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
建立根据地...这些思想与他最近的思考不谋而合,但更加系统、更加深刻。
这位先生绝非普通人。
杨先生对着同行的同伴说着今日与邓贤的谈论。
他的见识远超一般学者。
同伴好奇地问:是什么人让杨兄如此推崇?
杨先生摇了摇头开口:他不愿透露身份,但言谈间对时局洞若观火。特别是对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分析得十分透彻。
集会上的讨论主题正好是革命道路选择。
当有人提出应该专注于合法斗争时,杨先生立即发言:
同志们,我们不能书生意气。纵观历史变革,没有哪次革命是单靠笔杆子成功的。S先生革命数十年,最终明白必须要有一支革命军队。
他引用早上邓贤的话:就像农夫种地,辛苦收获的粮食要有力量保护。我们的革命成果也是如此,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来守护。
这番话在与会者中引起激烈讨论。有的赞同,有的反对,有的担忧。
会议结束后,杨先生更加坚定了发展革命武装的想法。
他开始着手撰写关于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的文章,其中不少观点都受到了早上那场谈话的启发。
而在绥靖公署,邓贤通过情报系统,密切关注着共产党内部的动向。
当他得知杨先生正在积极倡导武装斗争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历史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邓贤对陈念和说道。
陈念和疑惑地问:大帅似乎特别看好Gc党?
邓贤则给了他个高深莫测地回答: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国众党太旧,军阀太落后,Gc党或许代表着新的可能性。
数日后,邓贤接到报告:杨先生已经回到了湘南,准备实地考察农民运动,为武装斗争做准备。
要确保他的安全。
邓贤特别指示:但不要让他察觉。
明白。
叶怀瑾虽然不解邓贤为何对这个人如此关注,但还是坚决执行命令。
时光流逝,和谈在艰难中推进,各方博弈更加复杂。
但邓贤心中明白,真正决定中国未来的力量,可能正在湘南的乡村中悄然生长。
一个月后,邓贤收到一份从湘南传来的秘密报告。
杨先生在湘南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并开始尝试建立农民自卫武装。
报告还附带了杨先生新写的一篇文章《湘南N运动考察报告》,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与邓贤当时的建议惊人地相似。
邓贤仔细阅读报告,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他走到保险柜前,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珍藏着一枚普通的铜钱——正是那天杨先生为他付米粉钱时使用的。
这一碗米粉不便宜啊!
邓贤轻声自语,眼中闪着深邃的光芒。
历史的齿轮正在悄悄转动,而邓贤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正在以他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一碗普通的米粉,一次偶然的邂逅,可能正在改变着华国的命运轨迹。
窗外,木棉花开得正艳,如火如荼,仿佛预示着革命的火种即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