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海狼级潜艇已经服役四艘,另外四艘将在下个月下水。它们正在熟悉南海海域的水文情况。
很好。航母工程进度如何?
船体主要结构已经完成三分之一,斜角甲板的支撑结构安装顺利。蒸汽弹射器的地面测试平台已经建成,下周开始测试。
结束与龙破武的通话,邓贤又接通了海口航空研究院。
周志开汇报了疾风-I量产版的生产情况,以及新型轰炸机的设计进展。
离开情报局大楼,邓贤前往羊城郊外的陆军训练基地。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检验新装备和新战术的效果。
演习场上硝烟弥漫,坦克轰鸣着越过障碍,步兵在装甲车掩护下发起冲击,炮兵进行精确火力打击,无线电通讯网络连接各个作战单元。
邓贤在观察台上用望远镜观看演习。
陈念和在一旁解说着:新式无线电装备大大提高了指挥效率,坦克和步兵的协同也更加默契。但炮兵与航空兵的配合还需要加强。
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
邓贤放下望远镜,开口嘱咐道:单一兵种再强大也难以取胜。要特别注重各兵种协同训练。
演习结束后,邓贤与参演部队指挥官座谈。
一位年轻团长提出:大帅,我们的装备已经不比外国人差,但战术思想和指挥体系还需要改进。建议多组织指挥员学习国外最新军事理论。
邓贤听后并没有反对,面带笑意的赞许道:这个建议很好。总参谋部要立即着手编写新的训练大纲和作战条令,组织指挥员培训。可以请外国专家来讲课,但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
回到公署,邓贤接见了即将派往德国的技术培训团。
这个由三十五人组成的团队将前往德意志国学习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电力工程等先进技术。
你们是华南未来的技术骨干。
邓贤看着这些培训团员们,言语中带着激励说道:不仅要学习技术,还要了解德意志国的工业体系和管理经验。同时要注意收集技术资料,建立人脉关系。
团长李文斌代表全体团员表示:请大帅放心,我们一定刻苦学习,不辜负国家的培养和期望。
送走培训团,邓贤处理完日常文件,已是傍晚时分。
他独自来到公署顶层的露台,远眺夕阳下的羊城。
这座城市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着。
新建筑拔地而起,道路拓宽,电线延伸,工厂增多...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住房紧张、物价上涨、劳工纠纷、环境污染...
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伴随着各种阵痛和矛盾。
关键是把握好平衡,既要快速发展,又要保持社会稳定。
想到这里,邓贤回到办公室,起草了一份关于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指示:要求各地政府和企业改善工人居住条件,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发展成果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他在文件中写道。
只有人民生活改善,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才能持续。
夜深了,邓贤还在审阅一份关于农村土地改革扩大试点的报告。
马寅初建议在福建和江西选择更多县进行土改试点,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邓贤仔细阅读报告后批示:原则同意。注意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确保农民真正受益,同时保障粮食生产稳定。
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邓贤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
他走到窗前,望着宁静的夜空,思绪飞向远方。
北方的战云正在聚集,武都的明争暗斗还在继续,扶桑虎视眈眈,苏国意图渗透...华南的发展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
但邓贤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保持战略定力,脚踏实地推进建设和改革,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