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2)

第76章

大嫂继续说道:“兵部尚书的夫人愁坏了,私下跟我提到找人说媒几次,都没有下文。”

毕竟这小姑子的性格太彪悍了,还冲动。

心里什么不痛快,当场就要发飙出来。

别说忍了,她压根就不认识这个字。

苏澜笑笑道:“她这性子也没什么不好的,找个适合的夫君就是了。我感觉她这虽然冲动了一点,却是个护短的,人也正直,找个脾气好,或者脾性一样的夫君也可以。”

大嫂摇头道:“要真容易找到,尚书夫人就不用那么愁了。”

她又提到宴席,眉眼舒展了一些:“好在还有两家人看上了眼,这次不算是白办了。”

而且这样的宴席很得在场的客人喜欢,他们能远远看一眼其他人,长辈们也能看看。

哪怕当场没看对眼,回头再办几次,总归能看上的。

再就是姑娘们彼此很少出门,如今聚在一起说说话,脾气相近聊得好的,就能互相串门,当个手帕交了。

不止能相看,还能交友,年轻公子和姑娘们都喜欢。

大嫂能跟官夫人们来往,说说话解解闷,还能看着漂亮的年轻孩子们,感觉也挺喜欢的。

虽然筹办起来会累了一点,不过有其他夫人帮把手,大嫂感觉还好。

朱亮如今也是个小官了,虽然不大,却因为皇帝亲封的关系,又是重要的司武库,所以跟兵部尚书关系亲近一些。

大嫂自然就跟尚书夫人也亲近了,两人性子还相近,倒有几分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她也替新的手帕交发愁起来。

这小姑子性子如此,该怎么让她顺利出嫁呢?

苏澜对凡人之事不太了解,跟九阿哥聊天的时候偶然提到这个。

九阿哥沉吟道:“我倒是有个人选,你还记得那位徐怀徐小将吗?”

被他一提醒,苏澜隐约记起来:“就是当初在猎场的时候,带兵来帮爷的小将吧?”

她回想了一下,对徐怀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只记得年纪确实不算大:“他这年纪还没定亲吗?”

九阿哥摇头道:“他也挺倒霉的,早年定了娃娃亲,女方刚及笄就病去了。”

要女方年纪小就夭折了,倒也罢了,毕竟这样的事不算少。

偏偏女方都到了及笄的年龄,两边都开始谈婚论嫁,准备过两年就让女儿嫁过去。

这女儿却忽然病了,还病得很重,没两个月就撒手人寰了。

“刚开始商谈嫁娶之事,女方就忽然病去了,徐怀就受到影响,都说他可能克妻。”

谁家不疼惜女儿,当然不愿意嫁给徐怀了。

而且徐家只算中等人家,也没多厉害。

九阿哥继续说道:“还是徐怀在兵营表现好,晋为小将,情况才好一点,终于有人来说媒了。”

“只是好巧不巧,这时候他的祖母去世了,他只能守孝一年。出了孝,家里又开始相看人家的时候,他额娘却病去了。”

亲娘去世,得守孝三年,这相看的人家自然就没下文了。

三年守孝还得丁忧,徐怀好不容易熬过来,年纪就大了。

好在上峰是个好的,看徐怀身手不错,人品上乘,只是运气差了一点。

他回去后,上峰还是愿意栽培徐怀。

不然就九阿哥这事,兵营那么多小将,也轮不到徐怀过去了。

苏澜这才恍悟,却又感慨居然有如此倒霉的凡人。

九阿哥摇头道:“徐怀这接连丧亲两回,未婚妻也死了,一时半会就没人敢上门提亲。”

毕竟克妻够吓人了,还克至亲,连着一起病去。

虽说未必如此,但是徐怀的条件还不足以让他们冒险,于是徐怀就耽搁下来了。

苏澜想着徐怀的脾气还不错,当时办事也稳妥,想着是九阿哥推荐的,人品肯定也过得去。

于是她就派人跟大嫂说一声,自己对那个兵部尚书的妹妹印象还不错,也愿意看看两边有没这个姻缘了。

苏澜还随手掐指算了一下,两人还真有缘分,就端看他们后边能不能看对眼了。

她把这事交给大嫂那边,很快就抛诸脑后。

隔了几天,大嫂却登门来,告诉苏澜这事:“我想着这姑娘虽然彪悍,却是个护短的,人瞧着也不坏。另外徐小将那边条件也不错,就是运气差了一点。”

两边都缺了点什么,反正他们都不曾定亲,不如试一试。

兵部尚书的夫人派人问过,徐怀确实不错,就是克妻的名头太厉害,有点犹豫。

兵部尚书听说后,也有点迟疑。

倒是这姑娘是个有主见的,听说徐怀人品不错,身手好,还上进。

只是人确实倒霉了一点,正巧连着碰上未婚妻和至亲去世。

这姑娘压根不在意这些,执意要见一见面。

兵部尚书宠爱这个妹妹,也只能顺着她了。

大嫂笑笑道:“两人约在酒楼的角落,特意连着的两张桌子,隔着人看了一眼,说上两句话,这姑娘就看上了徐小将。”

她试探了徐怀的口风,徐怀对这姑娘也有意。

彪悍不算什么,护短也是优点,徐怀反而挺欣赏的。

“徐小将说母亲去世后,父亲另娶了续弦。后娘是个厉害人,他倒是担心娶个脾气太温顺的媳妇会被欺负,那姑娘就正好了。”

两人都满意,这亲事就算成了,大嫂了却一件事,心里也高兴得很。

苏澜也笑着道:“两人也是有缘,咱们就是搭个鹊桥了。”

大嫂点点头,又提到另外一件事:“对了,阮家带着姑娘上门来了。”

她的面上有几分尴尬,苏澜回想了一下,才想起这阮家是谁,不就是跟寿善定亲的故交吗?

“阮家听说外头的风言风语,只以为寿善这还没娶亲,就准备娶平妻了,于是上门来问一问。”

寿善实在太远了,阮家只能上门来找朱亮问。

朱亮却在兵部当差,不好找人,索性阮夫人就找到她这边来了。

这事叫人怪尴尬的,好在并没有此事,只是别人有意攀附寿善罢了。

大嫂又说道:“亲家的意思是这事不能继续拖下去了,一来阮姑娘年纪渐渐大了,寿善又不知道几年后才能回京。二来两人不尽快成婚,就寿善这受欢迎的样子,只怕谁会给他塞个平妻和侍妾什么的。”

阮家估计担心被别人捷足先登了,自家姑娘嫁过去的时候要受委屈,所以才想尽快成婚。

苏澜疑惑道:“可是五哥在缅甸那么远的地方,回来成婚不太可能。”

差事都还没办完,寿善不可能千里迢迢跑回来成亲。

大嫂听后只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只再三保证亲事不会有什么问题。阮丫头却说想去缅甸那边,跟寿善在当地成婚。”

这话叫苏澜大吃一惊道:“那么远的地方,她吃得消吗?”

那边可是十分苦的,不如京城繁华,什么都有。

寿善过去就吃了不少苦头,更别提是阮家娇滴滴的小姑娘了。

大嫂满脸愁容道:“就是啊,我也这么劝,可惜阮丫头心意已定。”

阮家也是劝不住,想着带姑娘上门来,让她劝。

可惜大嫂也没能劝住,简直愁坏了:“这事不如写信跟寿善说一声,让他来决定。”

苏澜只觉得这也太委屈人家姑娘了,却也尽快写了信派人送去给寿善。

寿善收到信,还有点美滋滋,毕竟只有他收到了,朱栋是没有的。

但是打开信后,他就愣住了。

朱栋原本还有点嫉妒苏澜只给寿善写信,见他脸色不对就问道:“怎么,信里写什么了?”

寿善抹了把脸,把信笺递过去。

朱栋一脸狐疑接过来看完,哈哈大笑道:“看来五弟在京城的名声已经不怎么样了,闹得阮家的姑娘要千里迢迢跑过来跟你成亲。”

他又感慨道:“这姑娘胆子真大,那么远跑过来,一路上颠簸难受就算了,过来还得吃苦头。”

“这里什么都没有,要真让人过来,总要布置一番才是。”

寿善如今也算是领事的人了,住的地方却算是简陋。

他一个人过来,之前跟两个副手住一屋。

后来建的房子多了,寿善能一人一间房,院子里却还是住着几个人。

朱栋来了,如今寿善就跟他一起住,屋里屋外都自己简单收拾。

寿善皱眉道:“确实不能再耽搁她了,城镇那边的商队还在吧?我这就过去看看。”

他风风火火的,把剩下的事一股脑交给朱栋,匆忙就去商人那边大肆采买。

寿善不缺钱,但是平日太忙,一个人住也没什么花用的地方,存了不少。

如今他也不吝啬了,宅子得买一座,阮姑娘过来肯定不止自己,丫鬟婆子护卫肯定都带上,院子得大一点才能住下。

还得两进的,不像是如今这简陋的院子,人开门就能进去,实在危险。

女眷住在后头,护卫住在前头,丫鬟婆子在中间。

两进还不够,寿善琢磨着得买个三进的院子。

这就算了,院子里面也不能光秃秃的,家具得买好一点。

商人们不是第一次见寿善了,却是第一回见他如此大手笔买东西。

价钱几乎都不砍,只说上好的。

寿善一个人,几乎把商人带来的好东西都买了,还不怎么满意。

他回去后就写信,一封给朱亮,帮自己给阮家下聘。

寿善实在太远了,这边送聘礼的话凑不齐不说,送过去黄花菜都凉了,时间实在太长。

最好是朱亮代劳,更为妥当。

另外他还写信给苏澜,希望能帮忙找几个女护卫,跟着阮姑娘南下。

光是男护卫,还有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丫鬟婆子,寿善实在不放心。

苏澜还没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经在库房里忙碌起来,挑了不少摆件让人装箱。

饕餮和混沌在她脚边转来转去,眼神里全是好奇。

长途跋涉送过去,太容易碎的东西就不好运送了。

所以苏澜挑的都是好放的,比如字画,比如布料,还有金银首饰等物。

她选的时候哆嗦着手,简直心如刀割。

但是当兄长的要成婚,自己又富裕,不添妆实在说不过去。

九阿哥回来的时候,见两只小狗围着苏澜,苏澜在箱子旁边一脸纠结的样子,不由奇怪道:“怎么了?这是要收拾什么,让别人来就好,何必累着你自己?”

苏澜摇头道:“五哥打算在缅甸那边成婚,我想着添妆,还得送点礼物给未来嫂嫂,东西得不容易碎的。”

她这是挑花眼了吗?

九阿哥走近后,不由失笑。

这添妆里大部分都是字画和布料,首饰不算多,玉器太容易碎了不好放,只放了一小部分,其它则是金银首饰。

苏澜多喜欢金银,左手边都是锦盒,里面没缺多少,显然纠结好久还是没放进后边。

九阿哥就摇头道:“无妨,这些字画和布料也足够了。首饰方面,让朱亮那边添上就好。”

“什么都让你送了,倒是叫朱亮为难,不知道要送什么为好。”

苏澜都出嫁了,哪里好让妹妹出这些东西,自然是让朱亮来。

她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么一回事,于是就不用纠结了。

九阿哥帮苏澜想好了,还帮着收拾好金银首饰,其他的则是送去朱亮那边。

他们会想办法,送一部分当做聘礼去阮家,一部分等会随信送去寿善那里。

皇帝得知寿善的未婚妻要千里迢迢去缅甸跟他成亲,也是十分惊讶。

他既觉得这姑娘对寿善一往情深,又是个能吃苦还胆大的,颇为欣赏,于是特意点了一队侍卫护送。

这让阮家和朱亮都十分感激,他们正发愁是不是该去镖局请人护送,但全是陌生男人,总归不大放心。

如今有皇帝的侍卫,那就再让人安心不过了。

另外九阿哥帮忙找来女侍卫,身家背景和人品都是查过没问题的,一并送进护卫队伍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