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2)

苏澜想着四阿哥这人还怪好的,是个顶好的老大哥了,十分照顾九阿哥这个弟弟。

棋谱这种东西她多得很,还都背下来不少,于是笑着说道:“我看得杂,棋谱叫什么都记不清了。”

闻言,九阿哥面露遗憾,又听她补充道:“好在我都背下来了,这两天有时间我就默写一些棋谱,爷带过去送给四阿哥就好。”

这话让九阿哥又高兴了起来:“这敢情好,那你先默写着,我回头送去给四哥。”

两人转而去了书房,九阿哥依旧乖乖当个伺候磨墨的,都不让宫女接手。

白云原本想劝,被白青拉着出去,在角落小声提醒道:“你傻啊,九阿哥这跟福晋是情趣呢,你进去掺和什么?”

闻言,白云一顿,心里头忍不住在想。

宫女给阿哥们磨墨,那叫红袖添香,那九阿哥给苏澜磨墨叫什么?

她学识有限,识字不多,苦思冥想了一会没琢磨出个合适的,只好心里默念着九阿哥这也算是另一种红袖添香了。

九阿哥不知道自己在宫女心里已经变成红袖添香的一种,正专心致志给苏澜磨墨。

磨墨多了,他都成了熟练工,这墨水是磨得正正好。

之前是因为苏澜要写折子,不好有外人在,九阿哥就代劳了磨墨的活儿。

总不能苏澜写折子之前还要自己磨墨,让人干活还要一个人干活,这就有点太没良心了。

九阿哥刚开始磨墨的时候还有些生疏,毕竟从出生起自己就是阿哥,身边多的是伺候的人。

磨墨这种事,九阿哥还真没亲自做过。

只是他虽然没做过,看确实看得不少,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上手后尝试了几次就慢慢熟练了起来。

苏澜想了一会,她记得的棋谱实在太多了,都默写下来,手都得写断。

最后自己选了几个比较出挑的,又不大常见的棋谱来默写。

九阿哥磨墨差不多了,偷偷在边上看苏澜默写,越看越是上头。

这棋谱也太精妙了,怎么他就没看过呢?

董鄂氏这家里也不富裕,怎的藏书那么厉害,竟然有这些连他都没见过的棋谱孤本?

九阿哥想着什么时候陪苏澜回家,然后去书房看看,指不定有很多少见的孤本。

要爱书的三阿哥知道,必定很激动。

苏澜一口气默写了五个棋谱,九阿哥生怕她累着了,拦着道:“这么多足够了,我瞧着一个棋谱都能琢磨好久,五个足够四哥看好长一段时间了。”

听见这话,苏澜点点头,放下了毛笔。

九阿哥拿过帕子给苏澜仔细擦手,给她擦掉指尖沾上的墨点。

苏澜习惯被人伺候,哪怕被九阿哥亲自伺候也没感觉不自在,施施然伸出手让他擦了个干净。

九阿哥擦完后,看着苏澜干净的双手,还感觉挺有成就感的。

只是放下手帕的时候,他心里不由嘀咕,自己怎么越发习惯伺候苏澜了呢?

不过苏澜身子弱,九阿哥亲自多照顾点也没什么不好。

他自我安慰一番,拿起一张棋谱就看得津津有味,都有点舍不得给四阿哥送去了。

苏澜看得好笑道:“爷要是喜欢,留下两张棋谱,剩下的给四阿哥送去吧?”

九阿哥大略看了几张棋谱,哪个都想留下。

他想了想就一拍脑袋道:“对了,我把棋谱临摹下来一份不就好了?”

九阿哥只觉得自己都糊涂了,只想着这一份棋谱送出去就没了,心里还可惜,其实可以誊抄一份送给四阿哥!

想到就做,反正墨水还有,九阿哥坐下后飞快临摹了几张棋谱。

他想着皇帝也爱对弈,这棋谱给了四阿哥,不给皇帝一份也不合适,于是又誊抄了一份。

苏澜就在旁边看着九阿哥忙忙碌碌,誊抄了一份又一份。

九阿哥怕她在旁边看得无聊,还一边抄写一边开口提起派兵去缅甸之事已经确定下来。

苏澜听后就笑了:“云南提督和绿营军知道后,肯定会很感激爷。”

九阿哥眨眨眼也笑了:“感激我什么,因为正好咱们去酒楼吃饭遇到缅甸王子,接着得了差事吗?”

苏澜也笑了:“难道不是爷提议,谁更近就让谁去,叫他们平白捡了这个大功劳?”

若非九阿哥开口,大臣还有的吵,只想让自己人去,这一吵想必要吵好久,这么大的好处也未必能落在云南的绿营军头上。

九阿哥想想也是,除了云南之外,其实还有蜀省能派兵,他又迟疑道:“那我是多此一举了,其实这事我要不开口,皇阿玛应该也会确定下来。如今我这一开口,倒是让云南提督抢了蜀省提督的功劳了。”

苏澜见九阿哥担心,于是安慰道:“皇上该是属意云南提督接手此事,只是不好直接开口,有爷帮着先提出来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皇上不是这般想,爷哪怕提出来,也不会轻易赞同此事,其他大人应该也清楚。”

九阿哥琢磨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

确实这事要不是皇帝点头,哪怕他再说破嘴皮子都没用。

在场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精,显然看得出皇帝偏向云南提督,所以才纷纷改了口风,开始附和九阿哥。

难为九阿哥还以为自己多嘴了,掺和进去,坏了蜀省提督的坏事得罪人。

估计蜀省提督回头接到消息,也明白是皇帝的用意,压根不会在乎是九阿哥还是哪个阿哥多嘴提起的事来。

九阿哥不由感慨道:“好在有你提醒我,不然我就要担心好久了。”

果然那些大臣们都是人精,见风使舵简直不要太快,却偏偏一个个表面装得好像九阿哥特别厉害有理的样子,叫他都误会了。

还以为是他提出来,才让大臣们改变了态度,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想通之后,九阿哥立刻就放下了,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起来。

果然就跟皇阿玛说的那样,遇到事情解决不了可以先跟苏澜说说,指不定就能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他还可以去找四阿哥!

九阿哥把棋谱放进锦盒里面,一份派人送去给宫外的四阿哥,一份他就亲自送去乾清宫给皇帝。

皇帝得知九阿哥送来了棋谱,人放下东西就想走,被李德全留下了。

他打开锦盒看了两眼,不由看得入神,好一会才回过神来道:“这东西小九从哪里弄来的?把他叫进来,朕得问问。”

九阿哥原本想着东西得亲自送才有诚意,但是皇帝忙着呢,不一定有时间见他,放下锦盒就要离开,却被李德全好说歹说留下喝一杯茶,自己则是进去通传一声。

没一会儿,皇帝就叫他进去了,还问起棋谱的事。

九阿哥老老实实回答道:“是苏澜默写下来的棋谱,她之前看过,只是看太多,却不记得棋谱都放在哪里了,或是叫什么名字。”

“儿子想着皇阿玛喜欢围棋,就让苏澜默写一份送过来,也给四哥送去一份。”

皇帝收到棋谱,自然也会知道九阿哥给宫外的四阿哥也送了。

与其让皇帝收到消息后知道,还不如九阿哥这会儿直接说出口。

皇帝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手里拿着棋谱感慨道:“朕还没见过这样的棋谱,苏澜真是博览群书。”

苏澜被夸,九阿哥连连点头附和道:“儿子也没想到她的棋艺这般好,四哥说她只下了一子,整个棋盘都重新活起来了。虽说儿子还没跟苏澜对弈过,但是四哥这么说必然是厉害的。”

毕竟四阿哥的棋艺相当不错,他这么夸苏澜,那她的棋艺自然出色得很。

这话让皇帝都感兴趣了起来,笑着说道:“苏澜的棋艺这般厉害吗?朕倒是想跟她对弈试试,不过等她身子骨再好一点,毕竟对弈还是伤神。”

九阿哥笑着应下:“能跟皇阿玛切磋棋艺,苏澜也算是独一份了,必然愿意得很。”

他心里却想着苏澜的棋谱背得厉害,棋艺也不知道是不是跟四阿哥说的一样厉害。

要是回头苏澜跟皇帝对弈,立刻就输了,那就尴尬了。

九阿哥琢磨着回去要跟苏澜来一盘看看,要是苏澜的水平一般,他就委婉推脱一下,时间长了,皇帝自然而然就会忘记今天的事。

皇帝又提起昨天的事来:“你昨儿一提,朕就同意了,心里是不是有所忐忑?”

听罢,九阿哥连忙答道:“儿子原本想不通,还是被苏澜提点后才明白,皇阿玛原本就有意云南提督,他那边更合适,不过是顺水推舟儿子的话,倒不是儿子的功劳了。”

皇帝微微挑眉,没料到九阿哥这么快就想通了,还是因为苏澜的提醒。

“你这媳妇确实聪明得紧,连这一点都猜到了。你心里有数就好,朕就怕你没想明白,还沾沾自喜起来就不好了。”

九阿哥摸摸鼻子,他哪里沾沾自喜,十分忐忑不安好吗?

他生怕挡了别人的功劳,被一省提督怀恨在心就麻烦了。

哪怕提督只是个臣子,比不上九阿哥的身份,但是他手里的权力却不小。

以后要是九阿哥遇到什么事需要通过蜀省,到时候提督也不必亲自动手,底下人就能会意,给他使点小绊子,也足够九阿哥喝一壶了!

皇帝见九阿哥惴惴不安的样子就好笑道:“怎么,你身为阿哥还怕臣子心里记仇了?行了,别多想,那些臣子哪个不是人精,比你聪明得多了,也很清楚朕的意思。”

言下之意,九阿哥就别胡思乱想,担心自己多嘴会被臣子记恨了,别人压根就不会这么想好吗?

九阿哥又摸摸鼻子,他这是经历少了,皇阿玛这是嘲笑自己吗?

他能怎么办,只能默默把话憋回去。

还以为这对话终于能结束了,九阿哥能回去找苏澜安慰一下。

哪里想到皇帝又起了另外一个话题:“老四特地跟你说了老八媳妇的事吧?还以为小九跟老八的关系最好,看来跟老四也不错。”

九阿哥有点琢磨不透皇帝问这话的意思,是觉得他们兄弟几个关系亲近不好,还是不亲近更好?

他猜不出,索性就不猜了,实话实说道:“四哥估计是怕儿子在宫里消息不灵通,不清楚此事,拖个几天再去慰问八哥的话,倒是叫人觉得兄弟之间太过冷漠,才好心提醒儿子。”

皇帝微微颔首道:“老四这事做得不错,不过没人提醒你也不必担心,谁也不会说你什么。”

毕竟是八福晋出意外,跟九阿哥这个弟弟有什么关系?

其他阿哥去慰问,也是看在八阿哥的份上。

早就有人看出八阿哥和九阿哥的关系不复以前,之间发生什么,皇帝虽然极力瞒着,其他人不清楚具体的,约莫也能知道八福晋的关系让两兄弟交恶了。

八福晋出事,九阿哥不去,谁也不会说他什么。

只不过九阿哥到底心软,不好叫八阿哥为难。

四阿哥也是看出来了,才会提醒他一下,免得九阿哥后头得知消息后反而有点自责。

毕竟九阿哥和八阿哥年纪相近,两人关系好了这么多年,如今因为八福晋,面对面只是尴尬,还不到交恶的地步。

九阿哥还不至于连点表面功夫都不做,回头他在宫里倒无妨,八阿哥在宫外就会听见不少流言蜚语,心里一定会难受和不自在。

他低下头,没想到皇帝居然会开口安慰自己。

转念间,皇帝的脸色似乎比刚才要冷了一点:“小九心软不是坏事,却也不能一直这样。你如今在户部当差,暂时还没领着大的差事,到时候一个个都来求你放过一马,或者手指缝松一松,你是听还是不听?”

“他们一个个跪着求你,还说上有八十父母,底下还有刚出生的孩子。在国库的欠款还不上,小九要怎么办?”

九阿哥直接被皇帝问懵了,这是什么意思,他要去讨债了吗?

他是知道这些年大臣们有些实在过不下去,就去国库借钱。

皇帝也大方还手松,见臣子们过得不如意,只是借钱而已,直接就答应下来。

但是他起了头,其他大臣开始纷纷效仿,哪怕家里也没穷得揭不开锅,却也跟风去借钱。

一来二去,每个臣子借的不算多,积累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加上征战多年,国库损耗太大,如今早就入不敷出。

皇帝脸皮薄,不好直接跟臣子们追债,把借款要回来。

然而他这边刚跟缅甸签下契约,为了金矿出兵,那边已经有大臣开始打听能不能继续跟国库借钱了。

敢情皇帝这边金矿刚进来,那边就有大臣继续借出去。

这国库跟个筛子一样,一边进一边漏出去,这还得了?

皇帝打算让户部管这事,九阿哥也在户部当差,怎么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这才会提醒他。

九阿哥的脑子里却全是“讨债”二字,感觉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毕竟欠债的才是大爷,追债的反而是孙子!

皇帝竟然要自己去当孙子吗?

九阿哥如果满身是嘴,肯定使出浑身解数去拒绝。

皇帝见他沉默,却一脸郁闷的样子不由好笑道:“你这还没去追债,就已经这个样子了,真过去的时候岂不是更难受?”

九阿哥脸上带着小心,很想问皇阿玛:这债是非追不可吗?

不过想想也是,国库的钱也是皇帝的钱。

借就借了,大臣们却从来不打算还。

而且看皇帝的意思,国库空了,大臣们就不来了。

眼看金矿要进国库,大臣们又开始蠢蠢欲动来借钱,皇帝哪里能受得了!

九阿哥拒绝不了,他斟酌着问道:“皇阿玛,此事儿子估计不太能胜任。四哥铁面无私,八哥八面玲珑,要有两个兄长一起,这事想必能事半功倍!”

皇帝挑眉看着这个小儿子,好家伙,他这是打算拖四阿哥和八阿哥下水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九:独惨惨不如一起惨

老四:白对你好了!

老八:这哪里是兄弟,这是冤家!

明天还是18点更新,不见不散啦!=。=