四肢,确实腰不酸了,背不痛了,连眼睛都不花了。
“哈哈哈,还不谢谢我们天师赐药!”
显然,东家心情不错。
随后吕一告诉李多九接下来会直奔朝阳郡。
提到朝阳郡,李多九心中忽然涌起一股热流。
回家啦!
这一路行来不说是历经磨难也是百转千折,更是和众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刻得知要回去了固然高兴,可转念一想,这段旅程结束也意味着和东家、唐老弟还有小鱼儿分别了。立刻又有无限不舍,神情一下子落寞。
几天后,小船启航,顺流而下。
李多九一改往日话痨秉性,越是临近兵州便越是沉默。
眼前的景物渐渐熟悉起来,纵使千般不愿、万般不舍,分别的一刻还是到了。
“多九公!你不是很想寻仙访道么?不如和我们一起走吧!”吕一问道。
李多九又把脸转向唐老弟。
唐超也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刻,李多九酝酿了一路的情感再也忍不住,一下子热泪盈眶,“东家,多久谢谢您的美意。多久我一直有求道之心。很幸运能和诸位游历山川,这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也让我有颇多感悟。铜县的伪善、瓮城虚荣、都江堰的伟大。我求道之心不改但却想在此之前把我的见闻整理成书,让我对世间的感悟可以给更多的人带去一些启发,即使没有启发,能让困顿的人在夜里看见我的游记感到有趣,能会心一笑也值得!……”
李多九滔滔不绝地说着,众人都静静地听着。此刻,众人才明白李多九为什么总是记录见闻了。
“东家,多久年纪大了,就让我任性一回,好么?”
“多九公,当然好!这是极好的。你这境界已然是很高了!”
“东家您也笑话我!”李多九破涕为笑。
“但有一样,虽我下笔无文,却也知道要用假语村言,演义出这段故事来,犹不可以真名姓示人,亦可启发世人,复可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东家放心,我自然知晓,绝计把真事隐去,保管人看了云里雾里。”
吕一抱拳一礼,“多九公,汝要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