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岁看着宁白露,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你可知,十五年前,两广之地有逆贼举事,打的旗号,便是‘反玥复雍’?”
“臣妾知道,当时闹得很大,最后是定北侯周望,领兵平定的。”
“那你知道,在周望大军未到之前,是谁组织地方乡勇,死守孤城,为朝廷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吗?”
何岁没有等她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是黄举。”
“他散尽家财,亲自登城,痛斥逆贼‘名为复雍,实为祸民’,其言辞之恳切,比朝廷的讨逆檄文,还管用。”
“那一战,他黄家子弟,死了七个。”
宁白露彻底怔住了。
一个痛骂大玥皇室的反贼后人,却在真正的前朝逆贼出现时,比谁都更卖力地,维护大玥的江山?
这……
“他不是在维护大玥。”
何岁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一语道破天机。
“他是在维护他自己心中的,那个‘天下’。”
“那个由他这样的圣人贤者,来教化君王,指点江山的‘天下’。”
“任何试图用暴力,来推翻现有秩序的人,都是他的敌人。不管那个人姓何,还是姓李。”
【所以,他不是反贼,他只是个表演欲旺盛的老顽固。】
【他要的,不是造反,是话语权。】
【他想当的,是帝师,是圣人,是能让皇帝都低头的,无冕之王。】
宁白露的眸光,渐渐变得清明。
“臣妾懂了。”
“太后想请他来‘清君侧’,他便会来。因为这给了他一个,站在道德最高点,教训当朝天子的机会。”
“他会用最严苛的祖宗礼法,来攻击我们所有的变革。”
“但他绝不会,真的想让这天下大乱。”
“不错。”
何岁满意地点了点头。
“所以,让他来。”
“朕正愁,这京城的水,还不够浑。”
“朕要推行的新学,要解放的思想,正需要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来当做靶子。”
“让他来,让满朝文武,让天下人都看看。”
“是他的‘祖宗之法’,能让百姓吃饱饭。”
“还是朕的‘皇家农商行’,能让国家更富强!”
宁白露看着自己夫君那张年轻却又深邃的脸,心中最后的一丝担忧,也烟消云散。
她将那封信,重新递给王顺安。
“派最可靠的人,亲手送到黄老先生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