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己巳年)
春天,正月初一(辛亥日),皇上到南郊祭祀,宣布大赦天下。
北魏皇帝也到南郊祭祀,首次备齐了皇帝出行的大驾仪仗。
正月十二(壬戌日),临川献王萧映去世。
当初,皇上担任镇西长史时,主簿王晏因为善于阿谀奉承,被皇上亲近,从那以后就常在皇上府中。皇上成为太子后,王晏当上中庶子。皇上曾得罪太祖,那时王晏就称病,有意疏远皇上。等到皇上即位,王晏任丹阳尹,皇上对他的信任和以前一样,他早晚都能进宫面见皇上,一起讨论朝中事务;就连豫章王萧嶷和王俭都降低身份来结交他。二月二十四(壬寅日),王晏本要外调担任江州刺史;但他不想外出,于是又留任吏部尚书。三月初七(甲寅日),皇上封皇子萧子岳为临贺王,萧子峻为广汉王,萧子琳为宣城王,萧子珉为义安王。
夏天,四月初一(丁丑日),北魏皇帝下诏说:“以前在城楼上散发财物给百姓,以至于造成人马践踏,很多人受伤、财物损毁;现在不要再这样做了,把原本花费的这些财物,赐给年老、患病、贫穷、孤独的人。”
四月十一(丁亥日),北魏皇帝前往灵泉池,接着又去了方山;四月十三(己丑日),回到宫中。
皇上对南昌文宪公王俭礼遇优厚,下诏让他每三天回朝一次,尚书令史可以到他那里咨询事务。皇上还觉得这样往来太频繁,又下诏让王俭回到尚书下省办公,每月允许他十天外出。王俭坚决请求解除掌管选拔官员的职务。于是皇上下诏改任他为中书监,仍参与掌管选拔官员的事务。
五月初一(乙巳日),王俭去世。王晏掌管官员选拔后,权力几乎和尚书台相当,他和王俭之间矛盾不小。礼官想依照王导的先例,给王俭谥号为文献。王晏对皇上说:“王导才得到这个谥号;但自宋以来,这个谥号不赐予异姓。”出宫后,王晏对亲近的人说:“‘平头宪’这事算是定了(意即王俭只能得‘宪’这个谥号)。”
徐湛之死的时候,他的孙子徐孝嗣还在母亲腹中,因此得以幸免。徐孝嗣八岁时,继承了枝江县公的爵位,并娶了宋康乐公主。皇上即位后,徐孝嗣担任御史中丞,风度仪表端庄简约。王俭曾对人说:“徐孝嗣将来必定能当宰相。”皇上也曾问王俭:“谁能接替你的位置?”王俭说:“我在京城的时候,大概就属徐孝嗣了!”王俭去世时,徐孝嗣任吴兴太守,随后被征召为五兵尚书。
五月初六(庚戌日),北魏皇帝祭祀方泽。
皇上想用领军王奂为尚书令,就此事询问王晏。王晏和王奂关系不好,回答说:“柳世隆既有功劳又有声望,恐怕不应排在王奂之后。”五月二十(甲子日),皇上任命尚书左仆射柳世隆为尚书令,王奂为左仆射。
六月十三(丁亥日),皇上前往琅邪城。
北魏怀朔镇将汝阴灵王拓跋天赐,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南安惠王拓跋桢,都因贪污被判死刑。冯太后和北魏皇帝亲临皇信堂,召见王公大臣,太后问道:“你们觉得应该顾念亲情而破坏法令呢,还是应该舍弃亲情以彰显法律的威严?”群臣都说:“二位王爷是景穆皇帝的儿子,应该得到怜悯宽恕。”太后没有回应。北魏皇帝于是下诏,称:“二位王爷所犯的罪行难以饶恕,但太皇太后追念高宗手足情深;而且南安王侍奉母亲孝顺恭谨,远近闻名,因此特别免去他们的死罪,削夺他们的官爵,终身监禁。”当初,北魏朝廷听说拓跋桢贪婪残暴,派中散闾文祖到长安调查,闾文祖接受了拓跋桢的贿赂,为他隐瞒罪行;事情败露后,闾文祖也被治罪。冯太后对群臣说:“闾文祖之前自称廉洁,现在竟然犯法。由此可见,人心实在难以捉摸!”北魏皇帝说:“古代有主动引退的大臣。你们自己觉得无法克制贪心的,就可以辞去职位回家。”宰官、中散慕容契进言说:“小人之心变化无常,而帝王的法律是固定不变的;以变化无常的心去奉行固定不变的法律,实在难以做到,我请求退职。”北魏皇帝说:“慕容契既然知道人心不可测,就该知道贪婪是可恶的,何必请求退职!”随后提升他为宰官令。慕容契是慕容白曜弟弟的儿子。
秋天,七月二十六(丙寅日),北魏皇帝前往灵泉池。
北魏皇帝让群臣商议,“我们已经和南齐断绝往来很久了,现在想互通使者,大家觉得怎么样?”尚书游明根说:“朝廷之前不派使者,又修筑醴阳深入南齐境内,这些事理都在萧赜那边(意即过错在南齐)。现在不再追派使者,不也可以吗!”北魏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八月初五(乙亥日),北魏派遣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等人到南齐访问。
九月,北魏放出宫女,赐给北方各镇贫穷没有妻子的人。
冬天,十一月二十(己未日),北魏安丰匡王拓跋猛去世。
十二月初七(丙子日),北魏河东王苟颓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