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5月的沈奉天,春寒料峭。
奉系大帅府内,张雨亭面色凝重地听着参谋长杨凌阁的汇报。
窗外,卫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巡逻,皮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大帅,最新情报显示,冯基善确实在暗中接触邓贤。”
杨凌阁指着地图上的华南地区开口。
“虽然具体内容不详,但冯基善的代表在羊城活动频繁,与华南军政要员多次会面。”
张雨亭冷哼一声,手中的翡翠扳指转动着:“妈拉个巴子!这个冯基善,刚搞完政变就想拉拢南方。邓贤那边什么反应?”
“邓贤的态度很微妙。”
杨凌阁听后谨慎地回答着。
“既没有明确拒绝,也没有答应什么。不过根据我们的情报,华南最近又从德意志国购买了大批工业设备,似乎更专注于自身建设。”
张雨亭踱步到窗前,望着庭院中刚刚吐芽的槐树:“邓贤这小子不简单啊。短短几年就把华南搞出这么大动静。听说他们的飞机都能自己造了?”
“是的,大帅!”
杨宇霆点头,讲述着华南的工业发展。
“最新情报显示,华南已经能够量产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海军也在建造新式舰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业体系相当完整,从钢铁到化工,从机械到军工,几乎都能自给自足。”
这话说出口,沉默良久后,张雨亭突然转身决定道:“让六子去一趟华南,以考察的名义秘密访问。看看邓贤到底在搞什么名堂,顺便试探一下他的态度。告诉六子,首要目标是确保邓贤在我们与冯基善的争斗中保持中立,次要目标是看看能不能搞点军事合作。”
杨凌阁略显惊讶:“让汉卿去?是不是太冒险了?”
“这年轻人就该多见见世面。”
张雨亭摆了摆手。
“再说,邓贤虽然是个军阀,但做事有分寸,不会对六子怎么样。让几个得力的人跟着,秘密前往。”
三天后,一列专车从奉天出发,向南驶去。
车厢内,年轻的张小六子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色,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承担如此重要的外交任务,而且是去探访那个传说中的南天王邓贤。
陪同的是奉系元老莫德惠和几名精干的情报官员。
莫德惠在火车上,时不时的就对张小六子谆谆嘱咐道:“汉卿,此行关系重大。邓贤此人深不可测,你务必谨慎行事,多看多听少说。华南的情况与我们北方大不相同,不要轻易表态。”
张小六子听后点了点头回答:“莫叔放心,我知道轻重。”
专车经过伪装,沿途避开主要车站,经过数日行程,终于抵达岭南边境。
华南方面派出的接待人员早已等候多时,车队接着南下,直奔羊城。
一路上的景象让看后的张小六子惊讶不已。
道路宽阔平整,车辆往来频繁;铁路沿线工厂林立,烟囱冒着白烟;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农民耕作有序。
这与北方破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没想到如今的华南建设得这么好。”
张小六子看后忍不住感叹。
“几年前这里还不是这样吧?”
接待官员自豪地回答:“少帅有所不知,这都是邓大帅主政后的大力改革成果。我们修了五千多公里公路,一千多公里铁路,新建了三百多家工厂。”
进入羊城市区,景象更加现代化。
宽阔的街道上电车穿梭,两旁商铺林立,行人衣着整洁,精神饱满。
高楼大厦虽不多见,但建筑整齐坚固,市容干净卫生。
张小六子被安排下榻在羊城最好的宾馆——珠江宾馆。
这是一栋西式建筑,设施先进,服务周到。
稍事休息后,邓贤派来的代表邀请张小六子共进晚餐。
晚宴设在宾馆宴会厅,规模不大但规格很高。
邓贤亲自出席,作陪的有陈念和、郑文君等华南高层。双方寒暄后分宾主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