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 / 2)

第52章

九阿哥这个暴脾气,在旁边听着就站不住了,差点就要冲上去抓住使臣的领子摇晃质问:“你们算老几,本来就是你们的错,居然还敢提要求来换人?”

好在四阿哥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九阿哥的胳膊,还没叫这个弟弟冲过去揍使臣。

皇帝原本脸色铁青,被小儿子这举动闹得想笑,脸皮一动好歹是板住了。

他略略扫了一眼使臣,发现对方还在震惊中,盯着苏澜不放。

皇帝皱眉问苏澜说道:“他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直盯着你?”

苏澜摇摇头,她哪里知道使臣的脑瓜子里想的什么:“皇上,不如我问一问?”

皇帝点头后,她就开口问了:“你为何一直看着我,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使臣还沉浸在面前这个女子一开口就是英圭黎贵族才会的语气,跟自己一模一样,忽然听见苏澜又开口,连忙叽里呱啦问了回去:“你这口音是怎么回事?怎么跟我一模一样?我们今天第一次见面,还是你跟别的贵族也曾来往过很久?”

他就想不明白了,第一次见面就能把口音把握得这么准确,根本不可能。

苏澜肯定是之前跟别的英圭黎贵族来往过很多年,才能学会这不一样的腔调!

听见这话,苏澜挑眉,先是给皇帝翻译了一遍,然后才回答道:“我就是听你说完,才会现学现卖。毕竟我不但没去过英圭黎,也不认识英圭黎人,甚至就没离开过京城。”

这也是实话,毕竟她这具身体确实没离开过京城,甚至都没在京城逛多少次。

还是成为九福晋之后,跟着九阿哥出去玩了几回。

使臣瞪大眼,一副见鬼的表情。

他是知道有些人天生擅长语言,听几天就能自动学会。

但是到苏澜这种妖孽的地步,简直闻所未闻。

因为苏澜不但学会了语言,连口音和腔调都能模仿得一模一样,仿佛就是他们本地人一样。

这也太可怕了,还是说大清这边的人才都如此妖孽?

使臣之前加快语速就是想来个下马威,震慑一下对方,然后让大清皇帝妥协,继续用英圭黎的传教士来翻译,恢复传教士在皇帝身边的地位。

他在来之前就听说过,因为那个船主的问题,传教士都跟着被冷落,如今对比其他国家的传教士,地位下滑得厉害,之后几乎就没被皇帝传召到宫里。

因此英圭黎的传教士还受到其他国家之人的嘲笑,这如何能忍!

使臣听后想为他们出头,也就来了这么一下。

哪里知道苏澜轻轻松松就破解了,还一副“我会说一样的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表情。

使臣伸手抹了把脸,感觉自己才是被震慑住的一方。

他老老实实夸奖道:“你们这边真是人才辈出,跟你一样的人不会有很多吧?”

那当然不可能,毕竟苏澜说是翻译,其实就是直接套用对方的语言,换了一种语言模式而已。

换做其他人,那是根本无法办到。

但是看使臣小心翼翼的样子,苏澜眨眨眼一脸无辜道:“我刚才不是说了,从来没出过京城,甚至也不常出门,所以外边有没跟我一样的人,我还真不知道。”

使臣听得就更心梗了,苏澜这话完全就是个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闺阁女子。

这样不出门的女子都能学会,其他人才得有多少啊!

使臣立刻收敛了之前的轻视之心,举手投足都比刚才要恭敬得多了:“还请你问一问尊贵的皇帝,是否答应国王的要求。”

苏澜都不用问,知道皇帝肯定不会答应,不过还是重新问了一遍。

皇帝果然不愿意,只说道:“这事朕不能答应,你修书一封给国王,就说这事无法答应,因为那个商人关在牢里却病了。虽然请了大夫,却是没几天好活。”

使臣听得瞪大眼,眼神里有点狐疑。

怎么他们刚过来,那商人就病重了,不会是皇帝动的手脚吧?

如此一来,哪怕皇帝答应,这商人病成这样,也走不远了。

估计英圭黎刚接手没几天,人还没出海,就得死在这里。

商人是真病了,还是被下毒,看着像是病了?

皇帝都不需要苏澜翻译,就能看出使臣的心思了,没好气道:“你要是不相信,可以亲自去大牢里看看这个商人。”

听了苏澜的翻译后,使臣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同意了。

人见了,他还能亲自问一问情况,知道得越多越好。

苏澜当然不可能跟着使臣去大牢这种地方,皇帝和九阿哥也不会让她去。

她身子单薄,去那种不干净的地方,沾上不干净的东西怎么办?

反正传教士会翻译,虽然满语说得不好,简单沟通还是可以的。

索性让人领着传教士和使臣去大牢了,让他们亲眼看看也好。

人一走,九阿哥这才忍不住发话道:“皇阿玛,那商人真的病了?”

不过使臣,就是他都怀疑是皇帝派人对商人动手了。

毕竟这商人直接杀了麻烦,不杀又太便宜人了,还不如稍微动下手脚,让对方“病”死。

皇帝瞪了九阿哥一眼,这小儿子真是敢问,居然当场就问出来了!

周围的重臣都有眼力劲的,低下头一副什么都没听见的样子。

皇帝看了一眼四阿哥,示意他来解释。

四阿哥无奈说道:“九弟,那商人是真病了。大夫看过,给他用了汤药,但是这人怎么都咽不下去,说是太苦了。”

不用药,只能用药丸,对方还是吞不下。

那能怎么办,只好让商人硬扛了。

原本是让爱德华这个船主去挖矿的,可惜人还没出发就病了,只好暂时关在大牢里。

虽然环境差一点,起码吃穿还过得去。

他单独一个牢房,也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被其他人欺负。

吃喝都是牢头亲自送的,吃的还算凑合。

因为是外国人,要死在牢里不好听,怎么也要让人活到英圭黎派人来为止。

谁想到爱德华那么不经事,在天牢里居然给吓病了呢!

听说人是吓病的,九阿哥就无语了:“这人胆子那么大,都敢讹诈船舶司了,怎么关在天牢里也不用去挖矿,吃喝有人供着,反而吓病了?”

为了不让这人死了,地牢还收拾过,比其它的都要干净许多。

甚至还搬了桌椅,有简便的小床,这待遇实在没得说。

哪怕人病了,还请了大夫诊脉,开了药方。

当然,对方因为药太苦咽不下去,那就是爱德华自己的问题。

他们这边照顾已经足够妥当了,人非要找死,实在是没办法的事。

总不能说他们没掐着爱德华的喉咙把把汤药灌进去,让人病着一直没好,是他们的错了吧?

皇帝就是这么想的,觉得爱德华指不定是故意病了,然后就有机会离开大牢,想得挺美的。

四阿哥拱手道:“皇阿玛,不如让英圭黎的使臣劝说船主,让他好好吃药,人自然而然就能好了。”

都是一国的老乡,他们见面后肯定感觉很亲切,爱德华因为害怕吃不下,如今也敢吃了吧!

四阿哥感觉船主不是真的怕汤药苦,而是怕里面下毒了。

他还真是该谨慎的时候不谨慎,不该谨慎的时候倒是谨慎起来了。

难道以为他们小肚鸡肠的,要下毒弄死船主吗?

船主活着,这才有利,这点事都想不明白?

苏澜听后就恍然大悟道:“皇上,如此一来,不如直接把船主挪到驿站,跟英圭黎的使臣住在一起,彼此也有个照应。”

这话一出,其他人都纷纷看了过来。

苏澜似乎并不在意这些目光,继续提议道:“使臣来了,为了他们的安全,驿站得好好保护才行。不过吃穿用度都该好,从外头采买最好的食材,送最好的厨子进去。”

“另外衣服什么的,也该准备最好的布料,在外头运送的时候,不如让驿站其他人都能看见,那是再好不过了。”

别说什么默默对这些使臣好,他们是享受了,对外说吃苦了,不知情的还真相信了。

就该大张旗鼓对他们好,买什么好的,恨不能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外边的人自然而然也能知道了。

皇帝抚掌而笑:“你这法子好,就这么办吧。”

他就喜欢苏澜这脾气,该动手的时候毫不客气,尤其还是让人拒绝不了的阳谋,效果却又极好。

如此一来,大家都看见皇帝对英圭黎的使臣多好啊。

又送吃的又送穿的,还都是最好的,连厨子和大夫都送进去驿站,又让侍卫团团护住,这待遇实在没得说。

传出去的话,只会说皇帝厚道,对英圭黎的使臣如此大方,对那个犯错的船主也十分宽容。

当然了,英圭黎使臣除了不能出门之外,确实没什么不好的。

问题就在于,他们失去自由,还得苦哈哈跟着夸皇帝人好,实际上心里估计郁闷坏了。

偏偏皇帝不但表面功夫做得足够,送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所有人都看见了,他们总不能还有意见吧!

吃住别人的,厨子和大夫都配上了,英圭黎的使臣敢说一句不好吗?

估计出去都要被人骂不知好歹了,这一点他们还是清楚的!

英圭黎的使臣真是有苦说不出,去大牢看望船主后,原本想走,却被牢头告知,船主病得厉害,大牢可能不适合养病,可以跟着他们去驿站住一段时间。

他还觉得大清皇帝怪好的,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但是人带出去后,使臣就后悔了。

这个船主除了哭就是闹,每天都想着赶紧回去英圭黎,让自己想办法。

使臣都觉得大清皇帝就是人太好了,怎么不快点弄死这个船主呢!

弄死了,英圭黎才有借口发作。

如今发作的借口没了,使臣还得跟着这倒霉船主一起被扣在驿站里,一步都不能离开,恨不能亲手把这人打死!

还以为这次出使很简单,他们来回那么长时间,那船主应该早就被弄死了。

说是带着赔礼换人,其实在来之前,使臣早就觉得这船只肯定活不了。

毕竟这船主大胆得居然敢讹诈船舶司,看那写给英圭黎国王的信笺,字里行间全是怒气,就知道大清皇帝有多生气了。

都说天子一怒,血流成河,人可能死透了,或许还被砍成几段喂狗。

哪里知道,使臣到了之后,发现这人居然还活着,这算盘就打不了。

这就算了,船主还病了,人又被挪出来。

使臣不答应都不行,不然他拒绝的话,那成什么样子,连本国人的性命都不顾了吗?

他只能硬着头皮把人带去驿站,有自己在,这倒霉船主终于愿意吃药了,病也很快好了起来。

病好了,这人就开始作妖了,闹着想回国,家人孩子都在英圭黎呢!

使臣难道不想走吗?而是他们暂时走不了!

大清皇帝的意思,就是使臣再写一封信说清楚这边的事,然后送回去让英圭黎的国王再做决定。

赔礼听说也被扣下了,说是这段时间船主叨扰的费用。

毕竟好几个月了,牢头每天帮着送饭打扫,还给船主煎药送药。

皇宫甚至还送了太医进去看病,用的还是最好的药,这些都是要钱的。

使臣都傻眼了,船主一个人吃喝和吃药要多少钱,船队那么多赔礼都够上百人几个月吃药了!

大清皇帝果然无耻!

偏偏使臣被扣在驿站,当时跟船队的人也没说清楚,只以为真是赔礼。

皇帝派了车队来接,船队领头人就傻乎乎送进宫里了。

户部尚书高兴坏了,想着这些赔礼该进国库吧!

他亲自带着人过来点算,却发现这赔礼要去私库,于是就不乐意了。

户部尚书冲进御书房就开始哭了起来:“皇上,这英圭黎送来的赔礼算是国事,就该送国库里才是!”

怎么能送私库,算是皇帝私人的赔礼呢!

皇帝没想到国库如今金银那么多了,也不缺钱,户部尚书居然还来哭穷,也是无语了。

不过想到这位老臣一生鞠躬尽瘁,除了吝啬的铁公鸡之外,确实一心为国。

他只好说道:“毕竟对外说了,这是给船主吃喝和用药的费用,那是朕吩咐的,不就该送去朕的私库吗?”

户部尚书当然不同意了,争取道:“虽说这是皇上安排的,却也是两国之间的事,不如对半分?”

国库不能吃下全部,吃一半总行吧!

皇帝摸着胡子,知道户部尚书今天不成功抢自己一半钱,这是不会走了!

哎,户部尚书忠心耿耿,他上战场的时候就是因为有这个心腹大臣在,才没了后顾之忧。

毕竟国库没钱,户部尚书总能想尽办法弄到钱和粮草送去战场。

但是这个心腹大臣什么都好,就是太爱钱了,连他手上的钱都敢抢!

皇帝有点担心小儿子跟着户部尚书久了,会不会变得跟这个心腹一样爱钱啊!

九阿哥已经够爱钱了,如今娶的福晋也爱钱,两口子喜欢的一样就算了。

每次苏澜办了差事,九阿哥第一时间来替她邀功,不,邀钱!

皇帝心生一计,笑眯眯道:“你也知道,这次苏澜帮着翻译又立功了,给英圭黎之前送的信笺也是她亲自写的。英圭黎送来的赔礼,怎么都要给她一份才行。”

“那怎么办呢,一半归朕的私库,剩下一半你和她分一分?”

户部尚书听后,明白皇帝的用心险恶了,这是让他和苏澜两个来分余下的一半赔礼,这怎么抢啊!

不说苏澜是个弱女子,就是她身边还有九阿哥呢!

在抢钱上面,不得不说,户部尚书和九阿哥是半斤八两,两人都是会拼命的!

皇帝为了不让这两人抢自己的钱,要他们打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