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挨着门快出去的时候,却听见那人急急禀报道:“皇上,缅甸那边的矿工挖掘的时候有些不注意,迷了方向,不留神挖到了暹罗境内。”
听见这话,九阿哥不由大吃一惊。
虽说缅甸和暹罗挨着,这到底迷了多远的路,竟然挖到暹罗去了?
不过挖就挖到了,道个歉再撤回来就是,怎么还八百里加急送折子来?
九阿哥总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想离开的脚步稍微停顿了一下,放慢速度往外挪。
皇帝低头看完折子,见九阿哥还没挪到门外,不由失笑道:“行了,知道小九你好奇,留下来听吧!正好矿场的事是寿善和朱栋负责,也是苏澜的兄长,你留下听听,回头也知道点事,不叫苏澜担心。”
有皇帝这话,九阿哥就能光明正大留下偷听了。
他不由好奇问道:“皇阿玛,这怎么挖到暹罗去了?挖就挖了,怎么还发折子来,出什么意外了吗?”
别是挖到暹罗,被人发现,然后打起来了吧?
毕竟是他们理亏,挖着偏离路线,挖到别国去了。
道个歉,给点赔偿就算了。
就怕暹罗人不讲理,一见面就要打要杀的。
那他们这边当然不能怂,怎么都要打回去才是。
看出九阿哥的想法,皇帝摇头道:“是好事,却也是坏事。”
九阿哥的眼神更疑惑了,是好事怎么就还是坏事了?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皇帝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好事就是,这矿工挖偏了路线,一直挖到暹罗境内,却挖到了一条铜矿。”
“这铜矿很长,连着缅甸和暹罗,正好两边都有。”
“咱们这边挖的,铜矿当然归咱们所有,但是暹罗自然不愿意答应。哪怕让,也得咱们出钱买才行。”
暹罗人又不傻,这铜矿一直到他们那边,当然算是他们的。
他们总不能不讲理,非把铜矿整个占了,暹罗怎么也要把一半占上。
九阿哥送算明白,难怪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当然是他们挖到了铜矿,这铜矿的范围还不小。
坏事自然是铜矿一直到暹罗境内,暹罗这是想分一杯羹,说是能出钱买下整条铜矿,必然会狮子张大口,要一大笔钱,甚至可能超过铜矿的价值。
九阿哥连忙说道:“虽说是挖到了暹罗,但是这铜矿是咱们挖的,给点钱意思意思把铜矿归咱们自个所有就是,怎么能出钱买?”
要不是他们,暹罗能发现这铜矿吗?
而且对九阿哥来说,暹罗比缅甸也好不到哪里去。
地方小,实力弱,从前朝开始,暹罗就已经是他们的藩属国了。
藩属国的每一个国王都需要皇帝来册封,如果没有册封,那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作为藩属国,每隔三年都要上贡。
可以说暹罗算是臣服国的关系,怎的这次如此硬气了?
是看见这么大的铜矿,所以起了贪念吗?
又或者是这边战事多年,对暹罗的掌控大不如前,那边以为大清征战多年,国力可能衰弱,所以才想试探一下?
要是这边真的忍耐下来,不愿意打一仗,还送钱来买下铜矿,那自然好,毕竟万一呢?
九阿哥嗤笑道:“许久不打,暹罗这是皮痒了,皇阿玛可不能轻易放过他们,怎么都要狠狠敲打一番才是。”
皇帝点点头,他也是这个意思。
暹罗居然敢开口要铜矿,实在是出乎他意料之外。
如此嚣张,确实该敲打一番。
皇帝叫了几个大臣过来商议,四阿哥也被叫来了。
四阿哥看见九阿哥也已经在这里了,不由有些意外:“九弟这么快就过来了?”
九阿哥小声说道:“弟弟是因为别的事被皇阿玛叫过来,正好缅甸那边八百里加急的消息出来,弟弟就顺势留下听了一耳朵。”
听都听了,他自然也留下来听皇帝怎么安排了。
四阿哥微微颔首,折子送到大臣和他手里,轮着看了一遍。
很快有大臣建议道:“这暹罗看似商量,更像是试探。想必他们以为咱们征战多年,国库空虚,不敢再轻易起战事。”
“加上缅甸那边调派了不少驻军,如今这边的兵力不如之前,不敢随意再挪动。”
缅甸那边的驻军不能动,边境的守卫已经减少了,更不能随便挪。
暹罗估计就是看中这一点,觉得大清不会大张旗鼓去打他们,自然有商有量铜矿的事。
只要肯商议,暹罗就能占便宜。
他们可以先坐地起价,再慢慢砍下来,不管到手能多少,总归不吃亏。
毕竟这铜矿是他们发现的,暹罗算是捡现成的了。
大臣想着,越发义愤填膺道:“绝不能叫暹罗如愿了,他们这次要真吞掉了一半的铜矿,以后要是再挖出点什么来,岂不是还得蹭过来占便宜?”
“暹罗要得偿所愿,其他地方一看,只怕也跟苍蝇一样围上来了,绝不能让他们破这个例!”
其他人纷纷点头,却也有大臣担忧道:“微臣以为确实不能大规模调兵遣将,不然各省的守军就不够了,容易引来麻烦。”
之前调走了一批,已经是极限了,再调走的话,当地空虚,只怕容易生乱。
但是不调兵,哪怕不打,去吓唬暹罗也好,总归要不能让对方得寸进尺。
这就叫人为难了,不能调兵,那用什么去吓唬?
大臣们不约而同沉默了下来,九阿哥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不由看向四阿哥。
四阿哥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皇阿玛,可以让缅甸的驻军调派一部分去暹罗。”
有大臣忍不住反驳道:“四阿哥,要缅甸的驻军少了,那矿场那边守卫有空隙,反倒容易出乱子。”
比起铜矿,当然是缅甸的矿场更重要了!
毕竟那边不止有金矿、银矿,还有玉矿!
哪个矿都是价值连城的,若非有这几个矿打头,这铜矿自然重要了,如今却是比不上了。
四阿哥笑笑道:“各位别着急,只调派一小部分的话,不会影响矿场的守卫。”
他又转向皇帝说道:“皇阿玛,驻军不能调派太多去暹罗,却能让哥单威派兵帮忙。”
如今哥单威成了缅甸的国王,总不能没有亲卫在。
于是他登基后,重新在当地招了不少士兵。
虽说是乌合之众,却还是能唬人的,毕竟招的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经过训练后,他们勉强算是一部分战力了。
虽然人数不算多,不过跟着一部分驻军的话,拼凑起来人数就不少了。
皇帝摸着胡子,很快点头,认同了这个办法。
矿场的驻军确实不能调走太多,那么用哥单威的人那就可以了。
哥单威哪怕不愿意也不敢拒绝,另外只派他的人去暹罗,皇帝也不放心。
有一部分驻军跟着,皇帝就能安心多了:“就按照老四说的去办,给寿善那边写回信吧。”
四阿哥执笔,很快就写好了一封回信,上面把自己刚才说的法子写了一遍。
皇帝看过后,感觉没什么问题,就让人尽快送过去了。
这事商议完,皇帝放松了一些,笑着道:“这么快又挖出一条铜矿来,挖掘的人手只怕又要不够了。”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笑着恭喜道:“托皇上洪福,这矿脉是越发多了。”
九阿哥也笑着恭贺道:“皇阿玛,矿工那边吃喝还行,工钱也不行,去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不像刚开始那么难招到人手了。”
确实当地矿工刚开始没什么人愿意去,也就是当地人实在活不下去的才试探着过去试试。
这一试就明白福利不错,于是叫上亲朋戚友过来。
来的人多了,口口相传,知道人就更多了。
还有人大老远赶来,拖家带口的。
都是穷苦人家,身上没多少钱财,只要有一口吃的,能养活一家子都愿意留下挖矿。
原本寿善以为要在附近捡起一个城镇实在太难了,不说建筑和宅子得有人手,人口就是个问题。
总不能城镇建起来了,里头没几个人,叫什么城镇呢?
谁能想到矿场是越来越大,矿脉也挖了一个又一个,招的人手是越来越多。
人一多,刚开始可能是一个人,后来日子稳定下来,就叫上亲友和家眷搬过来。
家眷可能跟着挖矿,可能去开荒,总归需要住的地方。
寿善这边建了一些简易房屋,让他们暂时住进去,免费住一年,后边酌情交一点钱就行。
实在交不起的,那就交粮食。
矿场的工钱不错,还包一顿饭,只要愿意卖力气,不偷懒的话,一年下来,总归能有点盈余。
加上家里人还在开荒,当地又是种粮食的好地方,哪怕粮种只算一般,好歹他们还能养得起家里人。
这日子能过,来的人就更多了,城镇已经日渐有了规模,叫寿善很是舒心。
朱栋刚到的时候,看见有个皮肤黝黑的人高高兴兴过来要抱自己,还吓了一跳:“你谁啊,你……五弟?”
他不可置信上下打量着寿善,这才多久,自己这个最小的弟弟怎么晒得皮肤黑漆漆的,差点认不出来了!
寿善抹了把脸,无奈道:“这里又热又晒,呆几个月后,四哥也会变成我这样。”
朱栋吓一跳,摸着自己的脸颊道:“什么,跟你一样?那我回去,你嫂子岂不是要嫌弃我了?”
寿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没事,四哥一时半会估计回不去了。”
要不是还有其他人在,朱栋就要对这个弟弟动手了,说的什么不吉利的话,什么回不去了!
寿善知道来的是自家四哥,高兴得很,拉着人就往里走:“我给四哥说说这边的情况,对了,刚挖出一条铜矿来,还得加派人手过去。”
“四哥熟悉这边之后,这里就交给四哥了,我去铜矿那边看看。”
朱栋吓了一跳,拉着寿善就道:“不行,我刚来,五弟怎么就走了?而且又挖出新的铜矿来了?”
寿善点头道:“是,矿工挖的时候迷了方向,挖到别处去了,没料到挖出铜矿,只是挖到暹罗那边了。”
“皇上刚送了信笺来,说是要派兵去暹罗那边。”
朱栋更是诧异,紧紧拉着寿善道:“什么,要打起来了?就你这三脚猫功夫,别去凑热闹了吧?”
他还真担心寿善跟着去,打起来的时候寿善伤着的话要如何是好?
寿善哈哈笑道:“四哥放心,士兵都跟着弟弟我呢,不会有事的,我就是过去看看铜矿在暹罗那边究竟多大。”
他拍了拍朱栋的手背,示意自己这个兄长放心。
朱栋才发现,小半年没见,这个幼弟的变化很大。
再不是以前吊儿郎当的样子,反而变得稳重从容。
要跟着驻军去暹罗的事,在寿善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一样。
他交代了朱栋几句,就施施然离开了,走的时候还对着朱栋笑了一下。
寿善这压根不像是暹罗打仗的,反而像是去踏春一样。
反观自己,刚才又是紧张又是害怕的样子,作为兄长实在太不稳重了。
朱栋反思了一下自己,很快就跟着寿善留下的副手,开始熟悉起这边的差事来。
寿善先是去找哥单威借兵,哥单威再是不乐意也只能借。
寿善是一点都不跟他客气,张口就要走一半人。
哥单威心里郁闷坏了,也只能答应,看着他带人离开。
侍从见寿善一走,在哥单威耳边低语道:“听闻大清那边挖矿,又挖到铜矿了,还挖到暹罗境内。”
寿善说得含糊,只说借人,矿场那边挖到暹罗了。
哥单威如今才知道,矿场居然又挖出一条矿产来,不由皱眉。
他开始后悔把最大的金矿给了大清皇帝,谁会想到,这矿脉当中还能挖出别的来?
一个别的就算了,一个接一个挖出来,叫哥单威都忍不住有点嫉妒了。
早知道他就该把另外一个小一点的金矿交出来,这个自己来挖,那么国库很快就能充盈起来。
但是如今说什么都迟了,侍从还在敲边鼓道:“王,可要派人跟在后头,先告诉暹罗这件事吗?”
暹罗那边还等着大清送钱给他们买铜矿呢,压根不知道这边居然带兵过去了。
哥单威看了一眼这个侍从,摇头道:“你以为他们来借兵,是真的人手不足吗?那是怕驻军撤走太多,矿场出现疏漏,这才会跟我借人。”
“这边留下了不少眼线,一举一动他们都会知道,没必要节外生枝。”
哥单威很清楚自己这个王位是怎么来的,没必要得罪大清的皇帝。
再说了,暹罗跟缅甸的关系从来就没好过。
大清不算朋友,却也不是敌人,实在没必要帮暹罗这个敌人,反倒让大清也成为新的敌人了。
寿善被士兵护送到矿脉的另外一边,暹罗的人已经等着了。
自是有将领过去谈判,寿善还真的只是过去看看这条铜矿的矿脉究竟延伸到多远。
他身边还带着一个老矿工,这矿工年纪很大了,却在矿场几十年,对矿脉极为熟悉。
老矿工低头检查暹罗这边的矿脉,很快回头低声告诉寿善道:“大人,这矿脉在表面的不多,然后向下延伸,看着应该很深。”
越深的话,这矿脉就越丰富。
虽说不在表面,挖起来没那么容易。
寿善摸着下巴,却想到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