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话说史记 > 第304章 赵烈侯任用贤良

第304章 赵烈侯任用贤良(2 / 2)

赵敬侯元年,赵武公的儿子赵朝,因为君父去世,他这个太子却没有继承君位,而心生怨恨,便叛逆作乱。赵朝纠集了一批对新君不满的势力,妄图夺取君位。一时间,赵国国内暗流涌动,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赵敬侯赵章得知消息后,并未慌乱,他迅速召集大臣商议对策。牛畜、荀欣、徐越等贤能之士纷纷献策,主张先稳定民心,再出兵平乱。赵章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一方面开仓放粮,安抚百姓,让民众感受到新君的仁德;另一方面,秘密调遣军队,准备给赵朝来个出其不意。

赵朝以为赵章年轻懦弱,不足为惧,便大张旗鼓地起兵。然而,当他的叛军行至半途,就遭到了赵章军队的伏击。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赵朝的叛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最终,赵朝见大势已去,只好狼狈逃窜,躲藏在魏国,赵国的这场内乱也得以平息,赵敬侯把都城迁至邯郸,敬侯君位逐渐稳固。

赵敬侯二年,战国进入动荡时期,诸侯之间互相兼并,连年争战,战火不断。这一年,赵国在灵丘打败齐军。敬侯三年,赵国在廪丘救援魏国,赵魏联军大败齐军。

敬侯四年,赵、魏本是盟国,也因为各自的利益,在兔台大打出手,赵军大败。赵国为了攻打卫国,在刚平筑城,夺得卫国多座城邑。赵敬侯五年,齐、魏两国帮助卫国攻打赵国,又夺回失地,并把赵建的刚平城也夺了回来。

敬侯六年,赵向楚借兵攻打魏国,夺取了棘蒲。敬侯八年又攻下魏国黄城。敬侯九年,攻打齐国,敬侯十年,赵国又攻打中山国。敬侯从继位以来,连年争战不断,资源耗尽,民不聊生。

赵敬侯十一年,魏、韩、赵联合灭了晋国,瓜分了晋国土地,只给晋君留下来几个县的土地。赵敬侯在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赵种继承君位,就是赵成侯。

赵成侯元年,公子赵胜与成侯争夺国君之位,发动叛乱。赵成侯早有防备,迅速调集忠于自己的军队平叛。公子赵胜虽有一些支持者,但在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面前,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战斗中,赵成侯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经过数日激战,赵胜的叛军被击败,他本人也被擒获。赵成侯念及手足之情,并未将其处死,而是将他幽禁起来。

经历这场叛乱后,赵成侯深知国内局势不稳,诸侯之间又纷争不断。他决定对内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对外积极与其他诸侯国修好,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在他的治理下,赵国逐渐恢复元气,百姓生活也慢慢安定下来。然而,战国的风云变幻从未停止,周边诸侯国虎视眈眈,赵国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了挑战。

由于诸侯之间的兼并,赵国与诸侯之间征战连年不断,使得赵国经济萧条,给养匮乏,就算你不去攻打别的国家,别的国家照样打你。赵成侯三年,成侯任命太戊午为相国,率兵讨伐卫国。太戊午很能打仗,打败了卫军,夺取了七十三处乡邑。

赵国刚刚打了大胜仗,攻城拔寨获得了卫国大面积土地,正得意忘形。魏国却趁着赵军攻打卫国,国内空虚,魏国突然袭击赵国,打败了赵国守军,夺得蔺邑。

赵成侯四年,赵军在高安与秦国交战,赵国打败了秦国。这一时期,诸侯国之间强弱相差无几,频繁争斗,谁都想称王称霸,互有胜负,谁也不服谁,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争斗不断,谁也灭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