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士兵见主将头颅落地,军心瞬间崩溃,原本严整的长矛方阵散乱如沙,迂回的骑兵也纷纷调转马头四散奔逃。
宋军趁势发起总攻,步兵方阵稳步推进,长矛挑杀溃散的金军。
骑兵则展开追击掩杀,刀光过处,金军士兵纷纷落马,惨叫声、马蹄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旷野。
宋军一路追杀出十余里,沿途尸横遍野,缴获战马、军械无数,共斩杀金军六千余人,俘虏两千余众,直至夕阳西斜,才鸣金收兵,带着满身征尘与胜利的荣光,浩浩荡荡返回宿州城。
回城途中,李显忠再次派人前往东门大营,邀请邵宏渊率军出城,趁金军士气低落,合力追击,扩大战果。
可邵宏渊依旧闭门不出,只是让部下回话:“我军将士疲惫,需休整,追击之事,李将军自行决断即可。”
李显忠无奈,只能率军回城。
刚进城,就看到邵宏渊带着几名亲兵,在城门口的树荫下摇着羽扇,悠闲地散步。
看到李显忠率军归来,邵宏渊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容,对着身边的士兵和围观的百姓高声道:“当此盛夏,摇扇于清凉犹不堪,况烈日中被甲苦战乎?李将军倒是勇猛,可惜弟兄们的命不是草芥,何必如此逞强?”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宋军将士的心头。那些刚从战场上下来、满身汗水与血迹的士兵们,听到邵宏渊的话,脸上的疲惫更甚,斗志渐渐消退。
有的士兵低声抱怨:“是啊,这么热的天,拼死拼活,功劳都是李将军的,咱们却连顿饱饭都吃不安稳!”
有的士兵则放下兵器,坐在地上不肯起身,眼神中满是懈怠。
李显忠看到这一幕,气得浑身发抖,他策马来到邵宏渊面前,怒声道:“邵宏渊!你身为副帅,不思报国,反而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若金军再次攻城,你我如何抵挡?”
“李将军息怒。”邵宏渊摇着羽扇,慢悠悠地说,“我只是实话实说,将士们辛苦,难道不让人说句公道话?再说,金军主力已退,短期内不会攻城,何必如此紧张?”
说罢,转身离去,留下李显忠和一群士气低落的士兵。
岳霖走到李显忠身边,低声道:“将军,邵宏渊此举,已严重动摇军心,若不加以制止,后续战事堪忧。”
“我知道。”李显忠叹了口气,“可他手握四万大军,若强行处置,恐引发兵变。只能先稳定军心,尽快按计划班师。”
他立刻下令,将缴获的部分金银绸缎分发给士兵们,又让人杀羊宰牛,犒劳将士。
可邵宏渊说的,这大热的天,摇着扇子还嫌不凉快,何况在大日头下披甲苦战的消极言论早已传开,士兵们虽得到赏赐,士气却难以恢复如初。
许多士兵私下议论,不愿再继续北伐,只想早日撤回江南。
就在李显忠全力稳定军心之际,纥石烈志宁再次从陈州等地就近得到援军三万,援军陆续抵达宿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