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沪市危波(1 / 2)

沪市,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繁华都市,在表面的灯红酒绿之下,正悄然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争。

蒋瑞元清党的指令,通过陈氏兄弟掌控的庞大特务网络和青帮势力,如同无形的蛛网,迅速笼罩了整个城市。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舆论界。

几家敢于发声、同情左翼或客观报道工人运动的报纸,接连遭到不明身份暴徒的砸毁,编辑记者受到恐吓。

与此同时,由系控制的报纸则连篇累牍地刊登文章,污蔑Gc党“借抗日之名,行叛乱之实”,“破坏生产,危害抗战后方”,甚至隐晦地将Gc党与北方的某割据势力(暗指邓贤)联系起来,暗示他们有挟寇自重的嫌疑。

一时间,舆论场上乌烟瘴气,真假难辨。

在工人运动活跃的沪西、杨树浦等工业区,情况更加严峻。

一些原本在工会中活跃的Gc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始陆续遭遇意外。

有的在下夜班途中被套上麻袋毒打,有的家中被投掷粪便和恐吓信,更有甚者,直接失踪后再无音讯。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面孔陌生、言行嚣张的新工人混入工厂和工会,他们拉帮结派,排挤异己,散布努力工作就是支持抗战,罢工就是破坏抗战的论调,并试图掌控工会的领导权。

此时中G沪市地下组织负责人代号“灯塔”在法租界一处秘密据点内,召集了紧急会议。与会者的脸色都十分凝重。

“现在沪市的情况很不对劲。”

一位负责工运的同志忧心忡忡地开口。

“最近针对我们的打压,手段卑劣,组织性很强,不像是资本家的单独行动,背后肯定有黑手。青帮的人活动非常猖獗。”

“灯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地下工作者,他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可能即将到来。

“看来,有人要对我们动手了。而且,来头不小。很可能是最高层的意思。”

他所说的最高层,自然就是金陵方面。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就任由他们污蔑、打压?”

年轻的同志听后情绪激动的说着。

“硬碰硬是不行的。”

灯塔冷静地向众人分析着当前沪市的情况。

“敌人躲在暗处,用的是阴招,我们如果公开对抗,正好给了他们武力镇压的借口。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扩大抗日宣传,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敌人的污蔑,我们要通过可靠的渠道,向工人、市民乃至社会各界,揭露真相,说明我们争取工人权益与抗日救国并不矛盾,反而是为了凝聚更强大的抗战力量。”

灯塔说着,语气变得更加严肃。

“同时,我们必须立即调整斗争策略,转入更隐蔽的状态。重要干部和暴露的积极分子,要尽快转移或隐蔽。基层组织采用更严格的单线联系,减少横向往来。我们要像水银一样,渗透下去,保存力量,等待时机。”

会议决定,一方面通过尚能控制的舆论阵地和秘密发行的刊物进行反击和澄清。

另一方面,将工作重点转向更深入的群众工作,利用读书会、夜校、同乡会等合法或半合法形式,团结和教育基层群众,积蓄力量。

然而,敌人的行动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快和狠。

几天后,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在日资内外棉纱厂爆发。

青帮分子伪装成激进工人,故意与资方代表发生激烈冲突,并砸毁了部分机器,随后迅速撤离。

而早已等候在附近的军警也立刻以“平息暴乱、维护秩序”为名冲入工厂,不由分说,大肆逮捕了数十名被事先圈定好的、真正领导工人争取权益的Gc党员和积极分子。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

系控制的报纸立刻将此事定性为“共党煽动的暴力破坏事件”,大肆渲染,要求政府严惩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