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了十来天,进了惠州境内,天越发热了。
童青山倒了一点水,擦了擦身子,陪自己降了降温。
“不行,等找个有水的地方,不然这天气,得被晒成人干。”
童小安看着地图,惠州是姜国境内最南的一个州了。
要有水,得找了靠海的区域。
惠州境内离海最近的,就是合昌县了。
所以他们从这里出发,要往东南方向走。
童小安挑中了落脚的地方,直接去找了童远山。
“大伯,咱们往合昌县走吧,他们那儿靠海,万一今年去的晚了,开荒之后错过了播种的时间,咱们还能买船去打渔。海里不缺这种东西,咱一年四季都能吃。”
童远山掏出了地图,是进了惠州买的,标记着惠州大小城池。
找到靠海的地方,看到了童小安说的合昌县。
在合昌县地界内,有很大的一片荒地。
“行,这里距离合昌县也就是七八天的路程。咱们加加紧,每天多走点,估摸着五天之后就能达到。”
想到这儿,童远山感慨:“漂泊了这么久,中午能安顿下来了。”
去合昌县的消息一出,群里人被赶路磨灭的劲头又起来了。
不用童远山吩咐,自发的开始加急赶路。
惠州境内,也是越往南走,人越来越少,城里越萧条。
到了合昌县城门口,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三个大字。
童家村的人一时激动难耐。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以后咱就不用在流浪了。”
“听村长说了,这地儿靠海,咱自己能种粮食,还能去海里打鱼,以后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天天吃鱼肉。”
“吃吃吃,就知道吃。”
“能吃是福,你不懂啊。”
这么多人,出现在城门下,守城门的小兵就有些慌了,
派了一个人出来,拦下了童家村众人:“你们是何人,来合昌县作甚?”
“我们是逃荒来的,军爷行个方便,让我们过去吧。”
童远山主动道明了身份。
一千多人的阵仗不小,看城门的小兵管不了这事,匆匆回去报信。
“逃荒来的?怎么这么多人?”
这群人不光是人多,不像是小股小股的流民,感觉也很古怪。
“这是灾民?看着不像吃不上饭。”旁边的人小声嘀咕道。
童家村的人等在城门口,不急不躁。
很快,就有能主事的人来了。
“能主事的是哪个,我带你们去见我们县府老爷。”
童远山吩咐童家村的人原地驻守后,跟着人进了城。
合昌城里看起来更是萧条,路上没几个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