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瞠目结舌,万岁爷,那些妃子还没传出有孕的消息,您这么就确定她们一定会怀上孩子?怀上孩子就一定会生下公主?
只不过万岁爷过于高兴,伴君如伴虎,大臣们还真费心费力想出好几个女儿家名字,像是幼仪、丹英、熹平等等仿着三位固伦公主的名字的字眼,有得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愣是将自己起的名字夸上天。
可惜万岁爷每次都说着,不错,只是还差点意思。
整整一个下午,皇帝都在想着名字一事。
只不过皇帝毕竟是勤勤恳恳恨不得住在御案上的皇帝,他只冲动这么一回,冲动过后觉得自己心神都在妃子们即将怀上的女儿上不好,便有模有样将心思放在政事上。
一个月后,肃妃遇喜。
他欣喜之极。
又半个月,吉嫔遇喜。
皇帝勉强克制住高兴。
再过两个月,这次是吉嫔的妹妹有孕。
第四个月和第五个月,其他新妃子陆陆续续在这两个月里怀上身孕。
皇帝极力抿平的嘴角忍不住翘起。
皇帝自觉这次她们怀的都是女儿,其他人估摸着这十位妃子的怀相确实格外不同,过去有孕的妃子都是一起怀上的,然后一起生下来,才都是阿哥。
这次万岁爷做了这么多准备,妃子们依次怀上身孕,不似那些妃子同时有孕,有万岁爷庇护,这次妃子们必然能生下公主。
皇帝乃上天之子,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在雍正帝万般笃信的态度下,宫里风气不知不觉发生转变,怀孕的妃子都笃定自己怀的一定是公主,朝廷臣子也口口声声恭维万岁爷一定喜得贵女。
其他有子的妃子知道了无一例外都羡慕极了这十位新人,如果生下一个女儿,今后不知有多少荣宠,心情憋闷之下,看着自己儿子也不大欢喜了。
养了这么久儿子,不见皇上对儿子有多重视,对公主才是宠上天,这让她们怎么不悲愤,哪怕当年她们生下一个女儿,地位都不会这样不上不下!
兰箐箐看着皇后跟自己商量要抱养谁的女儿,嘴角忍不住抽搐。
皇后见贵妃无动于衷,信誓旦旦道:“贵妃,这些妃子不是一起怀上身孕的,必然大吉大利生下公主。”
兰箐箐百思不得其解,这不是一起怀孕就这么重要吗,这影响皇上必然会生下儿子的事实吗?
不影响!
万岁爷难道忘了潜邸旧人们也并非每一次临幸都怀上身孕,有的是两次三次,怀孩子的天数都不一样,只是碰巧每次生孩子都赶在同一天了,这次妃子们也不是一起怀上身孕,只是怀上孩子的时日隔得久一点了,注定这次她们不会巧合在同一天生下孩子。
但这不得归功于皇帝算好了同房日子吗,非得挑个良辰吉日,但是良辰吉日哪是这么好挑的,于是每隔一段一日才翻牌子,这就是为何这次妃子们有孕时日不相近的重要原因。
不过看皇后娘娘这般高兴,兰箐箐还是配合道:“或许这次的妹妹真能生下公主,妾身和娘娘能得偿所愿了。”
……
雍正四年,肃妃分娩。
皇帝急冲冲来到产房外,皇后娘娘身子不适,卧病在床,兰箐箐代替皇后娘娘守着肃妃分娩。
“贵妃,肃妃情况如何?”
“万岁爷放心。”兰箐箐微微一笑,“年妹妹刚进去,不过稳婆说年妹妹情况很好,兴许不到两个时辰就生下孩子了。”
“那就好。”皇帝松了口气,坐在贵妃旁边,转着扳指,神色不喜不悲。
若非兰箐箐刚才将皇上急切的神色切切实实看在眼里了,这会儿怕是得认定万岁爷对肃妃这胎不看重。
但是,将肃妃怀孕前后,万岁爷做的种种准备以及单是为公主的名字费尽心思的过程放在心上后,兰箐箐不得不感叹一句,万岁爷为了求得一个女儿真是费尽心思。
不过到头来终是枉费心思。
她乐得一次次看万岁爷失望,也乐得这后宫的妃子都怀上身孕,若是没有皇子,那她之后的计划怎么进行下去,对她来说,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点毋庸置疑。
她会不折手段达成目的。
一个时辰后,肃妃生下孩子。
肃妃来不及喘息就迫不及待问道:“是不是小公主?一定是小公主对不对?”
只见稳婆脸色难看,“娘娘,您生下的是小阿哥,是四十一阿哥。”
肃妃听到这话,又想起万岁爷的殷切期待,没法接受这个事实。
“为何不是公主,为何是皇子,万岁爷盼了公主盼了多久……”
肃妃生下四十一阿哥的消息无疑深深打击了雍正帝,兰箐箐肉眼可见万岁爷由一开始的喜色变得黯淡无光。
只留了句‘好好照顾肃妃和四十一阿哥。’便回养心殿了,完全没有留下来说几句贴心话的意思。
不过皇帝就是这样的,更何况肃妃生下来的不是皇帝心心念念的小公主。
皇帝当甩手掌柜,兰箐箐也没心思理会肃妃心情,派人将肃妃母子平安的消息告知皇后娘娘后,便起身离开了。
肃妃生下小阿哥的消息传遍后宫,妃子们喜上眉梢,她们没生下公主,肃妃怎会那么好运,而还没生下孩子的妃子们一边高兴肃妃无女儿缘,一边担心自己生不下公主。
要知道万岁爷至今为止对她们的重视都是建立在以为她们会生下公主的前提下,不然她们一个新人,怎会让万岁爷对她们这么重视。
轮到吉嫔分娩时,皇上仍旧过来,心里仍抱着希望。
但是随着稳婆一声“吉嫔娘娘和四十二阿哥母子平安。”
雍正深深叹了口气。
都说做事一鼓作气再而衰。
兰箐箐估摸着皇上就是在这一次两次都得不到反馈的前提下,就差临门一脚才会对生女儿这事不抱希望了。
待皇帝离去后,吉嫔脸色苍白,抱着儿子,“现在本宫只盼着本宫妹妹能生下一女了。”
在家里,阿玛苦苦求着能有个阿哥,但在宫里,她却是苦苦求着生下公主,娘家人嫌多的女儿,在皇宫里成为可望不可及的存在,这种颠倒过来的感觉让她不好受。
但是,总归是开心的,十多年的岁月并非进宫后的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她明白,儿子才是家族的顶梁柱,她生下阿哥,在宫里也就真真正正立稳了脚跟,如果妹妹能生下公主就好了。
妹妹的公主能给她儿子固宠。
一入宫,即便是感情再好的姐妹,在这一刻也生出隔阂了。
轮到吉嫔妹妹生孩子时,皇帝还是过来了,只是面上不带期待,在稳婆抱出四十三阿哥时,皇帝再也不对生养女儿这事寄予希望了。
希望越大,失望越重。
雍正心道,可能他这辈子注定只有三个女儿吧,这样也好,又不是连一个女儿都没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
兰箐箐此时心情只能说大好特好,皇上因为生不出女儿难受,她就为皇上有多少儿子高兴。
每多出一个儿子,都是在为她的后位添砖添瓦,她没法不高兴。
……
承干宫,出来后兰箐箐直接去找皇后。
“皇后娘娘,您想抱小公主的心愿,又得落一段日子了。”
皇后叹道,“本宫就不该多想。”整整四十个阿哥还没让她认识到万岁爷生不出女儿这点可真是让她挫败,她怎么还觉得万岁爷有女儿缘,她就不该被万岁爷信誓旦旦的模样迷惑。
“本宫不盼着小公主了。”皇后最近总是梦见自己唯一的儿子,这些年来,她也老了,或许会在这一两年里见到她的弘晖吧,她由衷期待那一幕出现。
仔细论来,她这一生有过儿子养过女儿,又有一真心人相伴,当过皇子嫡福晋,也当过皇后,她平生没有多少遗憾了。
唯一遗憾的是,弘晖后继无人,没有香火祭拜——即便万岁爷子嗣多,将来的孙子必然更多,可新帝继位怎会被自己添堵,帝王嫡出子啊,这不是在动摇自己地位的正统吗?
废太子被废多年,万岁爷登基,至今还有人说万岁爷抢走了废太子的皇位。
皇后不相信自己儿子会被过继子嗣。
“娘娘,您又在多想了。”
兰箐箐叹了口气,“您养好精神,妾身还有很多很多的小道消息想跟您说。”
“本宫会好的,贵妃,你在偏殿歇息吧,你也累了一天了。”
“是。”兰箐箐干脆在承干宫偏殿睡了个午觉,皇后娘娘的宫所是不会有其他宫妃入住的,但特地给她留了个落脚处。
后殿,“娘娘,您又在想二阿哥了?”海珂满目担忧,从今年起,皇后娘娘身子就大不如前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她总怕娘娘想太多,折了寿命。
“本宫不想弘晖。”皇后觉得自己这身子骨还能撑下去,她只是想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你说万岁爷这样下去,阿哥得有五十多个了吧,弘时不着调,皇上还是得在这数十个阿哥里挑选心仪的继承人。”
“娘娘,您的意思是?”
“本宫是说,本宫一直以为弘晖后继无人,可是换个方向想,弘晖即便早夭也能有香火了。”
皇后嗤笑一声,这个办法——话说回来,确实有极大的可行性。
万岁爷心心念念生下公主,但只折腾出了数十位阿哥,万岁爷不能一辈子压着阿哥生母位份。
她都老了,万岁爷也该老了,该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
“本宫即便撑不住,也还有贵妃。”
先帝年轻时多英明,珍重太子,对其他子嗣一视同仁,说不上是个极好的爹,但确实是好的君父,可这样的先帝到了年老时,自然而然忌惮起长成的阿哥。
万岁爷对上将近五十个阿哥,真的能没有一点忌惮吗?
“所有皇子都有一争之力,本宫去了只会让万岁爷不得不册封继后。”
而她希望那个继后是贵妃,也只有贵妃能当了,平生无子,即便当上皇后了,也没有子嗣威胁到万岁爷皇位。
她想想看,她能不能临终前帮贵妃一把,让贵妃答应她有朝一日,让新帝过继子嗣给弘晖。
这是她能为弘晖做到的最后一件事了。
她信贵妃。
……
继吉嫔妹妹诞下一子后,那七位贵人陆续生下四十四阿哥,四十五阿哥,四十六阿哥,四十七阿哥,四十八阿哥,四十九阿哥、五十阿哥和五十一阿哥,其中富察贵人诞下双生子。
雍正帝看着整整五十个阿哥,只觉得头痛欲裂,不再念着女儿了,这些阿哥已经将他想要女儿的热情消耗光了。
而且,他不比过去年轻了,到了他这个岁数,若是不早早为继承人做打算,一旦他撒手人寰,大清江山动荡,大清基业毁于一旦,他死不瞑目。
当今之势,就是不得不继续将弘时当作继承人培养了,他当以江山为重。
只是接下来有件大事发生——
任谁也没想到,弘时居然胆大妄为到亲自为廉亲王允禩求情。
廉亲王是八爷党的核心人物,在皇上尚未夺嫡时就站在十四爷党派,在皇上登基后给朝廷添了不知多少乱子,雍正四年,皇帝好不容易将朝廷上八爷党的爪牙拔得七七八八,将廉亲王爵位削除,本以为能彻底将八爷党去除。
结果给皇帝当头一击的是自己寄予希望的继承人弘时,弘时觉得自己皇阿玛太不近情义了,对自己的亲兄弟都能下这般狠手,他心里怨念已久,终于忍不住在皇阿玛出手对付八叔时毅然站出来给八叔求情了。
“皇阿玛,此事八叔并没有错,只是奸人陷害。”
自皇阿玛登基后,弘时看得真切,八叔勤勤恳恳、战战兢兢办差,于差事上没有半点错漏,但皇阿玛还是鸡蛋里挑骨头,这次差事出了错漏,必然不是八叔的错,而是有人特地陷害八叔,皇阿玛本就对八叔不好,也不想仔细查清楚事情来龙去脉。
他必然要为八叔说话。
雍正闭了闭眼。
朝廷刹那阒然,臣子们满眼惊诧看着四阿哥。
奸人所害?四阿哥莫非是脑子有问题,即便早些年万岁爷和八爷交情好,但涉及皇位,早就拼个你死我活了。
果然四阿哥能说出这种话,是被万岁爷这些年的看重惯得忘了自己的身份吧。
别说皇上现在还没有册封皇太子,就算是册封了,大清又不是没出现过废太子之事。
雍正摆了下手。
奴才喝道:“退朝——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皇阿玛,儿臣有事启奏!”见皇阿玛迟迟不应,弘时急了。
但雍正不愿理他,起身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