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烈侯不懂治理国家,却喜欢音乐,他有两个音乐发烧友,是郑国的歌手枪和歌手石两个人。烈侯对相国公仲连说:“有两个我喜欢的人,可以让他们尊贵起来吗?”
相国说:“使他们富有可以,使他们尊贵就不可以。”
烈侯说:“好吧,我要赐给他们田地,每人一万亩。”
相国说:“遵命。”
但是相国并没有给。过了一个月,烈侯从代地回来,问起给歌友赐田的事,相国说:“正在找,要找到最好的土地再赐给他们。”
相国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好友番吾君说:“我们的国君也太大方了,一次就要给他的歌友每人一万亩土地,这也太过分了,赵国有多少土地送人,我一直拖着没给。”
番吾君说:“国君其实喜欢善政,却不知道怎样实行。你应该举荐贤才,侍奉在国君左右,时刻提醒国君要举善政。”
不久烈侯又问,相国说:“正在派人挑选最好的田地。”
相国向烈侯推荐了三位贤能之人,在赵国很有名气,他们是牛畜、荀欣、徐越,相国令他们侍奉烈侯身边。牛畜侍奉烈侯时建议实行仁政,用王道约束自己,烈侯态度变得宽和。
第二天荀欣侍奉烈侯时建议说:“朝延应该精选起用贤才,任命官吏要使用贤能的人,烈侯以为应当任用贤德之人,才能治理好国家。
第三天徐越侍奉烈侯建议说:“朝廷应当提倡节约财物,俭省用度,考察评估官吏们的功绩德行。”
他们讲的道理非常充分,烈侯听了很高兴。烈侯派人告诉相国说:“给歌友赐田的事暂时停止吧。”
烈侯任命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给相国两套衣服。赵烈侯虽然文弱,但仍保持了赵国的强盛。烈侯在位九年,去世后,由他的弟弟武公继位。
赵烈侯是有儿子的,只是没有成年,赵国大夫乱点鸳鸯谱,便立了烈侯的弟弟。赵武公在位十三年,去世后就留下了动乱的隐患。赵武公去世后,立谁为太子,大夫们有了分歧。现在烈侯的儿子已经成年,一部分大夫以为,烈侯的儿子是太子,理应继承君位。
一些大夫认为,赵武公也有儿子,武公去世,儿子继承君位理所应当。赵国大夫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决定立烈侯的太子赵章继承君位,这就是赵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