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第51章

九阿哥还以为自己能安安静静呆到结束,哪里想到皇帝忽然点名叫他回答。

他求助的眼神偷偷看向一旁的四阿哥,四阿哥露出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九弟,你自求多福吧!

九阿哥只好含糊道:“皇阿玛,在座的大人们给的建议都是顶好的。”

皇帝一听都要气笑了:“小九你来说说,其他人提了什么建议?”

九阿哥哪里知道啊,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皇帝一看他就是溜号了,就要发火,忽然门外有太监禀报道:“皇上,缅甸八百里加急的折子送来了。”

这话叫皇帝的怒气一顿,接而疑惑道:“缅甸的折子不是刚送来一本,怎的又送来了?”

不会出什么意外了吧?

皇帝都顾不上对着九阿哥发火了,让人赶紧把折子送进来。

九阿哥偷偷松口气,万分感谢这份折子,挽救了他的尴尬处境。

折子被小太监恭敬送了来,李德全呈上给皇帝。

皇帝打开后飞快一扫,脸色露出诧异的神色,似乎再看了一眼,然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好,真好!”

九阿哥悄悄看了一眼,刚开始也以为缅甸那边出什么意外了。

是都城抢回来了,缅甸那些百姓就闹腾了吗?

还是说叛军不止那么点,后边还有别的来偷袭了?

又或者挖金矿的时候,旷工闹事了?

九阿哥心里胡乱想了一下,没料到皇帝后边居然大笑起来,显然十分高兴,顿时满脸疑惑。

皇帝放下折子,环顾在场的都是他的心腹,于是开口说道:“金矿那边挖掘的时候,发现了一座银矿。”

九阿哥大吃一惊,接而跟皇帝一样高兴了起来,连忙开口道:“恭喜皇阿玛,这真是双喜临门!”

皇帝瞥了他一眼,说双喜临门也可以,毕竟缅甸那边才大胜,接着就从金矿那边挖到了一座银矿!

还没等皇帝再开口,九阿哥忽然搓着手问道:“皇阿玛,这银矿跟金矿连着的,那之前说要给苏澜的金子,是不是连带着这银矿也一并给那么一点点?”

他伸出手,比划了指甲那么大的一点点,显然是想着皇帝说要赏赐苏澜金子,那这金矿里头有银矿,是不是也送点银子啊?

皇帝都要气笑了,这个小儿子真是看见金银才来精神头,刚才议事的时候就一个劲走神。

他伸手哆嗦着点了点九阿哥的方向,不悦道:“小九你先说说怎么处置那些叛军,说得好的话,这银矿再分一点也不是不行。”

皇帝这么一说,九阿哥就来劲了。

毕竟皇帝是金口玉言,说出口的话肯定会兑现,于是九阿哥努力转动自己的脑瓜子。

他眼珠一转,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皇阿玛,既然挖出了银矿,那原本挖金矿的人手肯定不足。正好这些叛军人数不少,身子强壮,不如都送去挖矿,那就不会浪费了。”

“因为是战俘,也不用待遇太好,每天稍微给点吃的就足够了。这挖矿人手也不用特地从咱们这边送过去,有驻军管着,这些叛军也不敢闹腾。”

九阿哥越想越觉得是个好法子,自顾自点头满意地笑了起来。

皇帝没好气看了他这得意的样子,虽说九阿哥这建议确实不错。

之前招去缅甸挖金矿的矿工,就费了老大劲。

毕竟过去后,很可能就回不来了,谁都不愿意客死他乡,哪怕是死囚也不乐意,宁愿死在自己出生的土地,一个个宁死都不肯去。

许诺很多好处,愿意去的人寥寥无几。

最后只能在当地招矿工,人数也不多,勉强够用。

如今九阿哥这提议,正好补全了这缺的人手,还解决掉叛军后边的处置。

全杀掉确实浪费,做矿工帮忙挖矿是再适合不过了。

皇帝心里默默点头,却没给九阿哥一个好脸色,免得这个小儿子又骄傲上了,只斟酌地道:“朕会考虑一下的,行了,你在这里一副瞌睡的模样,赶紧下去吧。”

九阿哥麻溜告退,临走前还可怜巴巴问道:“皇阿玛之前的承诺……还算数吗?”

皇帝更生气了,挥挥手道:“去去去,朕答应了必然会兑现,还用你再问吗?”

得了皇帝正式的承诺,九阿哥就放心了,高高兴兴回去告诉苏澜这个好消息了。

他们不但能得金子,还有银子!

九阿哥一走,皇帝的表情才放松了下来。

四阿哥适时上前说道:“皇阿玛,九弟的主意确实不错。叛军放了不好,全杀了的话,都城的百姓想必会害怕得逃走,只留下空城实在没什么意义。”

他们还要扶持哥单威当这个缅甸的傀儡皇帝,要是都城里没剩下多少百姓,那些贵族和大臣都跑了,那哥单威一个人也撑不起一个新朝廷来。

也不需要哥单威撑多久,起码能撑个小几十年,让他们名正言顺多挖金矿就好。

皇帝微微点头道:“小九这主意确实可以,就是不能当面夸他,不然这小子又得骄傲上了!”

看他刚才嘚瑟的样子,如果有尾巴的话,这会儿都要翘上天了吧!

听四阿哥和皇帝之间的对话,其他大臣纷纷跟着附和道:“九阿哥这主意确实好,不愧是皇上的儿子。”

“如此一来,叛军就能好好安置。就是得打散他们原本的队伍,免得又凑在一起闹翻天。”

“是啊,叛军那些小喽啰能留下,几个领头的却不能留了。”

不然这几个人一呼百应,那些叛军当了矿工都不好管了。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个建议具体详细了起来,很快就能落实了。

旁边早就官吏把这些都写下来,皇帝看着不错,就让人如此回复云南总督,尽快送过去。

至于发现新银矿的事,反正挖一座金矿是挖,如今添了人手,再挖一座银矿也没什么不同!

九阿哥欢欢喜喜回去跟苏澜说了这个好消息,见苏澜只微微一笑,似乎不是很意外的样子。

他挠了挠头道:“你这是猜出来了吗?”

九阿哥是知道苏澜有点厉害,难道连这一点都猜出来了?还是预料到了?

苏澜摇头道:“爷,这怎么能猜出来?我只是太惊讶,一时没反应过来。”

“而且我听闻金矿都会有伴生矿,只是几率不大,没料到会是银矿。”

九阿哥点头道:“是啊,估计皇阿玛也没料到,白得了个金矿不说,挖金子的时候还送银子。”

他说着也笑了起来:“这是买一送一,估计哥单威这会儿已经开始后悔了。”

给他们送了金矿,如今挖金矿又出了银矿。

因为是金矿的伴生矿,两者混在一起,连成一片,哥单威也不能拒绝,说这不是属于他们的金矿了。

要离着有一段距离,哥单威还能分开,哪怕他保不住这银矿,也会用别的条件来跟他们交换,如今是没有机会了。

思及此,九阿哥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哥单威也不愧,起码咱们给他保住了都城,以后还会让他继续成为缅甸的国王。”

虽说是个傀儡国王,吃喝穿戴都是不缺的,让他能当个体体面面的国王。

至于其他的,哥单威估计不能奢望了。

“皇阿玛已经答应,挖的银子跟金子一样的数目给你送过来。听闻金子这几天就到京城,我回头去户部那边多打听一下,尽快弄过来。”

九阿哥也担心夜长梦多,皇帝肯定不会改变主意,就怕户部尚书这个铁公鸡会把金子扣下,或是其他人想伸手。

他敢动苏澜的金子,九阿哥就把谁的手给剁了!

苏澜笑笑道:“那我就等着了,有爷盯着,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九阿哥笑眯眯保证道:“放心,属于你的金子,一丁点都不会少!”

高元这时候进来禀报道:“主子,听闻八福晋醒过来了。”

九阿哥有点意外:“八嫂醒了吗?那挺好,这边派人收拾点温和滋补的药材给她送过去。”

他就不过去探望了,免得碰见什么不该看到的。

说真的,九阿哥都不知道怎么跟这个八嫂相处,还不如不碰面,这样感情还能维持在表面上。

苏澜就让曲嬷嬷挑了不出错的药材,然后曲嬷嬷亲自送过去。

毕竟是八福晋,要派个底下人送过去,面子上也不好看。

曲嬷嬷作为宫里出的老人了,地位体面都有,她亲自送过去,这礼数也够足了。

等曲嬷嬷回来复命,苏澜只以为她说一声就走,毕竟曲嬷嬷还是挺忙碌的,不怎么在自己跟前伺候。

谁知道曲嬷嬷没急着离开,而是说起一件事来:“奴婢去八贝勒府的时候,见到了宗嬷嬷,她也是宫里的老人了,专门管教宫女。”

比起只带一带新进乾清宫的小宫女,宗嬷嬷负责的是刚进宫所有的宫女了,规矩好,却十分严厉,是个出了名的冷面嬷嬷。

苏澜不由一愣,九阿哥在旁边一听,整个人都坐直身了:“什么,宗嬷嬷居然出宫来了吗?还去的八哥府上?难不成这是皇阿玛指派给八嫂的嬷嬷?”

毕竟八福晋身边的心腹嬷嬷,那位礼嬷嬷把所有罪过都揽在身上,不日就要处斩了。

府里肯定不能缺了管事嬷嬷,九阿哥没料到皇帝居然是亲自派了一个嬷嬷过去。

也是,就连府里挑选下人的事,皇帝都交给惠妃去办了。

至于这个嬷嬷的话,从宫里去规矩好,也知道分寸,能管得住下人,确实合适。

就是九阿哥没想到,皇帝竟然选了最为严格的那位宗嬷嬷。

苏澜见九阿哥提起宗嬷嬷的时候,脸色都变了,不由满脸好奇看了过去。

九阿哥一脸不好意思道:“我小时候最怕的就是这位宗嬷嬷,一年到头都板着脸,从懂事以来我就没见她笑过。”

别说笑,这个嬷嬷的表情就没怎么变过!

那张脸就像是面具一样,一成不变,怪渗人的!

九阿哥小时候每次碰见宗嬷嬷,回去都要忍不住做噩梦。

如今这噩梦根源居然去八阿哥府上了,九阿哥摸着鼻子,感觉以后都不想过去做客了。

虽说他长大了,但是宗嬷嬷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九阿哥是一点都不想跟这个嬷嬷打交道。

接而九阿哥又开始同情起自己这个八嫂来:“居然是宗嬷嬷,八嫂以后的苦日子才要开始了。”

这话曲嬷嬷当然不能接,只告诉两人这件事就退下了。

苏澜倒是越发好奇起来:“看爷的样子,似乎不太喜欢这位宗嬷嬷?”

九阿哥还怪难为情的,嘀嘀咕咕道:“也不是讨厌她,就是宗嬷嬷整天板着脸不笑,一张口就说规矩,反正看着就不好相处。”

“不过她的规矩严格,教导的宫女都害怕宗嬷嬷,以后却都感激她。”

苏澜一愣,倒是能明白:“毕竟规矩学得越严格越细致,以后就绝不会出错。”

在皇宫这样规矩森严的地方,宫女的规矩越好,才有可能活到出宫的时候。

九阿哥点点头道:“皇阿玛会选宗嬷嬷,估计也是知道她有分寸,规矩又极好。她严于律人,更是严于律己,甚至对自己还挺严苛的,绝不会有半点差错,又能镇得住府上新来的一批下人。”

虽然合适,但是跟宗嬷嬷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九阿哥光是想想就打了个寒颤。

好在他先选了曲嬷嬷,不然皇帝指不定会把这宗嬷嬷送过来!

苏澜见九阿哥心有戚戚然的样子,就感觉这位宗嬷嬷估计很不好相处。

她就说之前怎么算出八阿哥之后的生活相当不容易,原来是这样吗?

八阿哥也没料到,皇帝居然把宗嬷嬷派了过来。

看见宗嬷嬷的时候,那张万年不变的脸,还是让一向长袖善舞的八阿哥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扯了个尴尬的笑容说道:“我没料到会是宗嬷嬷到府上来,有劳你照顾福晋了。”

宗嬷嬷行了个标准的礼,点头恭敬答道:“这是奴婢应该的,八阿哥不必客气。福晋的院子在哪里,奴婢这就过去伺候吧!”

八阿哥真怕她和八福晋一见面,这屋顶都要给掀了。

他擡手做了个请的动作,挽留道:“嬷嬷先移步到花厅,我给你说说福晋的情况。”

宗嬷嬷来之前大概了解了八福晋的状况,自然不如八阿哥亲自说那么清楚,自然是点头应下,恭谨跟在八阿哥两步开外去了花厅。

八阿哥看着宗嬷嬷这规矩就跟尺子一样,走路每一步几乎都一样宽,就知道她对规矩已经到了疯魔的地步。

他坐下后,斟酌着该怎么说,索性从最近的说起:“嬷嬷出宫之前,该是听过福晋伤了嗓子,一直不能说话。”

宗嬷嬷点头,这事她是知道的,就连后来八福晋误信三流道士,用了有毒的方子,中毒晕倒的事也知道。

这是皇帝特意让李德全告诉她的,毕竟宗嬷嬷以后在八阿哥府上要呆上很久,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反正她来了之后,迟早都会知道,还不如趁早告知一二,也能明白八福晋这个主子有多难伺候。

顺带就连八福晋的心腹嬷嬷,那位奶嬷嬷被连累,还主动背锅要被处死的事,宗嬷嬷也知晓。

不过皇帝在让她出宫之前,承诺过八福晋不管做了什么错事,都轮不到宗嬷嬷来背锅。

有了这句承诺,宗嬷嬷在八阿哥的府上就能放开手来办。

只要不是背叛八阿哥和八福晋两个主子的事,宗嬷嬷都能做主。

主子犯错,皇帝也不会迁怒到她这个嬷嬷身上来,八福晋就更不能了。

这给了宗嬷嬷一颗定心丸,才会愿意到八贝勒府上来。

不然她来了,府里上下不听话,还可能要为八福晋做的错事买单,宗嬷嬷又不傻,为什么要来呢!

是在宫里呆着不好,还是她活得不耐烦了?

八阿哥见宗嬷嬷点头,脸上依旧是波澜不惊的神色,就明白皇帝估计告诉了她不少事,该知道都知道了,也就不必自己多费唇舌。

“今早福晋醒过来了,嗓子也好了,能说话。只是太医说福晋这嗓子许久没用,不能经常说话,暂时还得多歇着。”

宗嬷嬷的眼神这才稍微动了一下,虽然不多,显然是有点吃惊。

看来那三流道士的方子虽然不对,阴差阳错道士把八福晋的嗓子给弄好了。

八阿哥接着说起最尴尬的一件事来:“之前福晋不能说话,只能用写的来吩咐身边人。但是身边伺候的人都不识字,我只好在外头采买了一个识字的丫鬟。”

这事宗嬷嬷也是知道的,因为这丫鬟的事,才闹到八阿哥府上鸡犬不宁。

八阿哥也因此不爱回家,整天跑到宫里躲着八福晋。

那丫鬟被八福晋厌弃,估计在府上的日子也很尴尬。

八阿哥亲自把人选进府,八福晋不高兴,他估计最多就劝劝,怎么处置那丫鬟却是八福晋的事了。

估计这丫鬟就没什么好日子过,这会儿八福晋能说话了,识字的丫鬟就没了用处。

八阿哥自己不想处置这个丫鬟,这是想让宗嬷嬷来了。

毕竟丫鬟是他选的,当初把人带进府,要是为了八福晋赶出去,那就坏了自己的名声。

八阿哥在外头那是老好人的形象了,绝不能为此有一丝污点。

于是他就想借着宗嬷嬷的手,来处置掉这个丫鬟。

宗嬷嬷苛刻的名声在外头不少人都知道,只觉得是她认为这丫鬟不好,才会把人赶出去,跟八阿哥就没什么干系了。

八阿哥又能甩掉这丫鬟,不必让八福晋继续误会,实在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