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焉不详,王阳明也知涉机密,不便多问。他紧锁眉头,沉思后抬手行礼,语气中既有心服,也有无奈:“陛下深谋远虑。”
“可陛下果真思虑周全了?这将会是一条前人未曾涉足之途。”他仍想再劝。
“那朕便做这第一人。”]
坤宁宫中恰在此刻传出茶盏脆响。施漫雨扶起失手打翻茶盏的长孙皇后,听见她低声喃喃:
"泽儿...究竟还要惊世骇俗到何种地步...
"
“皇后娘娘莫忧。”旁边的丫鬟垂眸轻笑,“太子殿下英明神武,说不定百年后,咱们可以在史书里瞧见'大乾官话'呢?”
最煎熬的当属赵渊。他盯着光幕里
"有教无类
"四字,忽然想起昨日袁泽问他
"为何《礼记》注疏竟有十七种版本
"。
此刻京城某处书斋中,王阳明望着光幕上
"百家争鸣
"四字,突然将茶汤泼在宣纸上。墨迹晕染开时他放声大笑:
"妙极!这天下文章合该如此!
"
邻屋学子们闻声探头,只见先生案头那部《典论注疏》扉页上,新墨淋漓题着
"待重编
"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