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叔比较仁慈,不做出格的事,受到了国君与大臣的信赖。赵景叔的儿子叫赵鞅,就是赵简子。赵简子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智慧远远超过同龄人。赵景叔去世后儿子赵鞅承袭了赵氏的祖业与爵位。赵鞅不怒自威,在朝廷、赵氏宗族都很有威望。
晋顷公九年,周王朝发生内乱,周敬王的弟弟子朝谋权篡位,周敬王逃亡他国避难。周敬王请求晋顷公协助平叛,晋顷公便派赵简子会合诸侯,讨伐周王室叛贼。赵简子领命后,迅速集结军队,与诸侯联军一同进发。
赵简子第一次率领将士平叛,深知此次平叛意义重大,不仅关乎晋国的声誉,更关系到周王朝的稳定。行军途中,赵简子治军严谨,对士兵关怀备至,士兵们都愿为其效命。抵达周王朝境内后,赵简子仔细分析局势,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在与叛贼子朝的军队交锋时,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赵简子所率联军逐渐占据上风。子朝见大势已去,企图逃窜。赵简子早有防备,派出精锐部队追击,最终将子朝擒获。周敬王得以复位,对赵简子感激不已,晋顷公也对他大加赞赏,赵简子的威望在此次平叛后更上一层楼,在晋国朝堂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此时的晋国,六卿与国君明争暗斗,都在想办法削弱对方,壮大自己。而六卿的强大,必然会瓜分国君的权力。为了削弱了国君宗室的实力,甚至于设置陷阱,诱导国君的族人就范。晋顷公十二年,六卿诱导国君的宗族祁氏和羊舌氏违法,又依法诛杀了他们,并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划分十个县。这件事令晋国君很伤心,又没有办法挽回。
赵简子作为六卿之一,也参与了此次行动,分得了大量土地,实力进一步增强。然而,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国君的警觉。晋顷公表面上对六卿的作为未加干涉,但心中已对他们的势力膨胀感到不安。
在一次朝会上,晋顷公试探性地提及此事,言语中透露出对六卿权力过大的担忧。赵简子敏锐地察觉到了国君的心思,他深知此时若处理不当,必将引发一场激烈的冲突。散朝后,赵简子召集其他五卿商议对策。
他提出要在表面上对国君表示尊重,同时暗中加强自身的防备。其他五卿纷纷表示赞同,他们决定继续在朝堂上保持低调,等待时机再进一步扩张势力。与此同时,赵简子也开始秘密训练一支精锐的私家军队,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六卿诛杀国君的宗室人员,并把他们的封地分为十个县。六卿让他们的族人分别去那里担任大夫,晋国的公室从此更加衰弱,晋上顷公也为朝廷的衰败担忧。
又过了十三年,赵简子的权力超越了国君,甚至于鲁国的乱臣贼子阳虎逃亡到晋国来避难,赵简子收了他的贿赂,就私自收留了他,也不向国君报告。
赵简子成为晋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他生病,大夫们都很害怕,生怕出了什么问题。有人请来当时最好的医生扁鹊为他看病,大夫董安于询问病情,扁鹊说:“血脉通畅,身体并无大碍。只是他心神不宁,似有心事郁结。”
董安于眉头紧锁,忧心道:“赵简子大人位高权重,如今晋国局势复杂,他肩上担子极重,不知这心事是否与此有关。”
扁鹊点头道:“正是。他虽表面风光,却身处六卿与国君争斗的漩涡之中,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